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016-09-06 05:59兰考县农业局朱卫红
河南农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植保站兰考县植保

兰考县农业局 朱卫红

搞好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兰考县农业局朱卫红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的统一要求,兰考县在城关乡何寨村建立了绿色防控示范区。示范区在优化绿色防控单项技术基础上,集成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绿色防控示范区的建立,可使示范区不用或少用农药防治农业害虫,减轻了农药污染和残留,提高了花生品质,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和农田环境污染,树立了大面积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样板,极大地促进了全县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精心组织实施,切实建立花生病虫害绿色示范区防控体系

(一)总体概况

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方式的改变,花生病虫草害呈逐年上升趋势,给花生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再加上部分农民盲目、滥用化学农药,导致环境及其农产品质量下降。为减少农药污染,确保兰考县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业局整合部分食用油倍增计划项目资金,建立一个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本着认真贯彻“绿色植保”的理念,开展以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理化诱控技术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示范与推广,有效、经济、安全地防控病虫灾害,促进兰考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生态建设,为兰考县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示范区的位置

为了使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工作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在示范区的规划上,我们选择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群众科技意识较强的城关乡何寨村。何寨村示范区位于310国道两侧,交通便利,该区域土质为沙壤土,土壤肥力为中等,示范区地势平坦、排灌便利、集中连片,便于周边村参观与观摩。核心示范区面积66.67hm2,辐射带动城关乡柳林村、桂李寨村、古寨村、杨山寨村、仪封乡的刘岗村、园艺场等12个村,花生种植面积933.33hm2。

(三)示范区的设置

为扩大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的影响力,增强周边群众对绿色防控的意识,带动全县农民群众对绿色防控工作的开展,按照农业部要求,结合省站文件通知,兰考县在核心示范区相邻设立了1 334m2完全不防区,与专业化防治区相对照,以显示防治效果。完全不防区由植保站负责其产量损失。其他为辐射带动区,示范区相邻为农民自防区。

(四)示范区技术力量配备

兰考县植保站抽调并固定6名专业技术人员,每周固定时间负责示范区病虫草害测报工作,负责该项目区的数据调查、记载以及影像资料的整理工作,做到测报及时、准确,防控到位,确保示范区花生病虫草害及时得到控制。

(五)示范区的运作

绿色防控示范区的运作采取植保站技术指导与机防队组织相结合的方法,由植保站测报人员调查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提出适时防治时期;选择最佳药剂及配方,必须在植保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由机防队进行统一防治,确保在有效时间内完成防治任务,保证防治质量和防治效果。每次召开防治现场会有植保站具体组织,召集周边群众参观。

二、示范区推广的主要防控技术

(一)推广配方施肥

改变以往农民习惯性施肥方式,根据花生需肥规律合理使用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肥料,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培育壮苗技术,清除田间地头杂草,减少病虫源。

(二)搞好药剂拌种

前几年,由于农民防病意识不强,不注意播种期的苗期防病,即使用农药拌种;或者在对种衣剂的选择上往往用药不对路,拌种效果差,达不到拌种应得的效果。通过在示范区推广应用有效的药剂统一拌种措施,大大减轻了作物苗期病虫害的发生,对形成壮苗是一项非常好的措施,为农作物丰产打下了基础。

(三)大力推广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诱杀成虫技术

该项技术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核心部分,为做好这项工作,兰考县植保站积极申请项目资金并整合农业项目资金购买一部分频振式杀虫灯,组织安装调试实施。6月底前何寨示范区20盏频振式杀虫灯已安装完毕,确保按时开灯,按时收集所诱杀害虫,以减少鳞翅目等害虫的田间数量,对地下害虫起到了很大的防治效果。频振式杀虫灯具有诱杀农业害虫种类多、数量大,而且节能省电、成本低、保护天敌、延缓害虫抗药性发生等优点。据调查,该灯可诱杀农业害虫10余种,其中以金龟子、棉铃虫、玉米螟、甜菜夜蛾等为主,平均每盏灯诱杀成虫600多头,最多一盏灯可诱杀成虫2 000余头。通过诱杀农业害虫成虫,可大幅度减少田间落卵量,减少花生田的害虫数量,降低农药投入量,节省劳动成本,生产出绿色安全的花生产品。

(四)继续推广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有生物制剂白僵菌、阿维菌素防治地下害虫技术及红蜘蛛技术,生物农药宁南霉素防治花生根结线虫及花生病毒病技术,多抗霉素防治花生枯萎病技术;化学药剂防治技术有戊唑醇防治花生叶斑病技术,吡虫啉、吡蚜酮防治蚜虫技术等。

(五)认真开展统防统治

在各示范区建设中,绿色防控技术都要制定防控方案。根据兰考县各作物病虫害常年发生种类及发生规律,一般在作物生育期用药4次,但根据当年生长季节实际发生情况决定当年防治次数,由测报人员对作物病虫害作出准确的预测预报,根据测报数据及趋势分析,提出防控意见(包过用药种类、防治时间和用药数量),再由县植保站机防队统一实施,机防队要在有效时间内完成统防统治任务。适时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实现了防治的合理用药,减少施药次数和农药投入,降低了农产品农药残留量,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施药效率大幅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十分突出。

(六)除草技术和控旺技术的应用

各示范区的杂草种类不同,用药也不同。各区内根据杂草密度和类型适当调整用药品种和用药量。在生长季节有旺长趋势的要适时控制,这项技术由各示范区内农民自己实施。

三、取得的成效

近几年来,由于上述技术的应用,农民得到了很大的实惠,花生面积由4年前的0.67万hm2,发展到2016年的1.73万hm2;产量由原来的平均单产不足175kg,增加到2015年平均单产380kg;地下害虫密度由4年前的3万~5万头/667m2,最高每667m2达10万头,下降到目前的每667m2只有几千头,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利于示范区建设的实施,得利于省、市站的支持及国家项目的支持,是兰考县植保技术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四、绿色防控示范区的主要工作措施及经验体会

(一)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兰考县成立了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农业局副局长朱卫东担任,负责示范区建设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副组长由植保站站长担任,植保站成立示范技术指导组,负责核心示范区的技术指导、防治和辐射带动区的培训指导工作。

2.加强病虫监测,科学指导防治

准确实施监测是实现科学防治病虫害的基础,为科学防治病虫害,技术人员坚持每周两次调查病虫发生情况,严密监测花生病虫害发生动态,做到适时防治、节约用药、科学施药,把病虫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3.强化技术指导,搞好宣传培训

县农业局在核心示范区全生育期内共4次用药,召开5次会议,培训人数200人,免费为周边群众发放技术资料1 500份,每次开展综合防治工作都由局领导讲话,专家讲解技术防治要点,有效地突出了示范展示的作用,普及了绿色防控技术,展示了绿色防控技术处理的防治效果,辐射带动了周边群众的绿色防控意识,提高了绿色防控的实践效果和社会影响。

(二)经验体会

1.领导重视、方案具体、措施得力是搞好示范工作的重要前提

兰考县植保站于5月26日迅速成立了领导组和技术组,制定了《兰考县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省、市领导到示范区检查指导工作,所有这些为示范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示范带动是搞好植保新技术推广的法宝

通过示范,展示了植保新技术在花生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作用和效果,用典型实例说服群众、引导群众,让群众亲身目睹绿色防控的效果,配合技术培训和宣传,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素质,锻炼了植保技术队伍,扩大了植保部门的社会影响,带动全县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存在的问题

(一)施药机械的严重不足,将制约着绿色防控面积的扩大

目前,大部分施药机械都是农民自制的车载式弥雾机,效率差,易出故障,影响施药时间和效果。

(二)绿色防控的可持续性差

绿色防控示范区建成后,如何能使其长期发挥作用,需要有后期的运转、维修、管理以及经费投入等一系列的问题。

(三)支持力度不够

绿色防控是一项惠及全民的公益事业,需要有国家、政府的强有力支持才能够积极健康发展,只靠植保战线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六、今后打算

(一)继续搞好绿色防控示范区的工作,带动全县绿色防控工作积极稳步开展。

(二)积极争取各项农业项目资金,整合农业其他项目资金,发展绿色防控事业。

(三)开好绿色防控现场会、工作会、宣传会,大力宣传绿色防控的实际意义。

(四)给领导当好参谋,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着实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具体矛盾。

(五)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绿色防控示范区内的设施,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做到让老百姓佩服,争取维修、运转的经费。

猜你喜欢
植保站兰考县植保
2021年《广西植保》总目录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省植保站站长杨军赴吕梁调研
兰考县
太原植保站:开展查治二代粘虫
平顺植保站:开展粟灰螟防治
闻喜植保站:查治山楂叶螨
兰考县政协主席异地宣讲脱贫经验
植保机何时走下“神坛”
兰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