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业振兴插上腾飞翅膀

2016-09-08 08:59张鼎信马庆泉刘志明
山东农机化 2016年4期
关键词:石磨面粉农机

张鼎信 马庆泉 刘志明

为农业振兴插上腾飞翅膀

张鼎信马庆泉刘志明

走进肥城市地龙农机合作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平坦的硬化场地和琳琅满目的农业机械,拖拉机、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秸秆捡拾打捆机、旋耕机、精量播种机等农机装备整齐的陈列于道路两旁,高大威猛的外形显得霸气十足,场面十分壮观。现代化的办公楼房、宽敞明亮的农机具库房、机声隆隆的生产车间生机盎然的景象尽展眼前。

这家合作社究竟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我们满怀期待来到地龙农机合作社一探究竟。

规模经营 科学管理保丰收

地龙农机合作社于2013年12月依托安驾庄镇蔡家颜子村集体组建成立。社员以土地、机械和资金折股入社,年终结算分红。合作社对生产资料统一经营管理。合作社经营主管汪官静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合作社通过统一采购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统一使用机械,每亩可节约成本200元。土地流转后在合作社统一经营下比分散经营每年每亩可增产量180斤,按市价折算,每亩可为农户增加200元收入。而社员在获得稳定的入股分红的同时还可以外出务工,每年可增收5万元以上。经济收入相当可观。”

“我以自家16亩土地和价值12万元的小麦联合收割机加入合作社,2014年获得分红收入1.5万余元,加上自己外出打工收入,年收入7万余元,和过去个人经营相比,收入非常可观”蔡家颜子入社村民汪新忠告诉笔者。

合作社带来的可观收益极大的调动了周边村民入社的积极性,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86人,农机具60余台套,流转土地2472.4亩,年粮食生产能力4200余吨,每年创造经济效益600余万元。

拓宽服务 推进农业现代化

在实现村社协同发展的同时,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地龙农机合作社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合作社相继建成标准化车库1000平方米,粮食烘干场地1200平方米,粮食储备仓1400平方米,硬化场地3200平方米,引进了大型自走式收获机械、大马力拖拉机、喷灌机、深耕深松、植保、精播、一托三粮食烘干机、运输车等农机装备,结合机械数量多、机具集成配套、生产规模大等优势,通过推行“订单作业”、“土地托管”等作业服务模式,可以为全村及周边地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全程社会化服务。

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维修及技术需求的不断增加,合作社进一步推进技术服务能力建设。2015年地龙农机合作社聘请高级维修工1人,中级维修工四人,建成200平方米维修车间和300余平方米的培训教室,并围绕驾驶员安全操作技能、农机维修保养技术、保护性耕作新技术等内容开展技能培训。已举办培训班四期,培训技术人员240人次。

目前,合作社已发展成为集耕、种、收、管、烘、运的“一条龙”服务、农机推广、技术培训、机具维修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服务组织。

“粮芯”产业 走出现代卖粮路

2016年合作社为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化深入发展,以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为契机,投资351万元购置了高档6FTSM-8型石磨等面粉加工生产线成套设备。“我们这个石磨面粉加工生产线最大的特点就是精研细磨。仅小麦清洗这一项就有吸铁、去石、纯净水清选等十几道工序。在制粉环节,充分发挥机头、石磨两种设备的功能,实现了皮芯分开、去皮磨芯。经过石磨加工出来的面粉品质好、麦香浓、口感佳、附加值高,深受市场青睐。”机组技术工程师谷传厚介绍说。

石磨面粉深加工是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化的重要一步。目前该项目已正式投产运营。据了解,合作社石磨面粉深加工项目每天可加工小麦2000余斤,出粉1600余斤,按目前市场行情计算,每天可实现销售收入6000余元,收益较原粮零售提升了三倍以上。“下一步我们将创新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完善精磨面粉、品牌面粉等农产品的流通骨干网络,推进各种形式的对接直销,将产品进一步推向北上广等大中城市,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互促发展。”合作社理事长汪西军告诉笔者。

地龙麦芯制粉新产业成功将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嫁接到传统农业生产中,结合自身农机全套服务、粮食烘干机组,真正实现了粮食从播种到收割、从烘干到加工全过程的产业化、链条化,从而迈出了现代理念引领农业、现代技术改造农业、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的步伐,极大延展了农业生产链条,提高了农业综合竞争力。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相信肥城市地龙农机合作社将会借举国“惠农兴农”之东风,撰写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篇章,铸就农机合作社更加光辉灿烂的美好未来,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为农业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猜你喜欢
石磨面粉农机
面粉大战
沃得农机
石磨
石磨:乡愁的老唱片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面粉多少吨
不一样的农机展
面粉为什么会爆炸
小灵通磨面粉
推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