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免疫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及关注点

2016-09-05 06:50丁海明黎灿文番禺区中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1400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14期
关键词:免疫检测定性阴性

丁海明,黎灿文(番禺区中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1400)

定性免疫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及关注点

丁海明,黎灿文(番禺区中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1400)

【提要】定性免疫试验在临床免疫学检验中占有较大比例,应用广泛,大量学者对免疫学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及影响免疫学检验分析质量的相关因素等内容进行了探讨。但定性免疫试验质量控制方法、规则不断被学者探索与改变,如“即刻法”、L-J质控图法及一些衍生质控方法等。由于定性与定量免疫检测的意义在临床应用上有很大不同,完全采用或套用定量检测方法来评判定性免疫试验,有很多不适宜的地方。近几年定性免疫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逐渐从定量质控方法中分离出来,体现出其特有的性质和判断标准,该文就定性免疫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及关注点进行分析。

免疫学试验;实验室;质量控制

室内质量控制可反映实验室检测结果的重复性、稳定性。定性免疫学试验方法不同于定量检测方法,前者判断检测物质的有无,后者判断检测物质的多少,故在做室内质量控制时,定性免疫学试验在判别失控、在

控与定量检测完全不同。根据ISO 15189 CNAS-L3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文件(2015年6月1日第二次修订执行)规定,定性免疫试验的质控判定规则:阴、阳性质控物的检测结果必须分别为阴性和阳性。根据文件要求和自己体会,谈谈定性免疫室内质控方法。目前常用的定性免疫学方法有:定性ELISA法、荧光法、免疫印迹、金标法、凝集法等。临床检测结果均以“阴性”或“阳性”形式报告,无须报告数值,所以在选择质控方法时,只需选择纯定性法,质控规则为纯定性规则:阴、阳性质控物的检测结果必须分别为阴性和阳性。在应用纯定性质控规则时,作者认为应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

1 试剂选择

1.1试剂评估目前市面上能购买的各种合格试剂(按照国家规定有“三证”)数百家公司生产,同一检测项目也有数十家公司,选择一种符合自己实验室质量目标的试剂,需要评估试剂盒检测低限、血清总补体(CH50)、重复性、测量再现性、阴阳性符合率等指标,所有指标均满足质量要求的试剂即可采用。

1.2试剂比对一个项目选择好某产品检测后,一般情况不要轻易更换,除非有质量问题、供应问题等。一旦选择更换,必须将原使用试剂与待更换试剂进行比对,比对方案参照ISO 15189 CNAS-L39文件规定,标本选择必须涵盖阴性、弱阳性、阳性标本。

2 质控品选择

2.1质控品浓度选择在应用纯定性质控规则时,质控品浓度的选择至关重要,质控品浓度过大或过小,都达不到质控的目的。为保证室内质控的有效性,需要选择适合自身实验室的室内质控血清浓度。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为例,目前市面上大多数试剂盒检测低限可达0.17 U/mL,如果室内质控阳性质控品选择1.0 U/mL,将失去对弱阳性或“灰区”结果的判断,易造成漏检。参照ISO 15189 CNAS-L39文件:弱阳性质控物浓度宜在2~4倍临界值,阴性质控物浓度宜为0.5倍临界值左右。以HBsAg为例,阳性质控品浓度选择在0.2~0.5 U/mL,阴性质控品浓度选择在0.05~0.10 U/mL为宜。根据作者实验室的实际情况,选择HBsAg的阳性质控品浓度为0.2 U/mL,测得样本/临界值(S/CO)在1.5~2.4;选择阴性质控品浓度为0.08 U/mL,测得S/CO在0.3~0.8。当然,不同实验室,室内质控品浓度的选择有所不同,但必须评估对本实验室结果的影响[1]。选择出适合自己实验室浓度的室内质控品。

2.2自制质控品

2.2.1配制目前市面上能购买的定性免疫项目的质控品主要是北京康砌斯坦生物有限公司生产,根据各实验室的质量要求不同,可能不能购买到合适自己实验室检测试剂所需浓度的质控品,可以采取自配方式配制。作者实验室大部分项目质控品都是自配,如所有定性免疫项目的阴性质控品、EB病毒抗体、自身免疫检测项目的阳性和阴性质控品等。以定性检测HBsAg、ANA(荧光法)为例。

2.2.1.1HBsAg弱阳性质控品配制选取一个HBsAg阳性患者新鲜血清,若干HBsAg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均为阴性患者的新鲜血清,按初步计算后,按比例混合、检测、调整比例等过程,最终测得HBsAg的S/CO 在1.0~4.0即可。然后经巴氏消毒,分装(以试剂盒要求能检测3次所需的量为宜),-70℃保存。一般一次性配够1年所需的量。

2.2.1.2HBsAg阴性质控品配制选取一个HBsAg阳性患者新鲜血清,若干HBsAg与HBsAb均为阴性患者的血清,按初步计算后,按比例混合、检测、调整比例等过程,最终测得HBsAg的S/CO在0.3~0.8即可。然后经巴氏消毒,分装(以试剂盒要求能检测3次所需的量为宜),-70℃保存。一般一次性配够1年所需的量。

2.2.1.3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弱阳性质控品配制可以将弱荧光强度患者的新鲜血清收集一起,或将强阳性血清用阴性血清稀释到弱荧光强度水平,再如上述消毒、分装、保存即可。

2.2.2自制质控品评估根据ISO 15189 CNAS-L39文件要求:阴阳性质控物为对照,用于监控实验的有效性,实验室在选择时应考虑类型(宜选择人血清基质,避免工程菌或动物源性等的基质)、浓度(弱阳性质控物浓度宜在2~4倍临界值,阴性质控物浓度宜为0.5倍临界值左右)、稳定性(宜选择生产者声明在一定保存条件下如2~8℃或-20℃以下有效期为6个月以上)、均一性。评估方法可采用:在不同时间,如10、60、120 d,半年,1年,随机抽取样本20份,进行检测,以确定自制质控品的稳定性。本实验室从2014年8月配制的质控品(人血清基质),按照上述方法消毒和保存,监测到2015年7月,共采集到253个S/CO,HBsAg阳性质控品测得S/CO在1.5~2.9,平均2.11±0.24;阴性质控品测得S/CO在0.3~0.8,平均0.56±0.11,质控品的S/CO值稳定,未出现因质控品的因素失控。ANA弱荧光强度血清在保存1年以后,仍然检测出弱阳性,满足实验室质量要求和质量目标。

有学者研究认为自配质控品放置-20℃可保存6个月,如果在该条件下保存1年,还需进一步评估[2]。当然,对免疫学应用的质控品评估方法有多性能指标[3],根据不同目的选择性做出性能评估[4]。

3 质控总结

定性免疫检测在应用纯定性质控规则时,由于判断标准即阴、阳性质控物的检测结果必须分别为阴性和阳性,在质控中总结分析的要素与采用的L-J质控图不同,纯定性质控规则的质控总结只需包括统计每月的在控率、失控率,原因分析等要素即可。定性免疫检测室内质控总结报告见表1。

虽然该质控总结不再分析如变异系数、标准差等指标,但失控原因分析、纠正、纠正措施和持续改进措施与其他免疫检测方法分析一致。

表1 定性免疫检测室内质控总结报告

4 回顾性分析

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检验项目、方法越来越多,无论采用哪种质控方法,回顾性分析非常重要,是持续改进的重要信息来源和依据,通过对室内质控、室间质评结果分析,才能提高科室整体质量水平和操作人员的素质。以检测HBsAg为例,回顾本实验室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室内质控情况,共253批次,失控2次,同一操作者所为,均为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引起。经过单独重新培训、考核后方可上岗。在这期间的3次卫生部室间质评结果均为满分。从室内质控、室间质评结果来看,自制室内质控品,以及采用的纯定性质控规则完全能满足定性免疫检验质量要求。胡英华[5]总结其科室5年的室间质量评价结果认为,室间质量评价结果的好坏与室内质量控制直接相关。不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讨论分析试验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及质量问题,集思广益,将讨论结果以文件的形式规定下来,落实到工作当中得以执行[6]。对室内质控的分析是多方面的[7],尽量完善、规范,逐步提高。

当然,对不同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可能未做到所有项目参加了室间质评,可以采用室间比对方式判断质量控制情况。如定性荧光免疫试验,在自制室内质控品的基础上,与更高水平的实验室比对,缩小实验室间结果的差异性,提高检测结果重复性与准确性[8-9],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徐吟亚[10]采用荧光强度分析法,认为通过调节质控品荧光强度的曝光时间,保证不同实验室应用荧光法测定血清抗核抗体结果的一致。

总之,做好室内质控,在有规划地制订好操作规程、选好质控品以外,还与检验人员素质、试剂质量、仪器状态、质量控制管理等因素有关。只有做好试验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质量目标才能实现。

[1]程卫芳,周学勇,张浩,等.血站酶免四项试验室内质控品的选择[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8):1006-1007.

[2]陈佩,王奇军,罗建平.乙肝病毒免疫标志室内质控品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4,16(3):469-470.

[3]马爱玲,赵宁民,赵红卫,等.自制甲氨蝶呤质控血清在均相酶免疫法测定血药浓度中的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29(1):161-163.

[4]张凤兰.艾滋病抗体初筛室内质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3):364-365.

[5]胡英华.检验科室问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质量评价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5):602-604.

[6]王卓识.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检验质量保证[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108-110.

[7]朱中梁,汪宏良,马娟.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与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332-1333.

[8]李金明.抗核抗体的检测程序与结果报告及解释[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12):1325-1328.

[9]周仁芳,胡朝军,张蜀澜.102 651例临床标本抗核抗体检测结果及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12):1339-1343.

[10]徐吟亚.核抗体荧光免疫检测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245-246.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4.062

C

1009-5519(2016)14-2265-03

(2016-03-09)

猜你喜欢
免疫检测定性阴性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牛奶及水样中泰乐菌素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研究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建泽泻鲨烯合酶原核表达、功能验证及其免疫检测研究
莱克多巴胺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共同认识不明确的“碰瓷”行为的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