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16-09-22 00:32朱芸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5期
关键词:公司绩效平衡计分卡

朱芸

摘要:文章重点分析了我国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非财务指标;公司绩效;平衡计分卡(BSC框架)

中图分类号:G647.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5-0000-01

一、我国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

近十几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几套关于业绩评价体系的文件政策。这对于正确评价公司经营业绩,促进企业创新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我国现阶段,很多企业仍然选择财务指标作为评价公司绩效的标准,而且这类企业占了绝大多数。

(二)在实践过程中,还是有些许公司选择非财务指标来评价公司业绩。但这些非财务指标都是单一的使用,而没有将非财务指标综合融合到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

(三)现在我国企业没有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应用。

由于存在以上现状,所以在我国很难实施一套包含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而要想应用非财务指标,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这些缺陷,只有通过深入研究非财务指标的绩效后果问题,着手理解非财务指标使用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等问题,才能更好地使用非财务指标。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结合业绩评价方法已成为我国理论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

二、我国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虽然,财务指标的运用在我国已暴露出很多的弊端,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认识到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性,将非财务指标引进公司绩效评价体系中。然而由于我国现阶段对非财务指标的认识还不深刻,而且非财务指标本身也不是完美的,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究其原因:

(一)我国理论界对平衡计分卡等一些辅助框架的讨论仅仅局限于理论探讨、翻译外来文献,但究竟如何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业绩评价系统仍然是一头雾水。这就导致在利用这些工具制定绩效评价体系时,照搬照套国外的体系,“拿来主义”现象比较严重,从而也使得不同的企业即使是引进并应用了同一种评价体系,得出的效果却是大相径庭。而且,由于对非财务指标的理解不够,在实践过程中,无法将非财务指标真正巧妙地融合到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应用。

(二)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不够成熟的市场经济以及对公司管理战略制定的不准确,因此在研究企业业绩评价问题时,管理人员往往只是单纯的将非财务指标进行一对一的评价,没有考虑到这一非财务指标是否会与其他非财务指标发生冲突,从而背离经营效果。

(三)非财务指标本身存在的障碍与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搜集有难度、成本较高。前文中分析了涉及非财务指标的三个维度:顾客、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这三个方面综合来看,需要大量的指标,使得所要搜集的指标体系极为庞大。此外,这些指标大多数都是一些不容易准确搜集到的。比如“顾客满意度”,这类数据的搜集一般是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难度比较大。

2.非财务指标中的一些指标无法具体化。企业在选择非财务指标时,都试图将其具体化,方便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将指标具体化的目的是无法达到的。比如像顾客忠诚度、品牌认同度等这些指标。

3.由于非财务指标是企业生产经营实施长期战略方针的重要指标,对创造企业的有效价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非财务指标的变化差异要反映到财务方面,就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非财务指标与财务指标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一缺陷很可能会导致在使用非财务指标时发生无法将已得到的信息及时反馈到财务层面等问题。

4.有些非财务指标的应用与股东价值没有关系。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股东价值最大化,但是,对于不同的公司,选择的非财务指标也不同,而这些非财务指标实际上却与股东价值没有关系。

5.非财务指标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无法做到全面客观地评价公司绩效。

三、完善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对策

由于前文所介绍的各种因素注定了我国很难实施西方完整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因此我们必须在探索西方绩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总结出适合我国企业现状的一种绩效评价体系。

(一)加强对非财务指标的理论认识

要正确应用非财务指标来评价公司绩效,前提是要认识和理解非财务指标的具体含义、内容。然而在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对非财务指标缺乏理论认识,因此无法从战略的角度去思考、理解和设计非财务指标。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应该出台比较完善的与非财务指标相关的理论政策,并且应该将理论落实到每个企业,要求企业建立学习小组,学习非财务指标理论。同时,企业可以聘请专家学者到企业给员工做讲座,让每个员工都能够对非财务指标有所了解,尤其是高管人员。企业可以在认识的基础上,把非财务指标应用到公司绩效评价体系。

(二)将绩效评价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相结合

企业要发展,不能只局限于短期的经营利益,而应该要有长远的经营战略目标。要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提高企业业绩评价的有效性,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制定一个相对来说较长期的战略规划。同时将平衡计分卡等辅助工具与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将企业的经营战略与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相结合。这种方法既能使企业注重短期的财务目标,也能使企业重视非财务目标。非财务指标是驱动财务指标相对长远的目标,最终将激励机制与公司绩效评价结合起来。

(三)建立和完善制度性保证措施

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要保障企业绩效评价激励约束发挥正常作用,应当制定较为完善的相关政策。在制度相关政策时,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已出台并成功实施的政策,但不能照搬照套,而是要结合我国现有的国情。企业要想发挥激励机制中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作用,必须把评价结果落到实处。同时,要把结果作为评价、选聘及奖惩任免管理层的依据。因此,在完善评价系统的基础上,还应该建立和健全与绩效评价系统相配套的措施和政策。

参考文献:

[1]徐力.关于应用非财务指标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1(22):100.

[2]崔媚娟.浅论企业业绩评价的非财务指标设置[J].会计实务,2011(27):80-81.

[3]颜世富.绩效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公司绩效平衡计分卡
民营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探讨
战略绩效管理中的平衡计分卡
建立以人为本绩效管理体系的思考
基于总经理超额薪酬视角的上市公司绩效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