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肌酸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分析

2016-09-19 02:53行唐县人民医院河北石家庄050600
关键词:磷酸肌酸心肌炎病毒性

邢 博(行唐县人民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600)

磷酸肌酸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分析

邢 博
(行唐县人民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600)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经检查确诊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241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121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采取磷酸肌酸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效果,CK-MB和LDH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2%、77.50%,CK-MB和LD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磷酸肌酸;病毒性心肌炎;效果

近年来,随着环境恶化,临床上患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疾病的儿童日趋增多[1]。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心肌细胞受到了损伤,患儿免疫系统收到了相应的影响,对心脏造成伤害,出现心律失常、心衰等症状[2],极大威胁患儿的性命。目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疾病常采用维生素C结合抗病毒药物,再加上增强免疫机能和抗氧化相关药物进行综合治疗,但是远期疗效欠佳[3]。有研究报道[4],磷酸肌酸可以保护心肌,对于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基于此,本研究对磷酸肌酸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经检查确诊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241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121例和对照组120例。研究组男61例,女60例;年龄0.5~12岁,平均年龄(5.7±2.1)岁;病程3~45 d,平均病程(13±3.4)d。对照组男59例,女61例;年龄0.4~11岁,平均年龄(5.5±2.3)岁;病程3~46 d,平均病程(12 ±3.6)d。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均经血常规、心肌酶指标CK-MB(同功酶)和LDH(乳酸脱氢酶)、心电图及心功能的检查。两组患儿均应用抗病毒、营养心肌代谢药物治疗,静脉滴注维生素C100~200 mg/kg和1,6-二磷果糖100~125 mg/kg加入10%葡萄糖50~100 mL稀释液,静脉注射,1次/d。研究组采用磷酸肌酸,对于>5岁患儿通过静脉滴注给予磷酸肌酸钠,1次/d,<5岁患儿剂量减半,连续治疗两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效果,CK-MB和LDH变化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病症明显好转,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各项指标改善;无效:临床病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效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2%、77.5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效果比较 [n(%)]

2.2CK-MB和LDH变化情况

研究组CK-MB和LD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CK-MB和LDH变化情况对比(±s,U/L)

表2 两组CK-MB和LDH变化情况对比(±s,U/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CK-MB LDH研究组  治疗前 55.12±18.98 182.64±44.36治疗后 19.07±10.13* 89.01±30.15*对照组  治疗前 55.18±19.06 182.55±43.87治疗后 31.17±13.92 121.60±34.63

3 讨 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多发于小儿的病毒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出现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逐渐增高[5]。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于病毒感染引起了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是心肌炎中常见类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心肌细胞受到了损伤,患儿免疫系统收到了相应的影响,对心脏造成伤害,出现心律失常、心衰等症状,极大威胁患儿的性命。目前,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疾病常采用维生素C结合抗病毒药物,但是远期疗效欠佳[6]。据研究证实,应用磷酸肌酸能够有效改善受损心脏纤维的改善,助于心肌酶水平降低,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肌功能的好转。此外,磷酸肌酸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和内分泌功能的调节[7-8]。

本研究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磷酸肌酸治疗,研究证实,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CK-MB和LDH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因此,对于患儿的病情恢复有着很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磷酸肌酸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田艳荣,党秋菊,张玉霞.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23(283):149-150.

[2]施 敏,沈 毅.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Meta分析[J].中成药,2012,34(10):1882-1886.

[3]陈望青.参麦注射液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对血肌钙蛋白T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2,23(20):1879-1880.

[4]谭雪平.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和常规药物疗法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269-270.

[5]李秋园.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24C):24-25.

[6]周转智.常规药物疗法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对比分析[J].医药前沿,2014,11(15):230-231.

[7]张 莉,王保和,胡 晶,等.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6):700-706.

[8]王敬敏.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11):2081-2082.

本文编辑:吴宏艳

R725.4

B

ISSN.2095-6681.2016.09.049.02

猜你喜欢
磷酸肌酸心肌炎病毒性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引起1岁女童过敏性紫绀一例Δ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心肌炎患儿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磷酸肌酸钠注射液致1例荨麻疹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