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护理父母假”只是传说

2016-09-06 11:10
领导决策信息 2016年22期
关键词:聘任制点睛舆情

别让“护理父母假”只是传说

【舆情回放】近日,河南省新修改的《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明确,独生子女父母年满60周岁后,生病住院治疗期间,给予其子女每年累计不超过20日的护理假,护理假期间视为出勤。此举引起公众点赞,但能否落实存在担忧。

【网络舆情】

@长城网:河南率先出台的这一制度,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缓解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立法的公正性、适用性以及配套措施,还有很多可探索、改进的空间。

@新华通讯社:没有合法的假期作为保障,很多外地打工或分居两地的子女也只能“望洋兴叹”。河南省出台的“福利”,对于养老问题的缓解未尝不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需配套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否则可能成为一纸“空头支票”。

【决策点睛】面对养老难题,政府责任不仅体现在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上,同时也希望各项便民服务能得到更多政策性支持,从而使之能更加专业和贴心地展开服务。老年父母“住院护理假”值得点赞。高度关注和敏感的工作,一定要按照制度规矩办事。

【网络舆情】

@新华网:义乌市此次用“官帽子”引进人才的做法,这是否突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凡进必考”的规定。国家公务员招录不是要通过统一考试、面试,国有企业高管不是要公开竞聘吗?

@龙虎网:一个地方,优化干部结构,特别是县以下的党政机关,并非“博士、硕士研究生越多越好”,而是要创造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大事”的官员一个个能够“乘长风破万里浪”,那才会引来“百鸟归巢”。

@四川新闻网:三年来,公务员聘任制可谓热点层出,如佛山外贸局聘任“洋雇员”,义乌率先开出年薪30万元待遇,深圳3200名的聘任制公务员无一人被解聘。这些现象,也真实地映射了公务员聘任制的利弊两面:利,即有效地破解了“凡进必考”背后所隐藏的各种“潜规则”。弊,则是公务员聘任制在操作过程中,依然潜藏各种“一厢情愿”“换汤不换药”的问题,而义乌抛出“官帽”诱惑,则属“一厢情愿”。

【决策点睛】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对此,社会各界要用创新和试错的眼光予以包容,当然,在实践中,地方政府也要注意程序的合法和正义。

在一些热点事件中,我们见过“惜墨如金”的官方发布,见过“防火防盗防记者”的地方政府部门,也见过令人大跌眼镜的领导。这些应对失当的案例一再证明,地方官员在面对镜头和话筒时,需要有更高的媒介素养。

——6月1日《新华每日电讯》就官员媒介素养问题的评论中

猜你喜欢
聘任制点睛舆情
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问题与对策探讨
名师点睛(9)
数字舆情
让人物“动”起来
数字舆情
画“狮”点睛
“轴对称”复习点睛
消费舆情
公务员聘任制能否打破“铁饭碗”
聘任制能否真正打破公务员的“铁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