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比较策略 感悟数学本质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片断与思考

2016-09-27 07:03福建平潭城北小学350400林丽玲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20期
关键词:平潭路程福州

福建平潭城北小学(350400) 林丽玲



巧用比较策略感悟数学本质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片断与思考

福建平潭城北小学(350400)林丽玲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对知识进行灌输式的讲解,可巧用比较策略,让学生理解、感悟、深化知识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较策略理解感悟深化数学本质路程时间速度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知识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讲解,往往不能够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而巧用比较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找准知识的异同点,使他们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获得正确的认识,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的教学,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巧用比较策略,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本质。

教学片断一:在比较中理解

师:同学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结果是谁赢了?

生1:听过,结果是乌龟赢了。

师:假如兔子不骄傲,那会是谁跑得快呢?

生2:肯定是兔子跑得快。

师:是的,我们都知道生活中兔子比乌龟跑得快。那如果是兔子与兔子比赛跑,结果会怎样呢?

生3:那可没办法比。

生4:谁都有可能会赢,要看实际情况。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条信息,我们来看一看。(点击课件出示右表)如果是两只兔子比赛跑,有几种比法?

生5:有三种比法,分别是A和B、B和C、A和C。(师板书)

师(指着黑板上的三种方案):哪种方案不用计算就能很快地比出快慢?请大家先独立思考,一会儿再来交流。(生思考)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6:A和B能很快比出快慢来。

师(课件出示右表):为什么你觉得A和B可以很快地比出快慢?

生7:因为4秒比6秒少,所以兔子A跑得快。

生8:因为这两只兔子都跑48米,兔子A用了4秒,兔子B用了6秒,兔子A用的时间少,所以兔子A跑得快。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兔子A和兔子B跑的这48米叫做路程,兔子A用了4秒,兔子B用了6秒,这4秒和6秒叫做时间。原来路程相同,只要比——(时间)时间用得少的那只兔子跑得就——(快)时间用得多的那只兔子跑得就——(慢)

师:谁能把这个发现完整地说一说?(生说略)

师:还有哪一组也能这么快地比出快慢来呢?

生:B和C。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点击课件出示右表)

生9:因为兔子B和兔子C用的时间一样,但兔子C跑的路程是90米,而兔子B只跑了48米,所以兔子C跑得快。

生10:时间相同,只要比路程就可以了。

师(小结):对。时间相同时,只要比——(路程)路程多的就——(快)路程少的就——(慢)路程相同时,只要比——(时间)时间少的就——(快)时间多的就——(慢)

师:现在还剩——

生:兔子A和兔子C。

师(点击课件出示右表):大家看,它们的时间不同,路程也__不同,还能不能比出快慢来呢?

生:可以。

师: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

思考:

本环节有三个层次的比较:第一层次的比较,教师从学生熟悉的《龟兔赛跑》故事引入,即兔子和乌龟比快慢、兔子和兔子比快慢,这是以生活经验为支撑的比较,为下面速度意义的建构奠定基础。第二层次的比较,教师出示三条信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路程和时间的同时,体会到当时间相同时,路程多的就快;当路程相同时,时间少的就快,初步渗透函数思想。第三层次的比较,路程与时间都不相同,不能直接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果,从而制造了认知冲突——必须先算出每秒跑多少米再进行比较,进而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热情,初步理解速度的概念。学生在这三个层次的比较活动中产生新的学习需求,在经历冲突与矛盾的同时,体验速度产生的必要性。这样教学不仅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凸显了理解速度概念的必要性,让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彰显了数学思想方法,丰富了课堂教学。

教学片断二:在比较中感悟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刚才是怎样求出速度的?

生1:路程÷时间=速度。

师:如果要求飞机的速度需要知道什么?

生2:时间和路程。

师:如果告诉我们飞机的路程和自行车的时间,也能求出飞机的速度吗?

生3:不能。要告诉我们飞机的路程和飞机所用的时间,才能求出飞机的速度。

师(出示右表):请分别求出飞机和自行车的速度。(生思考探究,师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并巡视)

生4:36÷3=12(千米),求的是飞机的速度;48÷4=12(千米),求的是自行车的速度,都是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求出来的。

师:飞机的速度是12千米,自行车的速度也是12千米,原来飞机的速度和自行车的速度是一样的。

生5:不对。飞机的速度是每分钟12千米,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

师:可是从算式上看不出来,怎么办呢?

生6:12×60=720(千米),因为1小时等于60分钟,乘60就求出了飞机每小时行720千米,这样飞机每小时行720千米要比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快得多了。

师:你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老师欣赏你!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7:在后面加上时间单位。

师:对。我们通常是在长度单位的后面加上一个斜杠,再写上时间单位,就知道它是1分钟还是1小时所行的路程了。如12千米/分读作12千米每分,那自行车的速度怎么读?

生8:12千米/每时。

……

思考:

“原来飞机的速度与自行车的速度是一样的”,基于生活经验,学生对于这样的结果无论如何是不能接受的。在这样的计算结果与生活认知的矛盾冲突中,学生寻找合适的表现形式,教师再适时引入速度的复合单位,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简洁性与严谨性,又使学生的学习生动活泼起来。此时比较策略的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对速度这个概念有进一步的感悟,并感受到数学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生动且富有趣味的。

教学片断三:在比较中深化

师(出示上图):平潭到福州的路程是120千米,如果老师要从平潭到福州得用多少时间?

生1:不能确定,要看用什么交通工具。

生2:只有路程,没有速度,所以没办法求出所用时间。

师:现在老师给出几种去福州的交通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交通方式,算一算从平潭到福州所用的时间。(师点击课件,出示下列图片及文字)

(生动笔计算,然后汇报交流)

生3:我选择坐动车去福州,因为120÷4=30(分钟),所以半小时就到了。

师:是的。2019年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将建成通车,到时候我们坐动车到福州大约半小时就行了。

生4:我选择坐公共汽车去福州,120÷60=2(小时)。

生5:我选择骑自行车去福州,120÷20=6(小时)。

生6:我选择步行去福州,120÷6=20(小时)。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发现?

生7:它们的路程都是120千米。

生8:都是用除法计算,且数量关系式一样,即路程÷速度=时间。

师:为了便于观察,老师把它整理成表格(如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生9:我发现时间与速度有关系,即速度多,时间就少。

生10:我发现当路程相同时,速度快的时间用得少,速度慢的时间就用得多。

师:是的,当路程相同时,速度越快,所用时间就越少。

……

思考:

这一练习具有开放性,出示题目后学生发现不能求出时间,因为不知道速度,然后教师提供四种交通工具的速度,让学生自由选择交通方式算出所需的时间。这个环节是让学生根据已经建立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和应用。但是,教师并不仅仅满足于此,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在不断的观察、思考、比较中,学生逐渐豁然开朗:当路程不变时,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越少。通过比较,学生进一步深化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变与不变的函数思想,为后续学习比例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编杜华)

G623.5

A

1007-9068(2016)20-020

猜你喜欢
平潭路程福州
求最短路程勿忘勾股定理
人大代表薛玉凤 平潭的美,台胞出了力
多走的路程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平潭映象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多种方法求路程
走的路程短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受邀登上央视舞台的平潭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