构建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机制的思考*

2016-09-05 06:50李贤英郭红莲蒋先仲重庆市三峡库区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防治研究所405400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14期
关键词:规培住院医师科室

李贤英,郭红莲,蒋先仲(重庆市三峡库区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防治研究所405400)

构建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机制的思考*

李贤英,郭红莲,蒋先仲△(重庆市三峡库区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防治研究所405400)

【提要】我国现有医学人才培养机制特别是现行医学院校教育机制已经不能适应人们对医学人才的需要,构建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机制成为当下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之一。该文对如何构建新型的医学人才培养机制并与现行的医学院校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有效对接等进行探讨。

教育,医学;院校,医学;培养机制

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及人们对医疗健康要求的提升,我国现行医学人才培养体制,特别是医学院校教育体制的弊端显得较为突出[1-5],如院校教育与临床实践严重脱节,医学毕业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低,医生整体人文素质不足,低年资医生“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力不足等。为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并解决上述存在的现实问题,作者设计了新的培养机制,并就新机制的运行模式进行探讨。

1 新型医学学历教育体制设计

1.1设计原则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以治病救人和维护健康为主要目的。因此医学学历教育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培养具备医学“三基”的合格毕业生;(2)培养形式应“宽口径、重实践”;(3)培养具备“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的合格毕业生。

1.2改革学制设计医学专科与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学历教育架构。其中医学专科(高职)教育学制由现行的3年延长至4年,以培养全科医师和医学技术、辅助、基础管理人才为主要目的。医学本科学制仍沿用传统的五年制,以培养专科医生、高层管理人才为主要目的。

1.3改革招生的专业格局现行医学类招生的专业分得太细,容易造成专业之间的壁垒,不利于医务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配合,也造成医务人员知识面狭窄、认识高度有限。本着“宽口径、重实践”的原则,在专科(高职)和本科层次的医学类专业设置全部以“医学专业”来招生,即以大的学科门类来招生,亚专业的区别通过在培养后期进行专业分流或住院医师规培来实现。

1.4改革培养模式改变现行医学学历教育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格局,采取以实践为导向,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新格局。

2 新型医学学历教育运行模式设计

2.1学制安排专科(高职)、本科学制安排见表1、2。

表1 专科(高职)学制安排表

表2 本科学制安排表

2.2学历教育内容安排学历教育的内容包括实践能力、理论知识、综合素质等3个方面:(1)实践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在医院相关科室轮转时动手能力、对工作流程的熟悉程度、对文书的处理能力、对基本技能的掌握能力等。(2)理论知识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临床、医技、护理、管理等方面最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3)综合素质主要考查学生的作风、态度、沟通交流能力、道德素质、考勤、组织、纪律等方面。

2.3学历教育载体安排学生的全部学习阶段均在医院完成,学校统一管理,院校协作。承担教学任务的医院必须是二级以上医院,由高校的附属医院或教学基地承担。学生可以在不同医院、不同科室间轮转,由学校统一调度。

2.4新模式的实施由高校在附属医院或教学基地设立教学点,提供足够的教学场地和住宿、后勤保障。医院和学校协作共同完成以下工作。

2.4.1教师派驻及学生管理高校按照派驻医院学生的实际,每一个轮转科室至少配置一名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管理。该教师的配置相对固定,属于高校人员,其主要承担以下职责:(1)监控和考评学生在轮转科室实践活动;(2)安排和指导学生的“三基”学习;(3)承担学生在其科室轮转期间的学生管理工作;(4)协助并规范其所在科室的实习生、进修生、规培生教学管理工作,承担教学秘书职责;(5)参与其所在科室的实际工作,掌握基本工作流程、提高实践能力,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实现从理论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

2.4.2轮转科室轮转科室为学生提供带教平台,协助和配合高校派驻教师做好科室的带教及教学管理工作,并为派驻教师以进修生的身份参与实践工作提供学习提高的平台。

2.4.3学生的学习安排学生在医院日间学习分为3段:(1)上午在轮转科室参与实践学习;(2)下午在教学点参加派驻教师组织的专业课及基础课的学习指导活动;(3)晚自习由学生自行学习和消化实践活动及理论指导的内容。理论课参照学校学习指导大纲和考核标准,由派驻教师指导,以学生自学为主来完成。专科(高职)学生在第1学年主要在一些医技、职能管理、护理单元进行轮转;第2、3学年主要在内、外、妇、儿等临床科室轮转;第4学年在其比较感兴趣的临床、医技、职能管理、护理单元进行轮转,除护理单元可以由多个轮转科室组成外(不超过3个科室),临床、医技、职能管理科室必须在选定科室全年轮转,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更换。本科学生的轮转和管理要求与专科生相似,其区别主要体现在入学考试成绩、学习指导大纲、考核要求较专科生的标准要更高一些。

2.4.4学生的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考核由学校统一组织,在毕业前必须全部完成并合格,否则不予毕业。学生年度考核通过率作为评价附属医院、教学基地及派驻教师工作的核心指标。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派驻教师和派驻医院考核,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2.4.5高校及学校教师角色的转变学校不再承担大规模的理论课教学任务,主要承担招生、轮转安排、教学点建设、师资管理、学习指导大纲和考核标准的修订、学生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考核、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科学研究等任务,严把学生出口关。学校教师主要分为教学类和科研类。教学类教师由高校派驻到各教学点,承担学生的学习指导、管理、日常考核、综合素质评价等工作,教学类教师需取得双师资格。科研类教师主要承担科研和学术工作,不再承担理论课教学任务。学习指导大纲和考核标准的修订,学校统一组织的理论考核工作,技能培训及技能考核工作由学校另行组织和召集专门人员进行。

3 学历教育与住院医师规培工作衔接

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可以进入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为期3年的规培,培训合格后取得全科医师注册资格,主要从事全科医学工作。医学本科毕业生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参加住院医师规培工作,根据其规培志愿可以选择任意专业参加规培。培训合格后取得相应专业注册资格,主要从事相应专业医学工作。

4 学历教育与现行执业制度衔接

医学毕业生如果要进入临床诊疗岗位(走医师系列职称)就必须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否则不得准入。如果其希望从事医技、药学、护理、职能管理等工作,可以不参加住院医师规培,只要其毕业后在二级以上医院相应专业进修满1年,即可参加相应类别如护士、药师、技师等资格或职称考试。合格者可准入相应岗位或晋升相应职称。

5 小 结

医学是实践科学,要培养优秀的医生应在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学校要以实践为导向设定学习和考核标准,安排学习进度,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修订以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6];(2)学校必须严把考核关,只有完成规定任务的学生方可毕业;(3)学校派驻医院的指导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医学知识,让学生获取的知识能跟上医学的发展;(4)学生要尽早进入临床实践[7]。按照学习大纲、考核标准,在指导教师和带教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培养自学能力强、基本功扎实、综合素质较高的医学毕业生。构建合理有效的医学人才培养机制是解决当前医学教育与实践脱节、医学毕业生综合人文素质不理想、医学毕业生成才周期偏长、医师队伍人数不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看病难等问题的重要抓手。

[1]陈佳龙.新时期医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教育模式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6):1065-1066.

[2]包毅敏,包芸,刘瑞,等.从执业医师考试结果反思医学本科教育[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增2):734-736.

[3]张丽红,姜淑兰.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5,36(6):489-490.

[4]肖松舒,屈梦园,袁乐,等.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7):16-17.

[5]徐斌,康更洁,孙利.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三结合教学法对提升研究生在脑血管病领域培养中的运用探索[J].中国卒中杂志,2015,10(4):366-368.

[6]王道珍,邹扬,李萍,等.以能力为导向的序贯化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6):49-50.

[7]陈穗俊,青永红,王淑珍,等.早期接触临床对医学生培养的促进作用[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2015,33(3):3-6.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4.053

C

1009-5519(2016)14-2247-02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Cstc2012jjA10163);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2012-1-110)。

△,E-mail:kjk2010@qq.com。

(2016-05-10)

猜你喜欢
规培住院医师科室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
该重视规培的“均等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