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

2016-09-22 06:41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6年23期
关键词:养心论据论点

阅读指津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议论文阅读能力考查的重点。阅读议论文时应注意:

1.找准论点。论点往往是一个完整的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可以通过研究标题,研究开头,研究过渡句(段)。研究结尾。抓关键性词语(如“我认为”“由此可见”“总而言之”“因此”“所以”“不难看出”“足以证明”等)来找出论点。

2.把握论据。论据主要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论据的作用就是证明、支撑论点。论据在开头时。其作用往往是:引出论题或者论点,作为论据证明观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论据在文中时,一般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或者是段落的分论点(进而证明中心论点)。论据在结尾时,除了深化论点,引出结论外。还有可能起到补充论证的作用。

3.明确论证方法。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凡使用了事实论据证明论点即为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辨别,常考查的是名人名言当论据这种情形:对比论证一般需要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比喻论证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打比方来论证观点的正确。

模拟训练

多读点无用之书 陈鲁民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说:要多读点“无用的书”。

什么是有用的书呢?譬如《如何炒股》《怎样养螃蟹》《职场36计》《计算机入门》《公文写作概要》等,都是有用的书。学了就能立竿见影。换成银子或纱帽。反之。不教授基本技能的书,对挣钱、升职、应聘没有直接帮助的书。都属于无用的书。如莎士比亚、尼采、萨特,李白、杜甫,孔孟、老庄,鲁迅、巴金,等等。

人要生存,自然要学一技之长,所以要读有用的书。但如果只读有用的书。钻进去出不来。弄不好就会把自己变成挣钱机器、职场狂人,缺智少识,无情无趣,面目可憎。

为什么要读无用书呢?一是可以养心。身体需要滋养,心也需要滋养,要靠增知识、长见地、活思维来涵养,而这些东西大都来自那些无用的书,所谓“开卷有益”,即是此意。易中天说:“读书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谋生的,一种是谋心的。谋生的书你去看它,可以获得利益,是有用的;谋心的书是无用的,但可养心。现在很多时髦的书是养生书,但养生首在养心,心态不好不可能健康长寿。”诚哉斯言,信哉斯言!

二是可以怡情。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采,足以长才。”读无用的书固不能果腹暖身,但可陶冶情操,调节心情,丰富精神生活。“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启我悲情;“看了《红楼梦》,得了相思病”,诱我多情;关羽灯下读《春秋》,真情传为美谈。他们读的都是无用的书。但读出了喜怒哀乐,读出了春风秋雨。读得情深意切。

三是可以增趣。人贵有趣。有趣的人潇洒脱俗,妙语连珠,真性情,有生机,活得津津有味;人与其交,则如沐春风。趣从何来?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来,从妙趣横生的闲书中来。不读《红楼梦》,怎能领略爱情悲剧的凄美,怎能知晓木石之盟与金玉之缘的魅力之所在。不读《阿Q正传》。又如何知道讽刺“精神胜利法”的绝妙。理解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良苦用心?不读《围城》,怎么领会“围城里的人想出来,外边的人想进去”的隽语妙论?

四是可以益智。《论语》言简意赅,含蓄隽永,博大精深,意宏旨远;《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资治通鉴》能“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容斋随笔》内容繁富,议论精当,考证确切。这些都是标准的“无用的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凝结,人类文明的结晶,多读多思多悟,定会让我们变得聪慧,眼光如炬,胸怀似海。

如今,坊间那些“有用的书”出得太多、太滥、太俗,供需两旺;而“无用的书”日益受到冷落排挤,少人问津。这绝非社会与民族的福音,也不可能帮我们走得远。因而,很多学者和有识之士都提出要多读一些“无用的书”,虽然这对于矫正不良风气未必能收到药到病除之效,但至少可使我们变得安静祥和,谈吐文雅,举止得当,成为有教养的现代公民。

最后说一句,“无用之书”其实是有用的,正如庄子所说的那样,“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选自《安徽日报》2012年7月20日,有改动)

1.请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四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

3.文章最后一段说“‘无用之书其实是有用的。”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无用之书”有哪些作用。

4.阅读本文后,你对“读书”形成了哪些认识?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心论据论点
苦味食物未必都养心
夏季,中午睡个“养心觉”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苦味未必都养心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议论文如何分解分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