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全媒体时代地方党报影响力的提升

2016-09-19 02:44肖才宏尹嘉雄
中国地市报人 2016年9期
关键词:党报影响力舆论

□肖才宏 尹嘉雄

(铜仁日报社,贵州 铜仁 554300)

浅论全媒体时代地方党报影响力的提升

□肖才宏 尹嘉雄

(铜仁日报社,贵州铜仁554300)

随着各种新兴媒体迅速崛起,地方党报在新形势下如何迎接新挑战、促进新发展?本文作者认为,在争抢“注意力”,追求“好看”的同时,地方党报更应注重和突出“有用性”,如此才能更快更稳地占领舆论制高点,提高地方党报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媒体变革舆论格局正确导向

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拥有如此丰富的信息传播渠道。地方党报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殊的功能定位。在各种新媒体兴起、信息选择泛滥的情况下,竞争不可避免,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方党报如何继续保持先进性,保持“地方权威媒体”地位?如何根据新时期、新形势、新市场的需要,解放思想,办出个性鲜明又深受党委肯定、读者爱看、市场认同的新型媒体?已经是无法回避,必须从容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地方党报影响力下降的原因分析

地方党报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客观方面来说,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传媒领域生态格局的空前变化;从主观方面来说,地方党报采编质量不高,不能向受众提供鲜活的、喜闻乐见的产品。这正是目前一些地方党报在传媒竞争中影响力减弱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国内舆论格局的悄然变化,让地方党报不得不面对“被挑战”的问题,其具体表征是:对公费订阅的地方纸媒,大多数人几乎不阅读或只是“浅阅读”;地方党报难以成为受众接触媒体时的“首选”对象;读者呈现“老龄化”趋势,总体影响力逐渐下降,与此相对应,网媒在许多场合却取而代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夺了传统媒体相当的市场份额。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第一,地方党报是地方党委系统的机关之一,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思想束缚较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方党报没有把自身政治优势和市场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第二,体制和机制方面的改革不到位,地方党报的采编人员缺乏积极性,人才资源流失,各种优势难以展示。第三,舆论监督方面的失语和“唱赞歌”的主基调,失去了民众的期盼和信任,削弱了地方党报的影响力。

正是这些问题的出现,逐步将不少地方党报带上了一条倍感艰难的道路:话语方式与时代严重脱节,具有浓厚宣传味道的八股式文风,让年轻读者味同嚼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媒体融合发展,在2016年2月19日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他还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无疑给我们的新闻事业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作为数量多、实力弱的地方党报更应该如此。

2015年1月16日,《中国青年报》刊发《舆论硝烟中党报党刊的反逆袭》《新媒体时代,正在被改变的舆论格局》两篇文章,将传统党报党刊称为“媒体的国家队”,文章直言不讳地说,尽管官方媒体掌握着话语权,但民间和网络有时并不买账,有时甚至形成了情绪化的对立:官方越强调越支持的网友越反对、官方越反对的网友越支持;在一些敏感话题和公共事件上,官媒越强势,网络表现出的“反弹”也越强。此时,官媒应该充分将话语优势转化为权威性和公信力,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促成两个舆论场的有效交流,进而在交流中弥合分裂,寻求“最大公约数”。

地方党报应该走出的思维误区

马克思曾指出,报纸是作为舆论纸币流通的,报刊是一个有收入的文字事业。地方党报应该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主张。

目前,很多地方党报都受到各种各样的冲击,大部分都出现经营困难的趋势。有些人归结于老百姓政治觉悟低了,不喜欢看报纸了,其实未必。既然不是与世隔绝的隐士,怎么可能不关心身边发生的事情?事实上,并不是老百姓不关心,而是我们很多的媒体编辑、记者没有真正把报道写成让老百姓关心的东西。大部分报道的内容都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可惜却很少有人用老百姓能理解的方式去报道和解读。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改的就是制作内容的方式和思路:以往的地方党报更多承载的是通知的作用,将党的政策方针下达,但是现在通讯发达,需要我们的媒体承担起更多的作用:发布政策之外要更多地解读政策;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之外,还要说明为什么这么做;让党政机关领导人看明白之后更要让普通老百姓也能看明白,并且乐意看。其次要改变编辑流程。以往的报道由于是通知式的,要力求准确,而现代媒体运作思路,是要让读者在阅读之后有所收获,所以重点落在了选题策划和一审上面,因为这两个环节可以把握稿件的方向与质量。目前报纸新闻因为竞争的关系越来越花哨,造假或者哗众取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读者在经历了一番热闹之后,必然回头重新追求新闻的真实性与可信度,这时地方党报的优势必然充分体现。

随着报业改革的进一步推动,很多地方党报开始了市场化的尝试,在这期间,一些地方党报的领导开始去抓经营,自己跑去拉广告,忽视了内容的建设,甚至开始用大量的收费新闻来换取金钱收入,以为这就是市场化,因此也有很多人对“市场化”嗤之以鼻。但实际上这些行为恰恰说明了一些人对市场化的不了解。所谓媒体市场化,并不是用内容去换取金钱,而是用内容去服务读者,服务社会。只有真正令读者满意,令市场接受的媒体,才是真正市场化的媒体。

面对业已到来的媒体变革,地方党报要做的就是找到正确的思路,只有正确的思路,才能带来正确的方法,进而得到正确的结果。地方党报在危机面前必须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在巩固和发展权威、高端、公信力、影响力的共性优势的同时,要竭力提高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如此才能够真正在新媒体时代站稳脚跟。

地方党报影响力提升的路径探索

众所周知,读者阅读报纸最直接、最本质的动因是想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地方党报作为离群众最近的媒体,在争抢“注意力”,在追求“好看”的同时,更应注重和突出“有用性”,如此才能更快更稳地占领舆论制高点,提高地方党报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地方党报好不好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关键还是采编队伍。虽然新媒体每时每刻都在更新海量的新闻信息,但其真假难辨,内容大多肤浅、来源渠道复杂,人们在尽享获取信息便利的同时,也深陷迷失方向的困惑。而地方党报既是传递党和政府信息的平台,又是群众交流思想的阵地,先天优势不必赘言。地方党报要传递正能量,发出权威声音,首先应该确立自身独树一帜的办报核心理念。好的理念是一份报纸的灵魂,不同的理念也代表不同的个性。另外,地方党报长期以来普遍忽略了新闻写作的文采,低估了读者日益提高的文化素质,误将陈词滥调视为通俗易懂,新闻语言既没有书卷味也不是鲜活的大白话,更没有特色方言和时尚语言,没有感情,没有个性,苍白无力味同嚼蜡,集体无意识的“新八股”文章成为一堆“正确的废话”。新闻的文采不同于文学的文采,但优秀的新闻记者应具有作家的文字功夫,才能写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新闻名篇。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党报不是文件集,不仅需要在形象识别系统上下功夫,更应该注重管理模式创新。一方面从办报上服务好“两头”,一头是指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另一头是指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地方党报要打通“两头”读者的阅读兴趣,要有专门小组研究、专职记者对接党政主要领导,使专职记者成为党政主要领导工作活动的最佳报道者和个性形象的最佳树立者。

网媒的优势在于信息量大,而党报的优势在于新闻的准确和权威发布。地方党报要以素质全面的“专业团队”比拼人人可当的“草根记者”,推动党报实现专家办报、专业取胜。在全媒体时代,党报必须将自身优势发挥出来,积极组织有针对性的策划、采访、编辑,选择恰当时机回应舆论关切,将各种信息梳理整合后再发力出击,在更高层次上提升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1]陈永久.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影响力提升路径刍议.中国地市报人,2015 年1—2期合刊

[2]向汉品.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一点不成熟思考.民族报业,2014年第3期

[3]曹林.舆论硝烟中党报党刊的反逆袭.中国青年报,2015年1月16日2版

[4]易艳刚.新媒体时代,正在被改变的舆论格局.中国青年报,2015年1月16日2版

猜你喜欢
党报影响力舆论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天才影响力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