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应用效果研究

2016-09-19 02:11王绵炯林秋强许海钿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内科广东汕头55800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妇幼保健院内科广东汕头55800
中国医药导报 2016年22期
关键词:低血糖血糖社区

王绵炯 林秋强 许海钿.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内科,广东汕头 55800;.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妇幼保健院内科,广东汕头 55800

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应用效果研究

王绵炯1林秋强1许海钿2
1.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内科,广东汕头515800;
2.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妇幼保健院内科,广东汕头515800

目的 探讨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应用效果,为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提供经验。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社区管理范围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普通防治管理模式,而观察组实施全面的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包括健康教育、日常饮食指导、心理辅导、制订运动方案,加以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以及定期血糖监测等。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以及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12个月后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经过12个月干预后,HbA1c水平有轻微降低,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过12个月干预后,HbA1c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各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干预12个月后,自我管理能力、饮食依从性、药物治疗、运动锻炼、血糖或尿糖监测以及DKT得分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且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方面,观察组低血糖事件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不合理用药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综合防治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是一种成功的糖尿病患者管理方法。

社区综合防治管理;糖尿病;自我监测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anagement for diabetes,in order to provide experience for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Methods 2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Chenghai District of Shantou City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y digital random table,each group had 100 cases.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mm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anagement;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anagement in community,including health education,diet guidance,psychological guidance,developing sports scheme,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rug use and regular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The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related adverse ev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fasting blood-glucose level at 12 month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P<0.05).12 month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HbA1clevel slightly decreased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12 month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HbA1cleve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and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lf management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12 month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levels of self management ability,dietary adherence,drug therapy,exercise,blood sugar or urine sugar monitoring and DKT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han those of before intervention(P<0.05),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In the aspect of adverse event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hypoglycemia and unreasonable drug use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and the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Conclusion The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lood glucose control level and management level,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in patients.It is a successful management of diabetic patients.

[Key words]Community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anagement;Diabetes;Self-monitoring

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接近1亿人,是全世界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国家,发病率大约10%,而还有大量尚未检出的糖尿病患者[1-2]。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以及糖尿病小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等是常见且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前瞻性研究早已表明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并延缓并发症的出现时间[3-4]。糖尿病药物种类较多,不同的药物相互作用引发的低血糖事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同时也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应的社区管理并采取综合有效的防治,让其病情得以有效控制,延缓疾病的发展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先进且有效的管理模式。国内外通过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综合管理已经取得成功[5]。本研究系统性分析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社区实施糖尿病患者综合防治管理后的初步效果,旨在为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提供一定的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汕头市澄海区社区管理范围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52~77岁,平均(65.8±8.9)岁;平均病程(8.6± 2.9)年;观察组中男49例,女51例;年龄53~80岁,平均(67.3±10.1)岁;平均病程(8.9±3.3)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以及性别构成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本研究对象均需符合纳入标准且在排除标准的描述范围之外。纳入标准:①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2010年《中国糖尿病社区干预指南诊断标准》,经医院检测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②患者距医院较近,能够短时间到达医院接受指导;③患者或患者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实验全过程,并积极配合实验。排除标准:①患者诊断为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伴随高酮血症;②患者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接受护士10~15 min的护理指导,每月指导1~2次。护理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编写的《中国糖尿病护理及教育指南》为蓝本。护士主要关注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并加以指导,重点关注患者的问题并进行解答,鼓励患者为控制血糖而采取积极的行为并告诫患者的错误行为。

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的社区综合管理,社区定期预约患者,每周就诊1次,每次用时30 min。由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糖尿病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护理。首次护理时向患者提供评估资料,由患者填写,主要包括用药历史、其他疾病、饮食情况、运动情况以及糖尿病自我检测状况。每次护理过程都对患者进行相关指导,纠正错误行为,告知正确的方法,关注患者用药状况。当服用多种药物时,关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宣传教育,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控制提供一定的环境基础。每月组织一次糖尿病宣传教育课,由营养讲师和护理主管人员进行饮食、锻炼以及用药方面的宣传教育。对于有抵触情绪、不积极配合药物使用或锻炼者,需要给予必要的心理指导,并与患者家属进行深入沟通,降低患者的消极情绪。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12个月。

1.4观察指标

采用美国密西根糖尿病研究和培训中心改良的自我管理评定量表(diabetes care profile,DCP)以及经典的糖尿病知识问卷 (diabetes knowledge test,DKT)共同测量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模式后相关量表评分变化。记录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观察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以及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同时评价患者满意度。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6、12个月后的空腹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后,HbA1c水平有轻微降低,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过6、12个月干预后,HbA1c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水平比较

对照组干预前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各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干预12个月后,自我管理能力、饮食依从性、药物治疗、运动锻炼、血糖或尿糖监测以及DKT得分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且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管理前后低血糖事件、不合理用药以及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及不合理用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同组干预 6个月比较,bP<0.05;与对照组干预6个月比较,cP<0.05;与对照组干预12个月比较,dP<0.05;HbA1c:糖化血红蛋白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 HbA1c(%)对照组(n=100)干预前干预6个月干预12个月F值P值观察组(n=100)干预前干预6个月干预12个月F值P值8.29±1.44 7.73±1.47a7.26±1.51ab3.436 0.042 7.65±1.53 7.52±1.61 7.44±1.38 0.443 0.683 8.31±1.39 6.85±1.42ac6.12±1.28abd4.675 0.038 7.67±1.49 7.42±1.53ac7.12±1.29abd3.582 0.045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水平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水平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干预12个月比较,*P<0.05;DKT:糖尿病知识问卷

组别 自我管理能力 饮食依从性 药物治疗 运动锻炼 血糖或尿糖监测 DKT得分对照组(n=100)干预前干预12个月t值 P值3.79±0.67 3.81±0.43 0.683 0.572 2.55±0.64 2.53±0.65 0.482 0.671 1.44±0.39 1.35±0.29 1.048 0.217观察组(n=100)干预前干预12个月t值 P 值3.73±0.73 4.19±0.43*4.286 0.041 2.61±0.71 2.94±0.71*3.275 0.045 1.99±0.47 1.90±0.44 0.782 0.613 1.61±0.37 1.64±0.44 0.015 0.893 46.65±9.27 48.27±9.93 1.126 0.105 1.42±0.35 1.75±0.31*4.013 0.043 1.42±0.29 1.95±0.51*4.782 0.040 1.42±0.18 1.72±0.43*4.206 0.043 48.25±11.24 63.28±12.17*6.386 0.037

表3 两组低血糖事件、不合理用药以及满意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严格控制血糖对于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发生时间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是拥有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且相对落后的护理模式和宣传教育水平使得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难以令人满意,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质量难以保证[6-8]。通过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是一种成功且有效的先进管理模式,在国外已经推广使用。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是一种高效的、系统的和合作性的方法,能够为特定人群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最大限度避免因为护理不到位或者医疗不到位而导致的不良治疗结果[9-11]。社区管理服务是一种连续性的服务,对于保证糖尿病患者治疗质量有着积极意义[12-13]。本研究观察社区综合管理在医院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旨在为临床推广使用糖尿病社区综合管理提供一些经验。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实施普通管理的患者相比,社区综合管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和HbA1c水平。HbA1c是临床上最重要的评价患者最近血糖控制情况的指标,其数据不受单次或较少次血糖波动的影响,是临床上评价治疗效果的金标准。本研究结果表明,社区综合管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实施普通管理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各个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社区综合管理后自我管理能力、饮食依从性、药物治疗、运动锻炼、血糖或尿糖监测以及DKT得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差异显著。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以及运动对于控制血糖水平有着重要影响,社区综合管理可以高效且有针对性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能够及时调整患者的行为错误,减少血糖波动水平,同时通过对患者家属的宣传教育,能够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提供一定的环境支持[14-16]。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提高了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水平,也促进了患者自我控制血糖的积极性。在低血糖事件的发生上,观察组患者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低血糖是降糖药物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副作用,严重时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7-18]。大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要同时服用两种甚至三种降糖药,具有一定的低血糖风险。通过社区综合管理能够明确患者潜在的低血糖用药风险,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措施,有利于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19-25]。同时观察组患者不合理用药率显著降低,满意度显著升高。

综上所述,社区综合防治管理能够显著增加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自我管理水平,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是一种成功的糖尿病患者管理方法。另外,糖尿病的护理办法更新速度较快,应及时提高社区医院糖尿病护理水平。

[1]汤春红,韩昌绍,王纲,等.上海市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现况调查及对英国质量与结果框架管理模式的借鉴[J].中国全科医学,2014,12(19):2255-2258.

[2]倪云霞,刘素珍.我国社区糖尿病病例管理实施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7):2015-2017.

[3]宁文奇.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24):57-58.

[4]刘莉莉,孙子林,金晖,等.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59-61,69.

[5]尹代婵,何霞,陈敏,等.长沙市糖调节受损居民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效果观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5(3):41-43.

[6]杨颖,崔学利,曹硕,等.糖尿病社区综合管理及家庭保健员参与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2): 2553-2557.

[7]葛承辉,朱月伟,潘雪凤,等.社区随访与评估门诊结合在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5):2826-2828.

[8]姜淑琴.在社区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新策略[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6):1558-1559.

[9]郭晶,刘素珍.我国糖尿病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2):2554-2556.

[10]李秀青,郑丽嫦,邓燕秀,等.建立社区糖尿病护理家园对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的影响[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3(3):123-125.

[11]汤红玫.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综合防治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5(6):558-560.

[12]何国富,薛伟花,王颖敏,等.糖尿病的防治策略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34-35.

[13]郭晓曦.社区综合干预防治糖尿病的研究和实践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9(12):503-504.

[14]毕永章,周文刚,张晓娴,等.云南省某贫困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管理效果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8):42-46.

[15]王洪彬.糖尿病社区防治和管理模式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5,3(z2):297-297.

[16]倪春明,何华平,蔡美华,等.芦潮港社区200例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防治效果分析[J].上海医药,2013,5(20): 32-35.

[17]何华平,樊爱青,彭欣,等.社区2型糖尿病伴发高血压的现状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5,11(30):3662-3665.

[18]张从新,何展鹏.糖尿病社区信息化管理的效果评估[J].医学信息,2013(26):30-31.

[19]王琪,孙新惠.浅谈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的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6):3020-3021.

[20]史凌燕,金达,常三帅,等.2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体系的建立与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2015,10(9):1305-1310.

[21]黄屹乎.糖尿病社区管理与内科门诊治疗效果的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6,6(2):222-225.

[22]苏庆建,王为民,郭妮,等.糖尿病社区管理的效果分析[J].医学综述,2014,20(12):2248-2249.

[23]罗少莊,陆少颜,王明珠,等.不同管理模式对佛山南海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155-157,191.

[24]肖春玉,聂丽红,刘晓佳,等.同伴教育组长对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2016,11(5):761-764.

[25]方朝晖,赵进东.糖尿病前期管理的认识[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10):3-5.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anagement for diabetes

WANG Mianjiong1LIN Qiuqiang1XU Haidian2
1.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Chengha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tou City,Guangdong Province,Shantou 515800,China;2.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Chenghai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Service Centre,Guangdong Province,Shantou515800,China

R587.1

A

1673-7210(2016)08(a)-0036-04

2016-03-23本文编辑:程铭)

广东省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汕府科[2014]62号)。

猜你喜欢
低血糖血糖社区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