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园区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2016-09-23 10:16王成林李世杰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园区一带

高 健,王成林,李世杰

(1. 海南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 海南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28)



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园区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高健1,王成林2,李世杰2

(1. 海南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 海南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28)

在新一轮对外开放道路上,中国一直努力探索提高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合作新的创新模式;“一带一路”正是中国在复杂世界格局下,倡导合作共赢、实现和平崛起的宏伟战略。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园区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内洽关系。自由贸易区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外部依托平台;自由贸易园区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内在落实基点。自由贸易区与自由贸易园区构成“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落地的国内国外两个战略支撑;强化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将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

“一带一路”战略;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园区;嵌入机制

一、文献综述

当前我国学者对“一带一路”战略既有的文献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2013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尼首次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之后到2014年,“一带一路”战略开始频繁见诸各类媒体。从研究层面看,由于当时“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内容、所涉及标志性路线等并未有明确的阐释。学者大多依据自身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理解,从不同层面予以解读。在这一阶段,各地政府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内涵方面,深度挖掘本地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历史存在和现实价值,便于从“一带一路”战略中获得更多利益。学者在这一时期对“一带一路”的研究成果涉及多个方面,例如,在战略考量层面,袁新涛探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及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刑广程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构建与国际社会命运共同体的战略之梯[2];陈万灵与何传添论述了新时期“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经贸定位及国家间的博弈[3]。在参与建设方面,吴崇伯结合福建资源及区位优势,提出福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挑战与对策[4];邹立刚从法学的角度,探讨了海南省应在中国-东盟共建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上发挥重要作用[5]。

2015年3月博鳌亚洲论坛上《“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发布以后,“一带一路”战略已不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系列实实在在、摸得着的具体措施,相应研究也进入了第三阶段。这是国家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及国内各地区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关键时期。在国家层面,“一带一路”战略的内容被高度概括为“五通三同”,其中经贸畅通属于核心要义,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一步。关秀丽认为自贸区与“一带一路”相互之间关系紧密,加强彼此间的有机对接和战略联动,将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9];王勇提出“珍珠链”,各个自贸区比如每个珍珠,而“一带一路”是串起这些珍珠的丝线,提出推进落实“一带一路”,可行的途径是将自贸区与“一带一路”战略对接[10]。

已有研究成果表明,自由贸易区应当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自贸区对接到“一带一路”战略的机制尚未有所解读。本文试图分析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园区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之间的深层关系,以期为今后“一带一路”战略的更深层次研究提供一点线索。

二、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园区嵌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机制分析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并将“一带一路”建设与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园区建设都列为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内容。本文认为,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园区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存在战略内洽性。自由贸易区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外部依托平台,自由贸易园区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内在落实基点。

(一)自由贸易区与自由贸易园区的内涵辨析

自由贸易区与自由贸易园区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明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然而,笔者在文献梳理过程中发现,不少文献对两者不加区分,都统一简称为“自贸区”。因此,本文首先对自由贸易区与自由贸易园区内涵进行辨析,从定义与功能两个角度论述其内在差别。按照世界贸易组织对自由贸易区的定义: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FTA)是指“由两个和两个以上关税领土所组成的,对这些成员领土间的产品的贸易,已实质上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的集团”。《京都条约》对自由贸易园区也有细致的解释:自由贸易园区(Free Trade Zone,FTZ)是指“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税及其他税而言,都被视为在关境之外,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显然,两者在概念上存在着本质性区别。从定义上看,自由贸易区是二个或者二个以上国家或地区之间通过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贸易协定来规定双方之间的优惠政策。自由贸易园区是在一国之内由该国单方面自主给予的优惠政策,无他国参与,也不需要与相关国家和单独关税区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定。从功能上看,自由贸易园区可作为一国在制度政策等方面创新的“试验田”。例如,以探索制度创新为核心、金融为重点、融资租赁走在全国最前列的中国(天津)自由贸易园区,以探索投资贸易便利化为核心任务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园区等。而自由贸易区内相关制度政策在贸易协定签署之后便已经敲定,不具有自由贸易园区的灵活性,却在双方提升经贸水平上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4年双边贸易额4 803.94亿美元,而未签署自贸协定前中国-东盟的双边贸易额仅1 561.08亿美元。

(二)FTA、FTZ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内洽关系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从国内层面看:近年中国经济运行放缓,内生动力不足,亟需为过剩产能的释放寻找新的突破口;同时,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并未给实体经济带来任何红利,反而推高了国内通胀率。从国际层面看,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为主导亚太地区未来政治、经济等格局,削弱亚太国家经济联合发展的主动权,自行推出标准更高的TPP和TTIP;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引起别有用心国家的污蔑并以“中国威胁论”妖魔化中国和平崛起;南海争端恶化中国和平崛起的周边环境。面对国内外的复杂政治、经济格局,中国迫切需要新的对外开放战略来应对,而“一带一路”战略正是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谋划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重大战略设计[11]。同时,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世界经济复苏较为缓慢,各国都在想方设法扩大对外投资和贸易,中国经济虽处低潮阶段,但对比于世界其他国家,仍然处于上升期,而一个上升中的大国更加愿意推动国际贸易体系的开放[12]。

中国经济要跟上全球自由贸易区发展的趋势,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在世界经济新格局中拥有话语权,提出并推行“一带一路”,无疑是画龙点睛的战略之举。其中,重塑自由贸易格局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将有助于拓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链条;打造国内自由贸易园区,将是深化国内改革、接轨世界市场的关键之举,使得“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中国有了根植土壤。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园区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参见图1。

赵新宇等(2013)利用吉林大学公众幸福指数课题组关于2012年中国公众主观幸福感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概率模型考察了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和预期对公众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发现我国存在“幸福悖论”现象,相对收入对公众主观幸福感有显著促进作用,其效果强于绝对收入;预期对于中、低收入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作用。

图1 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园区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内在逻辑关系

(三)自由贸易区嵌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机制分析

在国际层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更多的双多边自由贸易区,开拓新市场。(1)就中国而言,“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然而国内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需要强国伸出援助之手来改善国内恶劣的环境,更需要参与到更多的自由贸易协定当中,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提高本国经济的增长。同样,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些发展中国家。其一,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外向型经济新体制的不二选择;其二,输送国内过剩的产能,获取发展中国家丰富的资源,为人民币成为世界“硬通货”迈出坚实的一步;其三,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向世界昭示“和平崛起”, “一带一路” 是和平之路、共赢之路,是将中国改革的红利、经济增长的动力向沿线国家传递。(2)就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言,据相关资料显示,“一带一路”辐射66个国家,而各个国家在投资贸易上均有符合自己国家国情的相关标准及规则,制度上的障碍难于逾越。另外,在WTO也无法满足大多数国家的利益诉求时,寻找新的“自由贸易区”合作模式成为各个国家共同的心声。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责任、也有能力在世界经济之林中发挥引领主导作用。通过“一带一路” 战略向周边、沿线国家甚至全球传递中国声音,建立以实现“五通三同”为主要目标、沿线各国共享、无任何歧视及附加条件的大区域自由贸易网,为中国及沿线各国创造构建符合自身利益的机遇。

在考虑双方之间区位地理条件(主要是为了在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同时是否可借此机会开拓与其他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如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建立自由贸易区,为中国深化与中亚其他国家经贸合作提供了机遇)、综合关系以及利益共同点的基础之上建立双多边自由贸易区,通过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相通等融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所倡议的“五通三同”,逐步构建起“一带一路”沿线上的自由贸易区域链条。

(四)自由贸易园区嵌入“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的机制分析

在国内层面,根据我国战略布局需要,探索和建立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自由贸易园区,“一带一路” 统筹的是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将全国各个省份和地区都考虑在内的全国性战略,在国内建立自由贸易园区,是各个省份和地区挖掘自身优势,参与到“一带一路” 沿线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抓手,也是各个省份和地区探索机制体制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引擎。目前在我国国内已建立四大自由贸易园区,分别为上海、福建、广东、天津自由贸易园区,其中,上海、广东、福建自古以来就在“一带一路”中扮演着重要作用,而天津作为北方的国际航运中心、经济中心以及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对“一带一路” 的国内核心区域和相关国家均具有较强的经济辐射与联动作用[13]。

首先,在各地地理区位的基础上,明确本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园区所面临的有效对象(如,福建自由贸易园区明确表示要突出对台优势)。其次,挖掘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及领域,成为建立自由贸易园区先行先试的一块标杆。再次,以优势产业及领域为主,在自由贸易园区内探索为之配套服务的可行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创新发展模式及能够在国际上通行的国际规则,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辐射带动本地区及其他地区产业协同发展。最后,自由贸易园区内成熟的经验政策、发展新模式及规则大面积向 “一带一路” 沿线经济区域推广。设立自由贸易园区时需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是否有利于解决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二是,是否有利于为政策制度创新提供“试验田”;三是,是否有利于辐射带动其他地区或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

三、自由贸易区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依托平台

在《“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中,国家赋予“一带一路”准确的战略定位,即实现“五通三同”。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供的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合作框架,体现的是合作领域、合作机制、合作宗旨等的融合。“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核心要义是贸易畅通,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优先启动的有效途径。依据是,自由贸易区与“一带一路”战略存在“交叉”之处(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这也是以自由贸易区融合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关键所在。总体而言,自由贸易区作为推动“一带一路” 建设中的应有之义,理应成为构筑“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依托平台。

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底,中国已正式签署15个国家间的自由贸易区,正在进行谈判的自由贸易区有7个,正在研究的自由贸易区有2个(参见表1)。

表1 中国与部分国家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情况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中国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及各国政府官网整理。

表1中列举部分与中国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这些国家均处于“一带一路”沿线上,利益共同点是双方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基本根基,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以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为例。2015年6月17日,中国和澳大利亚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在WTO贸易原则的基础之上实施更优惠的政策条件,协定规定,在开放水平上,澳大利亚对中国所有产品关税最终均降为零,中国对澳大利亚绝大多数产品关税最终降为零。中澳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存在一定必然性,在这里有必要了解澳大利亚的“面向亚洲”战略,澳大利亚保罗·基廷执政期间(1991—1996年)提出:澳大利亚必须继续提高其贸易实绩,而这就需要其日益成为亚洲的一个部分。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无疑是澳大利亚争取经贸合作的不可或缺的伙伴之一,而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战略更是为澳大利亚“面向亚洲”战略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需要澳大利亚的支持,澳大利亚“面向亚洲”战略也离不开中国,在这种共同利益导向下,双方决定成立中澳自由贸易区,共同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

总体来看,目前“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离不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因为,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可拉紧双方的经贸关系、政治关系、货币流通,等等。而这恰好也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宗旨。因此,要以建立自由贸易区利益共同点为切入点,立足周边,逐步向“一带一路”沿线辐射,积极参与到更多的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来突破“一带一路”的建设。如,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会成为“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区域打造自由贸易区的标杆,带动更多东北亚国家参与其中。

四、自由贸易园区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落实基点

在中国国内,目前已形成各有侧重、各有战略重心的四大自由贸易园区(参见表2)。四大自由贸易园区主要任务不同,在定位上也有所区别,但是四大自由贸易园区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嵌入到“一带一路”战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自由贸易园区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落实基点。为更好地衔接“一带一路” 战略,四大自由贸易试验区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探索各具特色的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表2 中国四大自由贸易园区情况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中国四大自由贸易园区实施方案整理。

1.上海自由贸易园区上海作为国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也是全国首个获批的自由贸易园区,将继续在投资贸易便利化、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以及法治环境规范等方面担当先行者,围绕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把扩大开放与机制体制创新相结合、把自贸试验区功能与政策创新相结合,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框架。必须指出一点,“一带一路”战略旨在全球视野下构建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那么,上海自由贸易园区则是在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国际化、行政管理简化等方面先行先试,立足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先行先试的政策,待试验区政策逐步成熟、放开,慢慢变成其他区域共享的政策,即大面积向外推广试验区成熟的政策,适用到其他自由贸易园区和自由贸易区中,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 “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扩大开放、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

2.广东自由贸易园区广东毗邻港澳,一直以来广东与港澳在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联系密切,与此同时,广东也是古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部分,广东自由贸易园区战略定位是: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推动中国内地与港澳经济深度合作。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贸易方面,推进粤港澳贸易标准和规则相衔接,打造新型国际贸易规则园区,探索对接国际高标准的规格体系,共同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开拓国际市场。在航运方面,建立自由贸易园区与粤港澳海空港联动机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物流枢纽,探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制度和协同运作模式。在金融方面,推动以人民币作为主要货币在自由贸易园区与港澳地区及国外跨境大额贸易中的结算,推动自由贸易园区金融服务业对港澳地区进一步开放等。

3.天津自由贸易园区天津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是近代北方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天津自由贸易园区确立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努力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制度创新试验田,面向世界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的战略定位”。天津自由贸易园区旨在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探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创新模式,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租赁业政策制度创新,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租赁业发展环境,打造具有天津特色的金融租赁管理新模式。

4.福建自由贸易园区福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核心区,与台湾隔海相望,突出的地理区位优势使得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定位:围绕立足两岸、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要求,充分发挥改革先行优势,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改革创新试验田;充分发挥对台优势,率先推进与台湾地区投资贸易自由化进程,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示范区;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前沿优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打造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新高地。福建自由贸易园区着力加强闽台交流机制体制的创新,闽台产业合作的新模式,闽台服务业深度开放等,以此来推进对外开放和深化两岸经济合作。

本文在对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园区内涵进行细致区分和辨析的基础上,厘清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园区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层次逻辑关系;构造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园区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内洽机制框架图,并分别解析国际层面上自由贸易区与国内层面的自由贸易园区,嵌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内在机制。结合中国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国家情况及中国国内设立四大自由贸易园区的发展定位,讨论了以自由贸易区融合、以自由贸易园区嵌入为基本依托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驱动机制。研究表明,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由贸易区建设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对外依托平台;自由贸易园区建设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对内落实基点;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园区共同构成了“中国版”世界自由贸易政策框架,并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落地、建设的最有效途径。

[1] 袁新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J].东南亚纵横,2014(8):3-8.

[2] 邢广程.海陆两个丝路:通向世界的战略之梯[J].学术前沿,2014(4):90-95.

[3] 陈万灵,何传添.海上丝绸之路的各方博弈及其经贸定位[J].改革,2014(3):74-83.

[4] 何崇伯.福建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优势、挑战及对策[J].亚太经济,2014(6):109-113.

[5] 邹立刚.中国-东盟共建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39-45.

[6] 刘翔峰.亚投行与“一带一路”战略[J].中国金融,2015(9):41-42.

[7] 张建平,刘景睿.丝路基金:“一带一路”建设的启动器[J].国际商务财会,2015(5):9-13.

[8] 王凤山,丛海彬,冀春贤.宁波—舟山港对接“一带一路”的探析[J].经济论坛,2015(1):57-62.

[9] 关秀丽.加强“一带一路”与自贸区战略对接[N].经济日报,2015-03-24(9).

[10] 马勇.将“一带一路”与 自贸区战略无缝对接[N].上海证券报,2015-03-25(2).

[11] 李世杰,王成林.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经贸纽带与战略支撑[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17-23.

[12] Stephen D Krasner.State Power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Trade[J].World Politics,1976(3):317-347.

[13] 张倪.四大自贸区对接“一带一路” 开启强强联合新思路[N].中国经济报,2015-03-17(2).

[责任编辑:靳香玲]

Free Trade Area, Free Trade Zone and the “Belt and Road” National Strategy

GAO Jian1,WANG Cheng-lin2,LI Shi-jie2

(1.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228, China;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228, China)

Along with the new round of opening up, China has been exploring the new innovative mode of improving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promoting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a great strategy for China to advocate win-win cooperation and realize peaceful rise in the complex world pattern. A tight relationship of logical harmony exists among Free Trade Area, Free Trade Zone and the “Belt and Road” national strategy. Free Trade Area is an external platform that the “the Belt and Road” national strategy depends on while Free Trade Zone is an internal base on which this strategy can be implemented. They two constitute two strategic supports home and abroad for the strategy to put into effect. Enhancing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among each other will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China’s new round of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Belt and Road” strategy; Free Trade Area; Free Trade Zone; embedded mechanism

2015-10-22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176);海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NSK14-34);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Hjsk2013-06);教育部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计划项目(海南大学)

高健(1978- ),女,辽宁抚顺人,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公共政策研究。

F 741.2

A

1004-1710(2016)04-0041-07

猜你喜欢
自由贸易区园区一带
RCEP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园区的开放样本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现的路径分析
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区介绍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