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氨基苯酚的工艺改进

2016-09-18 08:09鞠昌宏孙玉玲哈尔滨理工大学南区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化工管理 2016年12期
关键词:亚硝基硫化钠苯酚

鞠昌宏 孙玉玲(哈尔滨理工大学南区,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对氨基苯酚的工艺改进

鞠昌宏 孙玉玲(哈尔滨理工大学南区,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氨基苯酚是目前在我国应用较广泛的一种精细有机化工中间体。本文使用亚硝基苯酚作为原料,使用硫化钠作为还原剂,通过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来找出氨基苯酚的最佳工艺参数。

氨基苯酚;工艺;研究

对氨基苯酚亦称“对羟基苯胺”,英文名为Poaminophenols,简称PAP,分子式C6H7NO,外观为无色片状晶体,遇光或在空气中会变成灰褐色晶体,溶于热水、碱和醇,微溶于冷水,几乎不溶于氯仿。对氨基苯酚是一些医药品的合成材料,同时苯二胺类橡胶防老剂也可以由对氨基苯酚合成。对氨基苯酚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医药、石油化工等相关产业。

在19世纪末Bayer和Caro对亚硝基苯酚作为原料,采用在酸性介质中用加入金属锡从而制得的对氨基苯酚。后来又以对硝基苯酚作为为原材料,铁粉作为还原剂生产而得,这方法被社会所接受。由于人们懂得环境对自身的益处,人们对对氨基苯酚的生产不断修正,按其原料路线划分主要有:对硝基苯酚法、苯酚法和硝基苯法等。

1 工艺改进实验部分

1.1实验仪器与试剂

综合有机化学制备仪、熔点测试仪、搅拌器、浓硫酸、硫化钠、对亚硝基苯酚

1.2合成方式

四个瓶子分别装入250ml一定比例的Na2S和H2O,将一定量的对亚硝基苯酚缓慢加入瓶中同时应保持温度在40摄氏度以下。反应温度保持在35~50度之间,加完后,不断搅拌直到温度保持不变,反应完成,然后加水稀释到原来的4.5倍,加入20%硫酸去中和,温度不能高于40度。到液体表面气泡产生,中和反应完成。加热到108摄氏度,过滤,滤液冷却结晶。我们经过干燥处理将会得到黑色细粒状或浅黄色结晶体。通过称量所得重量,计算出该产率。测其熔点为:184.5~186.0℃。

1.3合成工艺研究

2.3.1对亚硝基苯酚同硫化钠摩尔不同比对产率的影响

在试验中用固定的硫化钠0.08mol,使亚硝酸的用量变化,始终保持在35到50摄氏度之间。搅拌二十五分钟后,然后采样分析,不同对亚硝基苯酚和摩尔硫化钠的比例对对氨基苯酚产率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亚硝基苯酚同硫化钠摩尔不同比对产率的影响

1.3.2反应温度的影响

对硝基苯酚和硫化钠的摩尔比为3:4时,不断改变反应温度,在不同温度下搅拌25分钟,然后对实验样品分析,不同反应温度下的产率。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1.3.3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取亚硝基苯酚与硫化钠摩尔比为3:4,反应温度为48摄氏度,改变反应时间同时应不断搅拌。实验完成后,分析不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表3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1.3.4实验结果

本实验我们把对亚硝基苯酚作为实验原材料,同时把硫化钠为作为实验的还原剂,通过实验和以上表格给出的数据对比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是:对亚硝基苯酚:硫化钠的比例为3:4,反应温度应控制在48摄氏度,反应时间应控制在25分钟。

[1]吕俊民.有机化学实验常用数据手册[M].大连工学院出版社.1987,44~46.

[2]许玉芳,蔡春.硝基苯催化加氢合成对氨基苯酚工艺研究[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5,35(4):53~55.

[3]娄大伟,孙秀云,杨积学等.工业苯酚中痕量有机杂质的分析方法[J]石化技术,2010,17(4):31~33.

鞠昌宏(1995-),男,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化工工艺。

猜你喜欢
亚硝基硫化钠苯酚
一种苯酚焦油中苯酚与苯乙酮的回收方法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硫氢化钠处理含铜砷废酸的探讨
挥发性硫化物测定法中标准硫化钠溶液的标定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3-氟-4-溴苯酚
亚洲将引领全球苯酚产能增长
丰山铜矿露采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适用食品接触类橡胶制品中9种N-亚硝胺的同时检测法
煅烧高岭土吸附Zn2+/苯酚/CTAB复合污染物的研究
L-精氨酸高产菌株的亚硝基胍诱变选育和种子培养基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