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虎妈”的育儿情怀

2016-09-10 07:22郭利
中华家教 2016年2期
关键词:细柳虎妈亲生

郭利

《聊斋志异》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文言短篇小说集。在众多谈狐说鬼的故事中,有一篇很另类,它反映了现实生活,说的是一个年轻妈妈的教育故事,这篇就是《细柳》。

细柳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姑娘,长大后嫁给了高生,生活幸福美满。不料几年后高生酒后坠马而亡,给细柳留下了年幼的两个儿子,一个是前妻生的长福,一个是细柳亲生的长怙,两个孩子都不到10岁。

高生家有田有地,生活倒是無忧。可随着孩子的长大,细柳遇到了和几百年后与我们同样的问题:孩子厌学,并且屡教不改。没有教育专家可以请教,没有亲友可以商量,面对同父异母的两个孩子,这个单亲妈妈怎么办呢?让我们打开《聊斋志异》,读读细柳的教育故事。

后妈的“狠毒心肠”

在丈夫去世前,长福与细柳的关系非常好,每次细柳回娘家,长福都会哭着不肯让她走,在长福心中,细柳是一个慈爱可亲的好后妈。

可这种状况没能持续多久,在父亲死后,长福开始读书不久就改变了。长福读了几天书后觉得非常枯燥,看别人家牧童在野外放牛、放羊特别羡慕,时常偷偷跑出去跟他们玩。细柳知道长福逃学,非常生气,先是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但是他不听,然后用鞭子打他,可他都不听,简直就是软硬不吃、油盐不进。

终于有一天,细柳对长福说:“你不是不爱读书吗?那就别读书了,去和仆人们一起干活吧。”然后就把他扔到了仆人堆里,给他穿破衣、吃粗食,还每天逼着让他去放猪。过了几天,长福忍耐不了这些辛苦,哭着跪在细柳面前,说还想读书,可细柳连理都不理。没办法,长福只好继续去放猪。

冬天来了,长福没有棉衣、没有鞋子,在冷雨中放猪瑟瑟发抖,像个乞丐一样十分可怜。

邻居们看到了,都忍不住叹息说,这就是后妈啊,后妈如此狠心!长福实在忍不住了,就离家出走,细柳知道了也丝毫不放在心上。长福在外面流浪了好几个月,饥寒交迫,只好再一次回家,求邻居跟细柳求情。细柳说:“回来可以,但我得打他一百棍子,能忍就回来,不能忍就别回来!”长福哭着说:“甘愿挨打。”细柳问他后悔了吗?长福说后悔了。细柳说:“那就不必打了,你接着去放猪吧,再犯错再打。”长福大哭说:“妈妈你打我吧,我宁愿挨打也不放猪了,我要读书!”邻居也在一旁帮长福求情,细柳这才同意长福和弟弟长怙一起读书。

经过这些磨难,长福开始发奋读书,三年后考中了秀才。因为文章写得好,一位杨巡抚很喜欢长福,每月给他资助,鼓励他继续读书。

长福终于走上了正路,细柳长出了一口气,也算洗刷了后妈的恶名。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一次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长怙。

对亲儿子也不例外

长怙倒是没有长福那么厌恶学习,也不没事逃学。不过他天资实在鲁钝,跟哥哥一起读了好几年书,自己的名字都记不住。细柳看长怙不是读书的料,就让他管家,带领家人下田种地。长怙吃不了苦,到处闲逛。细柳非常生气,对他说:“士民各有本业,你既不能读书,又不能种田,那不得饿死吗!”随即对长怙严格要求:每天早早下地,哪一天起晚了都要打骂一番。

到农闲时,细柳又让长怙出去做买卖。长怙用母亲给的本钱去吃喝嫖赌,回来说是被强盗抢去了。细柳知道真相后大怒,将长怙狠狠打了一顿,差一点给打死。经过这一次管教,长怙稍稍收敛了一些。过一阵子又提出想和别人合伙去外地做买卖,细柳答应了他,不仅给足了路费本钱,还给了长怙一锭金子,对他说:“这是祖传的金子,你轻易不能花出去,给你带着壮胆,留着以备万一。”没想到母亲这么轻易就被骗过去了,长怙挺高兴。

他带着这些钱到了洛阳,然后就住进了名妓李姬的家里,花钱如流水,很快就花光了母亲给的钱,然后拿出了那锭金子。万万没想到那锭金子是假的。制作假金子是犯法的,趁长怙没注意,李姬拿着金子去官府告状,长怙被抓进了监狱,拷打折磨,奄奄一息。就在这时,哥哥长福来到洛阳,求助一向欣赏他的杨巡抚,才把长怙放了出来。

原来,那锭假金子是细柳故意给儿子的,她一定要儿子经受最残酷的折磨,留下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所以在长怙走后20天,她对长福说了缘由,让他赶紧去洛阳解救弟弟。长怙回到家,向母亲忏悔请罪,从此洗心革面。不管母亲是不是过问,他都领着家人辛苦耕种,从不偷懒。农闲时间外出经商,他非常用心,挣了多很钱。不久哥哥长福又考中了进士,兄弟两个一富一贵,让周围人无比羡慕,都夸细柳教导有方。

“虎妈”的教育情怀

在崇尚礼仪教化的古代,细柳无疑是个“虎妈”。可这个“虎妈”不是天生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细柳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对不爱读书的长福、不肯好好管家的长怙都苦口婆心地批评教导。

无奈两个孩子都不肯听从,细柳才痛下决心,采取了放任、鞭打、故意设套等极端苛刻的教育手段,成了“虎妈”。最后两个孩子在严峻的生活中受到了磨砺,领悟了母亲的苦心,终于有所成就。

其实,除了严加管教之外,这个清朝的“虎妈”还有着非同寻常的教育情怀。比如对待非亲生的长福,细柳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舆论压力。后来细柳对长福说:“我当初若不冒恶名,你怎么会有今天?别人都说我残忍,谁知道我夜夜泪湿枕头呢?”这份勇敢和忍耐,用作者蒲松龄的话说,是“不引嫌,不辞谤”,即不避嫌疑,不怕诽谤,正是一个深爱孩子又有真正智慧妈妈的情怀。

对于亲生儿子长怙,当细柳发现他的资质不适合读书的时候,就断然放弃了期待。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在明清盛产无数“范进”式读书人的大环境下,细柳的抉择更需要教育情怀。她给长怙选择适合了他发展的职业,并且在职业培养中再一次用了“虎妈”的方式,让他在残酷历练中真正懂得了努力的意义。

岁月可以流转,时空可以改变,可母爱是永恒的,教育是相通的。隔着三百年的距离,捧读这篇文字,同样让我们深有感悟。

我们可以不做“虎妈”,但无论何时,都应该像细柳那样,做一个有情怀的妈妈,在家教的路上尊重孩子的天性与资质,不介意一时的成败,勇敢担当自己的责任,引领孩子收获更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细柳虎妈亲生
“虎妈”和“狼爸”
《聊斋志异》中的“虎妈”
“虎妈猫爸”
虎妈和猫女
“虎妈”最不快乐
不是亲生的
迷离
亲生的就好
绝对小孩
Cinderella灰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