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病毒病的抗性品种筛选及综合防治技术

2016-09-09 01:41韩晓清吴志会张尚卿彭学文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唐山063001
河北农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天鹰抗性辣椒

韩晓清,吴志会,张尚卿,彭学文(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唐山063001)

辣椒病毒病的抗性品种筛选及综合防治技术

韩晓清,吴志会,张尚卿,彭学文
(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唐山063001)

近几年辣椒病毒病发生严重,复合感染现象普遍,种植抗病毒品种是防治辣椒病毒病的最有效方法。2014年在有利于病毒病发生的环境条件下,通过自然感病,对唐山市近几年有一定种植面积的10个生产常用品种和5个引进新品种,从病毒病病情指数、病果率和产量3个方面进行了品种综合评价,以筛选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良栽培品种。结果显示,制干辣椒优良品种为天鹰椒,其病毒病抗性中等,病情指数22.22,产量3 840.90kg/hm2;干鲜两用辣椒优良品种为珍红,其高抗病毒病,病情指数1.77,产量28393.95kg/hm2;鲜用辣椒优良品种为37-74,其抗病毒病,病情指数19.32,产量39774.45kg/hm2。为了更有效地抑制病毒病的为害,针对病毒病传播的各个环节形成了6个方面的综合防治技术,并在3个地点进行了大田示范,结果显示,天鹰椒示范田平均防治效果为73.17%,较对照区平均增产35.45%;37-74示范田平均防治效果为77.81%,较对照区平均增产36.26%。应用筛选出的抗(耐)病品种,结合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能够有效抑制辣椒病毒病的为害与蔓延,为辣椒高产提供技术保障。

辣椒病毒病;抗性品种筛选;综合防治技术

据报道,世界各地侵染辣椒的植物病毒病原共有45种,其中,我国辣椒病毒病病原种类繁多,归纳起来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马铃薯X病毒、苜蓿花叶病毒、烟草蚀纹病毒、辣椒轻斑驳病毒、番茄花叶病毒和蚕豆萎蔫病毒9种[1耀7],田间表现花叶、黄化、皱缩、斑驳、畸形、植株矮化、顶枯、坏死等症状。

在我国辣椒生产上,辣椒受病毒复合感染的现象非常普遍,资料显示,同时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毒的植株数占病毒株数的66.10%耀79.33%[1,2]。目前育种者主要采取导入一二种病毒壳蛋白基因带来的垂直抗性进行抗病育种,且主要是针对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进行抗病育种[8耀10],而这些品种不足以抵御多种病毒的复合感染;再加上气候变暖、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增加,传毒介体蚜虫发生量增大,造成辣椒病毒病防治越来越困难,一般会使辣椒减产30豫耀70%。另外,新病原的出现[11耀13]、复合感染几率的增加,更加大了辣椒病毒病防治的难度。

唐山市是河北省辣椒主产地之一,年平均种植面积为1.0万耀1.2万hm2。由于种植规模化、品种单一,加重了病毒病的蔓延,因此,辣椒产量和品质逐渐下降,果实畸形、口感差导致销售价格受到影响。据调查,2012耀2014年唐山市丰南区辣椒生产基地辣椒病毒病发生非常严重,平均减产幅度高达40豫耀70%,在随机抽取的8个辣椒样品中有7个样品检测出2种以上病毒复合感染。

不同的辣椒品种对辣椒病毒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14],种植抗(耐)病毒品种是防治辣椒病毒病的最有效措施。2014年以唐山地区近几年有一定种植面积的15个辣椒品种为试材,进行了辣椒品种病毒病及其他病害的抗性筛选试验;并针对病毒病传播的各个环节形成了6项综合防治技术,通过技术示范,有效地控制了辣椒病毒病的发生与蔓延,对辣椒高产稳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表1 参试辣椒品种及其来源Table1 Test pepper varieties and the source

1 抗病高产辣椒品种筛选

1.1材料与方法

参试辣椒品种15个(表1),其中,生产常用品种10个,分别为农家种、杭椒一、早秀一、天鹰椒、天王星三号、冀鹰6号、干椒15、富贵红、牛角椒、37-74;引进新品种5个,分别为GY1405、航椒一、960、珍红、千斤红。这些品种中,常规品种6个,杂交品种9个;按照用途进行分类,可分为制干、干鲜两用、鲜食3种类型。

试验在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场进行。试验地为辣椒重茬,壤土,北50 m为杨树、东邻花生、南邻玉米、西邻温室蔬菜种植区。播前整地,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N、P2O5、K2O含量均为17豫)562.5 kg/hm2做基肥;播种前2 d,将试验地全部覆盖黑色地膜。2014年4月5日打孔播种,试验设15个辣椒品种处理,均采用60 cm垣40 cm的大小行种植,密度依据品种类别的不同而异,其中,常规种穴距25 cm,播种量6耀10粒/穴,出苗后定植3株/穴;杂交种穴距33 cm,播种量3耀5粒/穴,出苗后定植1株/穴。小区面积40 m2,每小区种植1个品种,3次重复。其他管理同大田常规。

每小区均采用“之”字型5点取样法取样,8月20日调查病毒病病级[15耀17],计算病情指数,评价参试品种的群体抗性;9月10日调查软腐病、炭疽病和脐腐病的病果率。辣椒产量的计量方式依据品种用途的不同而异,其中,鲜食和干鲜两用品种的产量为随成熟随收获(去掉病虫果)的累计鲜重产量,制干品种的产量为采集成熟、无破损、无病害果实自然晾干后的干重产量。

1.2结果与分析

1.2.1抗病高产制干辣椒品种的筛选调查结果(表2)显示,4个制干辣椒品种的病情指数为16.36耀63.17,差异较大,除冀鹰6号为感病毒病品种外,其他品种对病毒病抗性均较强,且软腐病和脐腐病病果率均为0,炭疽病病果率也均较低(2.34%耀9.62%)。其中,天鹰椒为耐病毒病品种,产量最高且极显著跃其他品种,综合评价好。千斤红为抗病毒病品种,产量次之,且极显著跃天王星三号和冀鹰6号,综合评价较好。天王星三号抗病性中等,但产量偏低。冀鹰6号病毒病最严重(病情指数高达63.17),产量为制干品种中最低,且极显著约其他品种,综合评价差,生产上应避免种植该品种,以免造成病毒病大面积蔓延。

表2 不同辣椒品种的抗病性、产量及综合评价Table2 The disease resistance,yield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pepper varieties

1.2.2抗病高产干鲜两用辣椒品种的筛选调研结果显示,8个干鲜两用辣椒品种的病情指数为1.77耀32.99,对病毒病抗性均较强,其中,珍红和960为高抗病毒病品种,且二者对炭疽病和脐腐病抗性也均较强,但960感软腐病严重(病果率高达41.84%)致使产量较低;而珍红对软腐病抗性也强,最终产量最高(28 393.95 kg/hm2)且显著跃其他品种,综合评价好。GY1405、杭椒一、航椒一、早秀一和干椒15为抗病毒病品种(病情指数10.32耀16.67),但对软腐病、炭疽病和脐腐病抗性表现出一定差异,最终产量差异较大,其中,GY1405软腐病、炭疽病和脐腐病病果率均相对较低,杭椒一软腐病和脐腐病病果率相对较低、炭疽病病果率相对较高,二者产量明显较高且显著跃其他品种,综合评价较好;干椒15和航椒一果实感染软腐病严重(病果率分别为49.65%和26.92%),早秀一果实感染脐腐病严重(病果率26.74%)。农家种为耐病毒病品种,较抗其他病害,但产量一般,综合评价较差。

总体来看,珍红高抗病毒病和其他病害,产量高,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GY1405和杭椒一抗病毒病,其他病害综合抗性较强,产量较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推广应用。

1.2.3抗病高产鲜食辣椒品种的筛选调查结果显示,3个鲜食辣椒品种的病情指数为19.32耀69.14,差异较大,其中,37-74为抗病毒病品种,病情指数最低,且软腐病和炭疽病病果率也最低(分别为10.56%、 9.24%),产量最高(39 774.45 kg/hm2),综合评价好,生产上可以大面积应用,但应注意果实脐腐病的防治;牛角椒对病毒病抗性中等,但软腐病和炭疽病病果率均为最高,脐腐病病果率较高,致使产量最低且极显著约其他2个品种,综合评价为差;富贵红产量虽然与37-74差异不显著,但为感病毒病品种,病情指数高达69.14,在辣椒常年种植区应用有一定的风险。

1.3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辣椒品种的病毒病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制干辣椒品种中,天鹰椒综合抗病性强、产量高,可以作为抗病毒高产品种推广应用;干鲜两用辣椒品种中,珍红高抗病毒病、产量高,可以作为优质、高效辣椒品种大面积推广;鲜用辣椒品种中,37-74综合抗病性强、产量高,适合在设施大棚中常年种植。

辣椒病毒病经过多年的演变,病原种类会发生变化,复合感染几率的增大更增加了病毒病的防治难度,有条件的地区应每隔2耀3a进行1次抗或耐病毒辣椒品种筛选,为生产上提供抗病、高产的优良栽培品种。

在种植抗病品种的基础上,还要在病毒传播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防治,才能有效抑制病毒病的为害和蔓延,确保辣椒稳产、高产。

2 辣椒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示范

2.1辣椒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内容

2011耀2014年课题组进行了抗病品种筛选、种子处理、错期播种、药剂防治等多项试验,形成了6个方面的辣椒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

2.1.1种植抗病品种不同辣椒品种的病毒病抗性不同,生产上尤其是辣椒生产基地和病毒病常发地区,应种植抗或耐病毒的优良品种。

2.1.2种子处理用10%磷酸三钠浸种25 min、艾克顿种子包衣(药种质量比1:4),降低育苗阶段病虫害的发生,增强植株长势。

2.1.3育苗室清理与防护对育苗室进行药剂熏蒸、病残组织清理、加盖防虫网等,消灭室内、阻挡室外的蚜虫和烟粉虱等传毒害虫。

2.1.4错期播种不同播期的辣椒病毒病发生程度明显不同[18],露地种植朝天椒时应尽早播种,在唐山地区辣椒适宜播期为4月5日左右;夏秋茬温室种植辣椒时应尽量晚播,8月中旬定植,错开病毒病的发病高峰期,降低发病率。

2.1.5苗期抑制病毒与防控介体昆虫3耀4叶期是辣椒感染病毒的敏感期,可在秧苗2叶1心、定植前1 d和定植后7 d各喷1次香菇多糖垣碧护,预防和抑制病毒病的发生;定植后1个月内,应密切关注传毒昆虫的发生动态[19,20],可喷施22.4%螺虫乙酯1 500倍液、50%氟啶虫胺腈1 500倍液2耀3次,严重时喷施3%啶虫脒4 500倍液1耀2次,严控烟粉虱和蚜虫传毒与为害。

2.1.6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在辣椒生长中、后期,除防治烟粉虱和蚜虫外,还要严格控制棉铃虫、烟青虫、疮痂病、晚疫病等为害,结合施肥和灌水,提高植株的综合抗病能力。

2.2辣椒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示范效果

2014年3月17日耀10月10日,分别在唐山市丰南区李新庄村辣椒种植基地(A区)、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场(B区)、唐山市丰南区小集镇辣椒种植基地(C区),进行了辣椒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示范。示范辣椒品种均为天鹰椒(耐病毒病、制干品种)和37-74(抗病毒病、鲜用品种)。其中,A区防治区面积1.8 hm2,对照区面积0.13 hm2;B区防治区面积0.27 hm2,对照区面积0.07 hm2;C区防治区面积2.67 hm2,对照区面积1.33hm2。

其他主要技术措施还有:(1)示范区种子用10%三磷酸钠浸泡25 min,清洗3遍,通风晾干后播种,防止种子带毒;对照区不进行种子处理。(2)天鹰椒覆膜播种,示范区4月4日播期,对照区4月15日播期;37-74冷棚种植,示范区3月11日定植,对照区3月20日定植,利用错期播种,防治病毒病及其他病害的发生。(3)示范区天鹰椒出苗后2个月内、37-74定植后1个月内,当蚜虫发生量5头/株、烟粉虱发生量3头/株时,喷施50%氟啶虫胺腈1 500倍液或22.4%螺虫乙酯1 500倍液,防治蚜虫和烟粉虱传播病毒,避免病毒病的蔓延;对照区为常规防治。(4)为了使示范区与对照区生长期保持一致,收获时天鹰椒示范区截止到9月30日,对照区收获期截止到10月10日;37-74鲜辣椒示范区截止到7月15日,对照区截止到7月24日。其他管理同常规。

示范区和对照区均采用“之”字型多点取样,每667 m2取5个样点,每点4 m2,统计病毒病病情指数和辣椒产量。调查结果(表3)显示,3个示范区的防治效果和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区,其中,天鹰椒平均防效为73.17%,较对照区增产35.45%;37-74平均防效为77.81%,较对照区增产36.26%。可以看出,种植抗(耐)病毒品种,结合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辣椒病毒病的为害与蔓延。

表3 辣椒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的田间示范效果Table3 The control effect for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to pepper virus disease

[1]张竹青.辣椒病毒病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9:24-30.

[2]郭思瑶,童艳,黄娅,罗信福,青玲.重庆辣椒病毒病病原初步鉴定和分析[J].园艺学报,2015,42(2):263-270.

[3]杨永林,闫淑珍,田茹燕,冯兰香,梁训生,王志源.中国六省、市辣(甜)椒病毒种群及其分布的研究[J].中国病毒学,1995,10(4):332-339.

[4]田如燕,冯兰香,蔡少华.北京地区辣椒病毒病毒原种类及黄瓜花叶病毒株系鉴定[J].植物保护,1989,(4):9-11.

[5]赵尊练,史联联,潭根堂,严小良.陕西省辣椒主产区辣椒病毒病病原种类鉴定及其分布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1):1738-1742.

[6]姚玉荣,陈国华,冯兰香,谢丙炎.北运蔬菜基地辣椒病毒病病原种类的分子检测[J].中国蔬菜,2013,(10):84-89.

[7]文朝慧,刘志杰,张丽萍,刘菁,王军平,刘雅莉,宋蕤,施颖波,侯健雄.甘肃省河西地区辣(甜)椒病毒病毒原鉴定[J].中国蔬菜,2010,(16):74-78.

[8]吴中心,张同庆,姚根怀,郭芳阳,宋少堂,王苏燕,叶寅,田波,江付恩,张国申,王亭晓,周瑞宽.快速选育抗黄瓜花叶病毒的转基因烟草纯合品系[J].中国烟草,1994,(3):1-7.

[9]孙凤成,雷新云.耐病毒诱导剂88-D诱导珊西烟产生PR蛋白及对TMV侵染的抗性[J].植物病理学报,1995,25(4):345-349.

[10]毕玉平,单蕾,王兴军,徐平丽,周钟信,米景九.双抗TMV+CMV辣椒转基因工程植株的再生及抗病毒鉴定[J].华北农学报,1999,14(3)103-108.

[11]冯黎霞,王卫芳,赵立荣,胡学难,钟国强,吴海荣.从进境印度尼西亚辣椒种子中截获番茄斑萎病毒[J].植物检疫,2012,26(2):55-57.

[12]郑雪,陈永对,吴阔,张丽珍,苏晓霞,郑宽瑜,张洁,董家红.2014年云南番茄、辣椒上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与传毒蓟马的发生特点[J].南方农业学报,2015,46(3):428-432.

[13]赵汝娜,王蓉,师迎春,张桂娟,原锴,范在丰,周涛.侵染甜椒的番茄褪绿病毒的分子鉴定[J].植物保护,2014,40(1):128-130.

[14]王彦飞,曹国璠.不同品种辣椒综合性状对比及抗病性研究[J].北方园艺,2010,(18)31-33.

[15]闫素珍,杨永林,王慧.甜(辣)椒病毒病多抗性鉴定方法研究[J].北方园艺,1991,(8):32-34.

[16]胡洽,俞世敏,毛爱军.甜(辣)椒TMV及CMV病毒病的接种鉴定技术[J].蔬菜,1994,(10):25-26.

[17]毛爱军,耿三省,闫新跃.辣(甜)椒TMV、CMV及疫病抗性材料的鉴定[J].长江蔬菜,2004,(2):48-50.

[18]韩晓清,吴志会,张尚卿,陈润萌.不同播期对辣椒病毒病和产量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15,19(6):60-62,65.

[19]罗华元,濮祖芹,程遐年,陈应石,严帼仪.蚜虫迁飞动态与辣椒病毒病流行的关系[J].植物保护学报,1991,(1):23-27.

[20]卢鉴植,王元珪,王述彬.辣椒蚜虫田间消长规律与病毒病发生的关系[J].江苏农业科学,1988,(8):32-33,35.

Screening of Resistant Varieties and 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ques of Pepper Virus Disease

HAN Xiao-qing,WU Zhi-hui,ZHANG Shang-qing,PENG Xue-wen
(Tangshan Academy of Agricultral Sciences,Tangshan 063001,China)

In recent years,the pepper virus disease is serious,the phenomenon of compound infection is common,and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disease is planting resistant varieties. 10 used varieties of production and 5 introduced varieties in Tangshan City were evaluated synthetically in the environment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occurrence of viral diseases in 2014 from the aspects of disease index,diseased fruit rate and yield to select the excellent varieties with strong resistance and high yiel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ried excellent pepper variety was Tianyingjiao,the virus disease index was 22.22 and yield was 3 840.90 kg/hm2.The fine variety for dry and fresh using was Zhenhong,the resistance to virus disease was strong and the disease index was 1.77,the yield was 28 393.95 kg/hm2. The excellent variety of fresh pepper was 37-74,which the disease index was 19.32,and yield reached 39 774.45 kg/hm2.In order to more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virus disease,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from 6 aspects were formed and then demonstrated in 3 locations.It showed that in the demonstrated fields of Tianyingjiao and37-74,the average control effect were 73.17%and 77.81%,the average yield increasing were 35.45%and 36.26%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area.So using the selected varietie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ques of pepper virus disease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damage and spread of pepper virus disease an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high yield of pepper.

Pepper virus disease;Screening antivirus variety;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S641.3

A

1008-1631(2016)02-0079-05

2015-09-15

唐山市科技局项目(12140206-A)

韩晓清(1966-),女,河北乐亭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E-mail:xqhan_1991@sohu.com。

猜你喜欢
天鹰抗性辣椒
奇怪森林
“天鹰”妙计斗军舰
辣椒也疯狂
一个控制超强电离辐射抗性开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辣椒之争
拣辣椒
图解美国TA-4J天鹰教练攻击机
甲基对硫磷抗性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项目管理方法在天鹰探空火箭研制项目中的应用
甜玉米常见病害的抗性鉴定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