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上海高中化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

2016-09-21 12:06洪湘琼孙珏莹
化学教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

洪湘琼+孙珏莹

摘要:采用韦伯一致性分析工具对2011至2015年上海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表明近5年上海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是高度基于上海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编制的试题。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知识平衡性这四类一致性水平数据说明上海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愈来愈重视知识广度的考查,知识深度水平有所降低。这提醒着一线教师在进行平日教学及备考复习时不要随意增加知识内容,更不要随意拓展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关键词:学业水平考试试题;韦伯一致性分析;课程标准;上海高考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8–0010–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是化学课程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它不仅规定了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而且是编写教材、考试命题的依据。上海市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是信效度都较高的常模综合型考试,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命题者对课程标准的重新解读。笔者通过研究2011至2015年这5年的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与上海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以期帮助教师自觉跟随学科课程标准的引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要求和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特点,避免日常教学与复习中习题训练的盲目性。

1 韦伯一致性分析模式

本研究中的一致性是指学业水平测试题与课程标准相应内容在知识水平等维度上的匹配程度。韦伯(Norman. L. Webb)开发的一致性分析工具比较成熟,它从知识种类一致性、知识深度的一致性、知识广度的一致性、知识分布平衡性的一致性四个维度出发,对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进行分析。

知识种类的一致性用来判断评价项目所涉及的学习内容范围,是否与课程标准中描述的学习内容范围相一致[1]。即如果学业评价很好地反映了课程标准中的学习内容范围,这说明学业评价和课程标准在知识种类上是一致的。知识深度的一致性被用来判断所评价的知识技能、认知要求与课程标准中期望学生“应当知道什么”和“应当做什么”目标是否相一致。如果学业评价考察学生的知识深度水平要求与课程标准中期望学生获得的知识深度水平要求相符合,就说明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在知识深度上是一致的[2]。知识广度的一致性被用来判断课程标准中所涉及的概念、观点与学生为了正确回答评价项目所需的概念、观点是否相一致。如果设计的学业评价量具确保在每一个学习领域内合理的概念、观点都得到评价,这表明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在知识广度上是一致的[3]。知识分布平衡性的一致性用来判断评价项目(各个测验题目)在各个课程具体目标之间分布的均匀程度。如果评价项目在各个具体目标之间获得均匀的分布或权重,则表明知识分布平衡性是一致的[4]。

2 研究过程

2.1 研读课程标准,理清课程标准中各主题下每条内容标准的认知水平

课程标准中将内容标准分为6大主题,笔者对其进行编号,以方便后续研究记录(见表1)。每一主题下有相应的二级主题,二级主题中对具体的内容标准给出了相应的目标水平要求(A、B、C)。A表示识别、记忆、再现学习内容;B表示能领悟学习内容的确切含义,并能运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C表示能以某一学习内容为重点,并综合其他内容解决较复杂的化学问题。本研究就是紧紧围绕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和具体目标水平与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进行一致性分析。

2.2 分析试题,对学业水平考试题目进行分类并编码

本研究只分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水平,对过程与方法目标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做研究,这点与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是一致的。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与课题组另一名成员通过交流讨论对每一小题知识点所属主题及对应的内容标准做了比较清晰的划分,然后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对每一小题(填空题一空算一小题)的学习水平按A、B、C三个层次进行编码(见表2)。

由于某些题目考察的知识可能会涉及不同的内容标准,所以经课题组成员讨论商定,在确定相应的内容标准过程中,采取以下办法处理历年学业水平考试中相类似的题目。

(1)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主要还是考查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所以这一类小题归在“化学计算”这一主题内。

(2)定性实验中虽然包含了一些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但是结合试卷整体情况的分析,课题组认为这类题目意在考查学生的定性实验运用的能力,所以将其归在“化学实验活动”定性实验主题中。不过若题目只是单纯地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则将这些小题归在“元素化合物”主题中。

(3)定量实验的相关计算重在考查学生的实验计算思维能力,所以此类题目归在“化学实验活动”的定量实验主题中。

(4)pH、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反应速率等概念的简单计算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这些概念的掌握情况,所以这些计算题归在“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主题中。

(5)学业水平考卷中综合性强一点的题目(涉及两个及以上知识点),则依据题目考察的主要知识点来进行分类编码。

2.3 统计数据,研究历年化学学业水平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

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首先将历年学业水平考试的题目数及命中目标数按年份、分主题梳理成表格以对知识种类一致性进行分析;然后将历年学业水平考试中符合、高于及低于课程标准要求的题目数进行统计归类,来分析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标准的知识深度一致性水平情况。将统计出的命中目标数除以每一主题下的内容目标数即可窥看历年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与课程标准知识广度一致性的基本情况。最后将前面统计出来的目标总数等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到历年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中知识分布平衡性一致性情况。计算公式如下:平衡性指数=1-(Σ∣1/O-Ik/H∣)/2(O表示被命中的某内容标准所包括的目标总数;Ik表示命中目标的试题数;H表示命中该内容标准的试题总数)。endprint

3 分析与讨论

3.1 知识种类的一致性

韦伯一致性分析工具认为:评价试题至少有6道题目测量了某一课程标准的内容,才能确保评价与课程标准之间的知识种类一致性水平是可接受的。在这一方面,历年的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标准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见表3)。

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是一标准化常模考试,受制于试卷卷面局限性的影响,命题组成员在编制试题时只能使用有限的试题对各个主题进行考察。所以,历年试题命中目标数的变化情况本身也能够反映命题组对课程标准的再解读。研究者梳理历年学业水平考试的题目数及命中目标数可以发现,近5年题目总数在逐步减少,而命中目标总数反而略有上升(见表3),这些数据表明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思路往广度上发展,重在测量学生的基本化学知识。

3.2 知识深度一致性

韦伯认为,符合具体目标深度水平的题目数的百分比大于或等于50%就表明达到了知识深度一致性可接受水平。历年学业水平考试中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题目所占百分率都超过了50%(见表4),体现出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与课程标准在知识深度方面具有一致性。

在统计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学业水平考试中大部分题目是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也有一部分题目是低于或高于课程标准要求的。分析这些数据的总体变化趋势,可以帮助教学者从中找寻到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的一些命题思路的变化趋势与规律。

历年化学学业水平试卷中高于目标要求水平的题目所占的百分比非常小,不超过1%,而且从2011年至今高于目标要求水平的题目百分比还在逐年减少(见表5)。另一方面低于目标要求水平的题目百分比则有增加的趋势(2015年变化尤为明显),这一趋势说明学业水平考试对学生能力的考察难度在不断降低。研究者认为这种变化一定会慢慢趋于稳定,学业水平考难度的变化情况,提示教师在挑选学生练习时一定要避免过难过偏的习题。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大量的题海战术,注重双基,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适当分层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和加深。

3.3 知识广度一致性

韦伯认为,在一条标准中至少有50%的具体目标,且每一个目标至少对应一道题目,知识广度的一致性水平则可接受。从这一方面来看,历年试题知识广度一致性水平都是不如意的,知识广度一致性水平都在0.4左右(见表6)。

从各主题的知识广度一致性来看,“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和“化学计算“这两个主题内容的知识广度一致性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均超过了0.5)。引起总体知识广度的一致性水平略低的是“一些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化学实验活动”这几个主题(见表7)。因为对于化学学业水平这一综合考试而言,受考试时间、评分方法等因素的限制,评价不可能覆盖标准中的所有内容,命题者就会有所侧重地对各个主题进行考查。由此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理论被视为核心知识而受到较多的青睐,而元素化合物等一些事实性内容则被有选择性地进行考查。“化学实验活动”这一主题课程标准要求是很高的,侧重考查学生的问题综合运用能力,所以在命题过程中有几道题目都是考查同一个知识内容,这就导致了知识广度一致性水平的降低。

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内容较多,可实际在评价过程中没有必要涉及所有元素,这个造成了“元素化合物”主题知识广度一致性水平的偏低。这并非说明这一主题不重要,而是提醒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授同样应注重规律性的概括,切忌单个零碎知识的死记硬背。另外,由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必定会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知识为依托,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要努力让学生理解与该元素有关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知识。

3.4 知识分布平衡性一致性

韦伯将0.7作为知识分布平衡性的可接受水平。将历年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平衡性指数进行汇总可以看出:历年学业水平考试卷试题与课程标准的知识分布平衡性指数都很高,均大于0.7(见表8)。由此可见,命题者是有侧重地选择部分内容进行评价,试题呈现出的重点考查内容也是教材中的教学重点。所以就目前中学化学课时不多的情况下,教师对于教材应该深入研究,并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及教参建议对实际教学课时进行适当的调整,一部分非重点或拓展的知识内容可按需对学生分层教学。

根据现有数据,历年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在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平衡性上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均符合要求,而知识广度的一致性水平还有提升空间。由于命题者在编制试卷时,除了考虑课程标准要求,还会考虑其他因素如考试时间、题型、考生心理等因素,这些因素或多或少会导致命题者有些偏离课程标准的倾向。故而建议命题者在编制试卷时,必须对内容标准的目标水平进行准确的定位,确保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不高于课程标准要求。

此外,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会研究课程标准,也会分析历年的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这就要求命题者应该尽量让试题与课程标准要求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否则就会对学科知识的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当然,在保证一致性水平的基础上,命题也可以灵活多样,以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对课程标准中的知识目标予以考查,这样才会促进教师真正去研读课程标准要求,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予以指导。故此,建议命题者可以借鉴韦伯的一致性分析模式,开发出合理有效评价分析试题的方法,以保证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更加忠实于课程标准要求。

4 教学建议

结合研究所得的一致性水平数据为教学者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受制于试题数目的影响,历年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考查的知识点不可能覆盖课程标准的所有知识点,这提醒教师在进行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过程中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

(2)近5年的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广度和知识平衡性略有上升的趋势,这提醒广大的一线教师在平时授课或复习的过程中对教材与课程标准中提及的知识点均要有所涉及,不要随意增加知识点,以免学生因复习不到位而失分。

(3)近5年的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深度略有下降,尤其是化学反应原理和定量实验这两个主题。这一结果提醒着一线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过程中对参加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应该量体裁衣,在教学及编制组建习题过程中,不能过分地增大知识难度,以免给学生增加更多的学习负担。

(4)从知识广度和知识平衡性水平来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然要引导学生注重化学核心知识和重点内容的理解学习,而不能仅靠机械化的重复记忆。

参考文献:

[1][2][3][4] Norman L. Webb. Alignment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Standards [M]. National Institute for Scienc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1997: 14~22.

[5]焦传玲,张雨强.高考化学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初探[J].化学教育,2011,(8):32~33.

[6]诺曼·韦伯,张雨强.判断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若干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11,(12):83~89.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依托《课程标准》的一轮复习侧略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实现与超越——《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实践与思考》评略
基于课程标准的问题导向式学习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基于3W2H的课程标准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