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旱栽培技术措施

2016-09-06 05:59南乐县农业局贾静娜
河南农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需水套种抗旱

南乐县农业局 贾静娜

玉米抗旱栽培技术措施

南乐县农业局贾静娜

夏玉米一生耗水总量约124~296m3/667m2,蒸腾系数在240~368,每生产1kg 籽粒约耗水600kg左右。玉米苗期需水较少,适当干旱(蹲苗)有增产作用,如干旱靠近抽雄期则减产明显,特别是“卡脖旱”,抽雄期至灌浆期间需水达一生高峰,此时缺水减产最多。玉米要夺取抗旱丰收的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因地制宜地选用抗旱和丰产性能好的品种,是提高旱地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耐旱高产的玉米品种具有如下特点:根系发达、生长快、入土深,茎叶茸毛多、气孔开度小、蒸腾少,在水分亏缺时光合作用下降少,光合强度高、灌浆速度快、灌浆时间长、经济系数高,因而产量高。

二、播前种子抗旱锻炼

采用干湿循环法处理种子,提高抗旱能力。方法是将玉米种子在20~25℃温水中浸泡48h,捞出后晾干播种。经过抗旱锻炼的种子,根系生长快,幼苗矮健,叶片增宽,含水量较多,一般可增长10%。

三、肥床控根育苗

(一)苗床准备

选用管理、浇水方便的地块,每667m2用6~7m2作苗床,下垫废旧薄膜,上铺5~6cm厚的营养土(85%细土, 14%沤熟细粪,1%普钙拌匀)。

(二)播种

种子密度为1 000~1 100粒/m2,覆盖1~1.5cm 厚腐熟厩肥,浇透水,再加盖松毛或麦秆保湿。

(三)移栽

一般浇2~3 次水即出苗,达到3~4 叶便可移栽。移栽时施足底肥,挑选壮苗带土移栽,栽后浇透水。

四、适期套种,择期避旱

利用玉米苗期较耐旱的特点,实行麦田套种,使玉米的需水规律与自然降水基本吻合,可基本满足玉米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玉米套种时间一般在6月初进行,出苗后又常遇干旱,此期干旱对玉米幼苗影响不大,因这时玉米叶面积小,需水少,经短时抗旱锻炼,还能起到蹲苗的作用,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吸收功能,提高抗灾能力。汛期来临时,玉米已进入生长后期,是需水最多的时期,这时一般降雨较多,能满足玉米的需要。同时,玉米套种既避免了“芽涝”,又延长了生育期,能充分发挥中晚熟大穗玉米品种的增产潜力,获得高产。

五、蓄水保墒综合措施

(一)秋季深耕

秋季深耕深翻,以土蓄水,是解决旱地玉米需水的重要途径之一。在10~40cm 的耕层范围内,产量随耕翻深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以耕翻40cm 产量最高,比耕深20cm的产量增长20%。因此,要想使旱地玉米增产,必须在种麦前加深耕层,增加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水源,提高玉米产量。早春土壤解冻初期要及早进行耕耙,精细整地,达到上虚下实。雨后待地表稍干后及时整地耙耱,土壤含水量可提高0.5%~3%。

(二)施有机肥

沟施有机肥保墒麦田套种玉米,在土壤解冻后返青初期,于准备套种玉米的空行上开沟施肥,开沟深度为20~25cm,每667m2施有机肥2 000kg,并及时覆土10cm,使土壤保持上虚下实。

(三)麦秆覆盖

玉米行间覆盖小麦秸秆对节水保墒、培肥地力有重要的作用。覆盖麦秸秆一般可使土壤含水量提高18%~45%,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培肥了地力,并对抑制玉米田杂草也有明显的效果,可达90%。铺施方法:麦收后雨季到来之前,在玉米行间覆盖碎麦秸,300~500kg/667m2。

六、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抗旱能力

(一)中耕促根

中耕一般应进行2 次,苗期可浅耕1 次,以松土、除草为主。随幼苗生长到拔节前,再中耕1 次,掌握苗旁宜浅,行间要深的原则,主要作用是松土、除草,改善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活动能力,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减少地面径流,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玉米抗旱能力。

(二)肥水管理

1.增施磷肥、钾肥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提高玉米抗旱能力。要改“一炮轰”施肥为分次施肥,肥力高的地块氮肥以3:5:2 比例为好,即全部有机肥及磷钾肥和30%氮肥作苗肥, 50%氮肥用作穗肥,20%氮肥用作粒肥;中肥力地块氮肥以3:6:1 比例为好,即全部有机肥及磷钾肥和30%氮肥用于苗期,60%氮肥用于穗期,10%氮肥用于粒期。根据试验,旱地玉米适宜的施肥量为每667m2施N18~21kg,P2O53.5~5.5kg,K2O 5~6kg。

2.施沟肥或控向施肥。幼苗有趋肥性,根系向有肥的下面伸展,促使根系发达,提高抗旱能力,达到春季蹲苗发根作用,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为生殖生长打下良好基础,促进产量提高。

七、应用新技术,增强玉米抗旱性

玉米抗旱增产剂是一种由超强吸水材料组成,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杀菌剂的新产品,能很好吸收深层土壤水分,减少水分蒸腾和渗漏,在作物根系周围形成小水库,又有缓释性,供作物吸收利用。南乐县在张果屯丁庄施用玉米抗旱增产剂进行试验示范,每667m2增产70.6kg。

猜你喜欢
需水套种抗旱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研究揭示大尺度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景观格局与区域作物需水之间的潜在关联性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浅析在防汛抗旱中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
新立城水库生态需水及调度研究
防汛抗旱
果园套种蚕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河套灌区试用无人机获取作物需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