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实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2016-09-10 04:36姜中强张春勇赵光耀
经济师 2016年2期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姜中强 张春勇 赵光耀

摘 要:随着2002年美国萨班斯法案的颁布和2007年企业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真实盈余管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就关于真实盈余管理的国内外研究内容进行整理,以期能对国内学者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 研究综述 实证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2-046-02

一、引言

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评价,以求找到可供本文研究的借鉴之处。在真实盈余管理方面,国内外专家主要调查研究了其动机、其计量、其手段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等几个方面。其中争论最大的部分是关于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主要存在两种观点,消极影响学说和积极影响学说。

二、真实盈余管理动机

对于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方面,在实证会计领域一般有三种假设,根据这三大假设,关于真实盈余管理的动因主要包括公司分红计划、避免债务违约和政治成本。

1.资本市场动机。公司的持有者加上公司的财务分析师一般会使用公司公布的会计盈余方面的信息来对公司股票进行估价,于是企业管理层就有动机通过操控对外发布的会计盈余来影响外部投资者和财务分析师对公司股票的判断,对公司的短期股票增长业绩产生影响。利用一系列调查研究得知,公司高管一般会通过选择施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来规避财务报表亏损(Roychowdhury,2006){1},利用真实盈余管理活动来达到或超过零阈值、去年会计盈余(Gunny,2010){2},和财务分析师的预测(Roychowdhury,2006)。除此之外,对外增发股票(SEOs)的公司一般情况下也会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行为(Cohen & Zarowin,2010{3})来实现股票增发。

2.契约动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会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来达到避免违背到期债务契约以及规避政府干预活动,以达到使债务成本降低的结果。利用调查研究得知,负债成本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负相关,负债越多的公司,它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程度同等情况下也会变得更高(Roychowdhury,2006)。

3.职业前景动机。公司内部管理人员由于考虑自己的职业前途,所以也会对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带来重要影响(Graham et al,2005){4}。和高级管理人员相比,如果要利用盈余管理增加收入,年轻一些的CEO与年长一些的CEO相比,会较少地利用会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手段,所以,公司管理人员的职业前景会对真实盈余管理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

三、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

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有多种,主要手段有销售控制、费用控制、生产控制、销售资产方式以及回购股票。利用调查研究得知,为了使盈余增加,管理层会选择以下方式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第一,利用降价等方式实现销售控制;第二,在适当的时候,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会通过延迟或降低操控性费用的支出,进行费用操控;第三,生产操控,具体操作是,通过增大产量,使得单位销售成本降低,来达到增加边际利润的目的(Gunny,2010);第四,销售资产,公司的高级管理层会利用销售长期资产等,来达到增加报表利润的目的(Gunny,2010);第五,公司管理层也可能会选择回购股票,来增加每股收益(EPS)(Hribar et al,2006){5}。

四、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

Roychowdhury模型

为了计量真实盈余管理水平,Roychowdhury(2006)研究开发了真实盈余管理的计算衡量模型(Roychowdhury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原理是,真实盈余管理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可操控费用、生产成本,所以在每一会计年度,先根据Dechow et al(1998)模型估计企业正常的经营现金流、可操控费用和生产成本,接着用实际数据减去估算的正常值,计算得出异常经营现金流量、异常可操控性酌量性费用还有异常生产成本,根据实际发生的日常经营现金日流量以及估计计算的标准的日常经营现金日流量两者之间的差额,检验在零阈值左右发没发生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以及采用哪种方式进行的真实盈余管理。具体情况来说:当要对标准的日常经营现金流量实行估算时,Roychowdhury(2006)将标准的日常经营现金流量大小(CFOt)利用销售收入(St)和销售收入增加量(△St)之间的线性函数来表示,采用下面模型1.1,通过不同行业每年的财务报表数据,利用截面回归的算法来估计企业每年的标准的日常经营现金流是多少。

CFOt/At-1=a0+a1(1/At-1)+β1(St/At-1)+β2(△St/At-1)+et

(1.1)

在1.1式中,At代表着期末总资产,而St代表着t时期的销售收入,△St=St-St-1。

Roychowdhury(2006)将一般情况下可操控性费用支出DISEXPt利用滞后一期的销售收入来表达,并使用模型1.2来求算。

DISEXPt/At-1=a0+a1(1/At-1)+β(St-1/At-1)+et(1.2)

在估计正常生产成本时,因为销售操控和生产操控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所以Roychowdhury(2006)将正常生产成本PRODt表示为当期销售收入的线性函数,使用表达式1.3求算。

PRODt/At-1=a0+a1(1/At-1)+β1(St/At-1)+β2(△St/At-1)+β3(△St-1/At-1)+et(1.3)

五、真实盈余管理的结果

关于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的研究,在国内外理论界和实证界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支持的理论是企业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会产生不良的结果;而另一种观点支持的理论是,企业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后一般会产生良好的经济后果。

六、简要的评述

1.目前关于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目的的调查研究得知,对于盈余管理的目的,真实盈余管理的目的和会计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相同的。但是,到现在为止,全部的与真实盈余管理目的有关的调查研究,都是研究向上的,并没有研究公司管理层是否会进行向下盈余管理行为,所以,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这个研究方向。

2.截至目前的研究为止,相关研究主要对销售控制方式、酌量性费用控制方式、生产控制方式(比如Gunny,2010;Roychowdhury,2006)和相关资产销售处理方式(下转第49页)(上接第46页)四种手段(Gunny,2010)。但是,当Zang(2007){6}在对真实盈余管理替代变量的有效性进行检测时,并没发现通过资产销售来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证据;另外,因为股票回购手段很特殊,所以在研究中很少涉及。因此本文只用销售操控手段、费用操控手段和生产操控手段三种手段进行研究。

3.目前关于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的研究绝大多数以 Roychowdhury模型作为研究基础,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变量或者减少变量或者把独立的指标整合在一起,以避免不同手段对企业现金流量方向的影响,但是没有考虑不同手段产生的效应之间的影响,如抵消或叠加。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区分不同手段所产生的影响可以是研究的一个方向。

4.目前关于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经济后果的研究没有形成统一结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实证检验用的模型不同。现有研究结论之所以会产生差异,所用的研究实证模型不尽相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第二,所有研究并没有完全区别开因为盈余管理的手段不尽相同,而对企业后续经营业绩产生不同的影响。因为会计盈余控制方式不尽相同,对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现金流量的产生影响程度和方向会不相同,手段不同,对企业后续经营业绩产生的影响时间也不同,这些因素都会对关于真实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的研究结论产生影响。所以,后面的研究可以关注不同真实盈余管理操控手段之间的关系及其之间产生的互相影响。第三,研究的角度不同。因为真实盈余管理动机不同,企业管理层采取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强度不同,所以对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进行的操控程度也会不同,因此与之对应的为此付出的相应代价也会不相同。

注释:

{1}Roychowdhury S. Management of earnings through the Manipulation of real activities the affect cash ow from operatio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6 ,(42):335-370

{2}Gunny, K. The Relation Between Earnings Management Using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and Future Performance[J].Evidence from Meeting Earnings Benchmarks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10,27(3):855-888

{3}Cohen, D.,A. Dey, et al. Real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pre-and post-Sarbanes Oxley periods[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8,83(3):757-787

{4}Graham, J.R., C.R.Harvey, S.Rajgopal.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5,(40),3-73

{5}Hribar,P.,N.T.Jenkins,et al.Stock repurchases as an earnings management devi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5,41(1):3-27

{6}Zang, A.Y.Evidence on the Tradeoff between Real Manipulation and Accrual Manipulation[J]. Working paper,2007

(作者单位:1.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2.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纪检监察办公室 北京 100042)(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手段分析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浅析高管薪酬对盈余管的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