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百花”新作《寇流兰与杜丽娘》伦敦首演

2016-09-26 06:02玖玖
文化交流 2016年9期
关键词:越剧团柳梦梅莎翁

玖玖

“我已完成我的使命。我的复活只能在此……”伦敦时间2016年7月23日晚7时,应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院诚邀,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新戏《寇流兰与杜丽娘》在伦敦孔雀剧院全球首演两场,并由此开启英法德奥四国巡演。

当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唱完最后一句台词谢幕时,英国的观众完全倾倒了。“Amazing”是英国观众一直在喊的一个词。在世界戏剧的中心伦敦,这个来自中国杭州的纯女子剧团,却用江南的吴侬软语,爆发出如此有力量的气场。

用越剧做黏合剂的中西合璧

舞台之上,前一秒,大将军寇流兰还在古罗马的广场上等待人民对他的选举,怎奈平民们受奸人蛊惑,对他失去了信任;后一秒,舞台布景从古罗马的圆立柱变成了具有东方色彩的水墨晕染,大幕拉开,美艳的杜丽娘就这样弱柳扶风般带着丫鬟来游园惊梦。而之前扮演古罗马选民的演员,就在舞台上完成变装,成为杜丽娘园中那些牡丹芍药……好一个中西合璧的奇妙时空。

2016年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位戏剧大家逝世400周年。在时间概念上,他们二人虽然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却从未有过交集,但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却用越剧这个黏合剂,将两位中西方大师的作品交错呈现在同一个舞台上。为此,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沈林担任莎翁剧本改编,浙江老剧作家胡小孩担任《牡丹亭》改编,而导演郭小男,则将两个故事合二为一。

让外国观众惊叹的还有这些“花儿”如何演绎男人。他们不是《梁祝》的愣头书生,也不是《春香传》里的多情少年,他们是到处拿着枪横征暴敛的强壮士兵。这些纤瘦的姑娘如何忘记自己的女性身份,去揣摩、诠释男性心理,再辅以传统的戏曲程式来诗化男子气概,这让外国观众感到惊奇。尤其男性与女性,竟然可以在越剧中相互交融,体现出和谐的平衡,让外国观众连呼“Amazing”。

茅威涛一人分饰两角的灵魂对话

而从不安于循旧的小百花精神领袖茅威涛,又一次挑战性地一人分饰两角,“我一直以为‘极致等同艺术。比如哥特式建筑的对称,莫奈画作的色彩,谷崎润一郎笔下佐助对春琴极度自虐之爱恋,以及把女子越剧的唯美与诗意做到极致。”

在以前改编自布莱希特的《江南好人》里,除了擅长的小生,茅威涛首度穿上罗裙,出演女人。而这一次更加石破天惊,除了扮演莎翁笔下那个生性傲慢带有悲情色彩的古罗马将军寇流兰之外,她还出演与杜丽娘生生死死爱恋的美男子柳梦梅。没错,中西方大师对话的灵魂,就归结在了她的身上——1916年的寇流兰与杜丽娘遥隔千山万水,他们在时间隧道中各自行走了400年,直至2016年,因中国演员茅威涛一人饰演寇流兰与柳梦梅而相遇,他们在舞台上的面对面,开启了关于生与死的灵魂拷问。寇流兰的死在莎翁笔下是结局,而汤显祖塑造的杜丽娘,则是永生。

“这样的创作并非简单的物理叠加,我是想看看,当血淋淋的寇流兰与娇滴滴的杜丽娘相遇,会呈现怎样的情景?我更想知道,当我用37年的时间,从梁玉书走向寇流兰再折返到柳梦梅时,除了完成‘看山是山到‘看山还是山的心悟之外,是否还能听到山那边海的回响?”茅威涛依然有一种很“作”的闯劲,她想探索的东西太多。“如果说四年前的《江南好人》是小百花接轨西方戏剧的里程碑,那么这次的《寇流兰与杜丽娘》是我们真正开始将中国越剧置身世界语境、与之对话的远行。”

主创人员此次大胆地将《寇流兰》与《牡丹亭》两剧融合,这种别致的“混搭”看似荒唐,但实际上展示出东西方不同文化认知的碰撞与交融,让人们在融汇对比中思考深刻的人生意义。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创排《寇流兰与杜丽娘》,并在英伦等西方国家展演,这是中英两位戏剧大师作品穿越时空的交流与对话,也是对2016年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的纪念与献礼。

此次“小百花”访问团还于7月25日在伦敦与当地艺术家举行“东方与西方,寇流兰与杜丽娘”越剧论坛;于26日在斯特拉福德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院举行艺术表演交流。

(本文由姜胜利摄影)

猜你喜欢
越剧团柳梦梅莎翁
《牡丹亭》之柳梦梅人物分析
国家因素与当代越剧的跨地域传播——以芳华越剧团离沪赴闽为考察中心
《惊梦》的情与爱
菊坛梨花绽春芳——记南京秦淮青年越剧团团长周英英
不一样的《柳梦梅》
现代美学艺术学所照临之莎翁——宗白华论莎士比亚戏剧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