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三季度福建省轻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综述

2016-09-29 02:47福建省轻工业联合会
福建轻纺 2016年11期
关键词:企业

福建省轻工业联合会

2016年三季度福建省轻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综述

福建省轻工业联合会

当前我国经济主要指标有所改善,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新兴动能加快成长,经济发展呈现积极变化。但国内外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经济企稳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受大环境影响,第三季度我省轻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依然延续二季度下滑趋势。其中9月份增速只达到6.5%,比增速最高的3月份下降了6.3个百分点。9月份除钟表、电光源外,其他各行业增速均已跌落至个位数。出口方面,家具、皮革、塑料、造纸等行业下降也较明显。总之,目前我省轻工行业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一、2016年1-9月福建省轻工行业总体运行情况及国民经济地位

根据福建省统计局相关资料统计, 1-9月全省规模以上轻工企业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11456.89亿元,累计增长10.2%,增速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完成销售产值11150.66亿元,累计增长10.7%,增速与上年持平;平均产销率97.33%,略好于上年。总产值增长较快的行业有: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业达21.9%;电光源制造业达16.0%;食品制造业达12.4%;农副食品加工业达11.3%;文教工美体娱用品制造业达11.1%;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达11.0%;家具制造业10.0%。

1-9月全省轻工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2417.9亿元,累计增长8.7%,增速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9月份单月出口交货值275.85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出口增长较快的行业有: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达28.8%;食品制造业达22.2%;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业达17.9%;电光源制造业达14.3%;农副食品加工业达13.9%。

1-9月各子行业累计出口交货值依次是:皮革、皮毛、羽毛和制鞋业710.59亿元,比增4.7%;农副食品加工业448.47亿元,比增13.9%;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369.41亿元,比增7.3%(其中,工艺美术品262.4亿元,比增6.2%);食品制造业146.82亿元,比增22.2%;家具制造业113.26亿元,比增6.5%;塑料制品业103.47亿元,比增8.8%;电光源制造业83.8亿元,比增14.3%;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业45.92亿元,比增17.9%;造纸及纸制品业32.49亿元,比增5.0%;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15.92亿元,比增28.8%;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10.75亿元,比增4.2%。

1~8月福建轻工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6806家,同比增加246家。其中亏损企业473家,同比减少44家,企业亏损面为6.95%,同比下降0.93个百分点,从业人员173.21万人,同比减少2.2%。累计主营业务收入9559.9亿元,同比增长10.3%;累计实现利税总额910.84亿元,同比增长10.78%,增幅同比下降3.62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利润575.68亿元,同比增长16.8%,税金总额335.16亿元,同比增长1.7%;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15.07亿元,同比下降30.3%。总体经济效益继续保持增长,但增幅同比略有下滑,亏损企业亏损额较上年有明显减少。以上各项指标反映出目前我省轻工行业整体效益基本面尚好。

二、2016年1-9月福建省轻工行业重点子行业运行情况

——农副食品加工业

1~9月行业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2237.2亿元,同比增长11.3%,增幅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2176.24亿元,同比增长11.7%;产销率97.27%,同比增长0.31%;累计出口交货值448.47亿元,同比增长13.9%,增幅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小麦粉产量113.04万吨,同比增长4.6%;大米产量152.85万吨,同比增长2.4%;饲料1038.83万吨,同比增长15.8%;精制食用植物油162.37万吨,同比增长3.7%;成品糖5593.85吨,同比增长83.2%;鲜、冷藏肉64.91万吨,同比增长-2.4%;冷冻水产品126.13万吨,同比增长12.5%。

1~8月,行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76.6亿元,同比增长11.7%;实现利润总额82.84亿元,同比增长32.9%;税金41.56亿元,同比增长4.3%;亏损面7.85%,累计亏损金额2.87亿元,同比下降69.5%。

本季度农副食品原料价格普遍稳中有跌,鲜菜、鲜果、水产品等价格环比略有下降。猪价在18元/公斤以下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北方猪价整体下滑,南方猪价稳中伴跌,整体呈现下跌走势。目前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的状态,预计短期猪价延续下跌走势。去年开始中国进口猪肉大幅增加,一方面是因为国内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国外猪肉价格相对低廉,今年也是只增不减。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消息,目前我国进口肉类口岸已增加至45个,进口过程便利、运输成本低廉,俄罗斯、瑞典、英国、芬兰等多国先后向我国出口或宣布准备出口猪肉。在此背景下,进口猪肉量预计还将创下新高。

国际糖市今年缺口约500万-700万吨,库存消费比将降至近6年来的新低。受国际糖价大涨及主要产糖国出口减少影响,国内糖价有所回升。9月份国内白砂糖现货价6020元/吨,环比增长1.18%。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供需关系的扭转以及天气转凉影响,糖消费迎来旺季,国内糖价有望持续走高。

——食品制造业

1~9月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1072.96亿元,同比增长12.4%,增幅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1049.29亿元,同比增长13.3%;产销率97.79%,增长0.78%;出口交货值146.82亿元,同比增长22.2%,增幅同比上升19.8个百分点。生产膨化食品14.82万吨,同比增长34.9%;焙烤松脆食品21.41万吨,同比增长6.7%;糖果61.41万吨,同比增长16.2%;速冻食品11.15万吨,同比增长5.4%;方便面10.48万吨,同比增长1.3%;乳制品13.29万吨,同比增长13.7%,乳制品中液体乳8.7万吨,同比增长20.5%,乳粉4.17万吨,同比增长3.6%;罐头229.94万吨,同比增长8.4%,味精(谷氨酸钠)8.57万吨,同比下降7.9%;酱油6.14万吨,同比下降15.4%;营养、保健食品4466.02吨,同比增长-0.2%;冷冻饮品7286.79吨,同比增长-10.3%;食品添加剂10.14万吨,同比增长18.9%;饲料添加剂16.83万吨,同比增长44.7%。

1~8月,行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1.48亿元,同比增长11.7%;实现利润总额82.44亿元,同比增长23.9%;税金22.15亿元,同比增长0.8%;亏损面7.43%,累计亏损金额0.9亿元,同比增长15.4%。

近年来,我国奶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5年,我国生鲜乳和乳制品产量分别达到3870万吨和2782万吨,居世界第三位。二是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全国生鲜乳和乳制品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9.3%、99.5%,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在100%,规模牧场乳蛋白、乳脂肪等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三是奶业生产方式明显转变。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超过48%,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四是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主要乳品加工装备和技术水平已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奶业20强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50%,许多产品在国际获奖。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9月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677.19亿元,同比增长5.1%,增幅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661.36亿元,同比增长3.5%;产销率97.66%,同比增长-1.48%;出口交货值15.92亿元,同比增长28.8%。

1~8月,行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4.79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润总额48.32亿元,同比增长3.8%;税金28.63亿元,同比增长13.9%;亏损面3.7%,累计亏损金额1.86亿元,同比增长78.8%。

酿酒行业: 1~9月累计生产饮料酒151.39万千升,同比增长-5.9%;其中:生产白酒(折65度商品量)4.43万千升,同比增长9.9%;生产黄酒5.25万千升,同比增长-11.6%;生产啤酒133.32万千升,同比增长-6.7%。

我国啤酒虽然连续两年产销量下滑,但是消费量却仍位居全球第一。目前国内啤酒企业的竞争仍以拼量为主,中低端产品竞争尤为激烈,利润比较低。相关机构研究认为,啤酒消费正在由增量阶段转为增质阶段,差异化、低浓度、高品质啤酒成消费升级趋势,进口啤酒等高端啤酒销量出现大跨步式增长。2014年,我国进口啤酒量十几年来首次超过出口啤酒量,而在2016年1-5月,中国进口啤酒数量同比增长36.2%。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进口啤酒53.83万千升,同比大幅上升59.2%。各家啤酒企业已经发现,高市场集中度下低价抢夺市场份额的竞争策略属于零和博弈,效果有限,未来有望强化对吨价、利润指标的考核,推动业绩增长。与此同时,行业巨变可能已悄然发生,从份额到利润,低档啤酒出现升级趋势。现在进口啤酒与国内啤酒的价差渐渐缩小,国人对进口啤酒的青睐度越来越高,进口啤酒抢占了部分国产啤酒的市场份额。尽管目前进口啤酒的份额不到中国啤酒消费量的1%,但根据市场的发展趋势预测,这个占比未来有可能会达到10%左右。精酿啤酒在中国还是一个新概念,但在美国市场已流行多年,并已占据两成份额。业界专家认为,现阶段我国啤酒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和啤酒总体消费需求趋于饱和是主因,也是内因。而进口啤酒的大幅增长对啤酒消费产生的影响,只是外因。主流啤酒企业应克服多年来形成的一种惯性思维定势,即一味追求市场份额的地盘争夺战、相对同质化的啤酒产品、首选价格战的营销策略,忽略对消费者消费体验的敏感性,以及创新性不足的弊端。

饮料行业:1~9月生产软饮料434.92万吨,同比增长3.1%。其中:碳酸饮料类(汽水)42.62万吨,同比增长-6.9%;包装饮用水191.75万吨,同比增长10.9%;果汁和蔬菜汁饮料类81.5万吨,同比增长9.3%;蛋白饮料2.09万吨,同比增长64.1%。

包装饮用水新国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规定,除了天然矿泉水外,市面上销售的包装饮用水只分为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两类。这就意味着“富氧水”“冰川水”“矿物质水”等玩概念的产品退出市场。随着新国标的实施,以前专靠概念炒作的产品将受到很大的影响,没有了可炒作的概念,未来高端水的发展只能由渠道和铺货能力决定,行业会少了很多忽悠炒作概念的现象,会有更多的企业去做渠道、做品牌,加大铺货力度。但就目前来看,高端水市场品牌过多过乱,而新国标的实施将使这一乱象得到遏制,很多中小企业的日子会比较难过,行业会出现兼并重组现象。

饮料包装方面,随着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变化,饮料瓶包装也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好的瓶包装有强大的竞争优势,能带来更多的效益。市场上的饮料品种越来越多,不断涌现的饮料新品种,为了做到产品的差异化,更多的饮料商家在饮料瓶包装上力求新颖出新,饮料瓶包装的外观和功能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对于不断变化的饮料瓶外包装,首先,功能越来多样化,一些饮料瓶在瓶盖上等做了很大改进,功能过于复杂,反而失去饮料瓶本身的人性化,使用起来变得不方便。其次,材料越来越奢华,这与包装市场要求的轻量化、环保化趋势是不符合的。当然,不断丰富的饮料瓶外包装对整个市场来说是好的促进,但对于饮料瓶企业来说,未来该如何把握好产品的功能和产品人性化是需要平衡的方面。

精制茶加工:1~9月生产精制茶16.7万吨,同比增长0.4%。

近年来,随着中国出口贸易额持续下滑,茶叶出口市场一度低迷。然而来自检验检疫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茶叶出口15377货物批次,金额8.06亿美元,同比上升4.39%和14.94%,中国茶叶出口已实现触底反弹,但是仍有部分国家(地区)茶叶出口量呈下滑趋势,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主要原因有:一方面,从2016年1月1日起,欧盟执行多项茶叶农残限量新规,对来自中国的茶叶(不管是否加香料)氟乐灵(限量0.05毫克/公斤)抽检比例提高到10%,同时加严茶叶中环酰菌胺、醚菌酯双辛胍胺、甜菜胺和甜菜宁等的限量要求,出口欧盟茶叶受阻,对英法等国的出口量下滑。另一方面,出口价格由于成本增加涨幅较大,抑制了海外市场需求。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1~9月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2564.43亿元,同比增长6.2%,增幅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2489.53亿元,同比增长6.7%;产销率97.08%,同比增长0.46%;出口交货值710.59亿元,同比增长4.7%。累计生产轻革2177.0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9%;皮革服装1799.84万件,同比增长8.5%;手提包(袋)、背包3472.67万个,同比增长3.3%;鞋18.98亿双,同比增长3.1%;其中,纺织面鞋1.94亿双,同比增长6.4%;皮革鞋靴13.2亿双,同比增长4.0%;塑料鞋2.71%亿双,同比增长-3.3%;胶鞋7119.82万双,同比增长14.2%。

1~8月,行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72.4亿元,同比增长8.9%;实现利润总额132.95亿元,同比增长1.8%;税金57.1亿元,同比下降0.1%;亏损面5.51%,累计亏损金额3.19亿元,同比增长61.1%。

目前,中国经济已进入了转型期,经济发展模式已从出口和投资驱动为导向,向创新和消费驱动的方向转变。这给中国皮革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行业在由数量增长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的过程中,需要企业进行大量新的投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总量的扩张、劳动力、资源和环境已进入高成本和短缺时代。因此,皮革行业要实现经济发展和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未来生产企业将面对更为严格的环保要求,依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到2016年底,所有未达标小型制革企业将被责令关闭。制革行业作为10大污染行业之一必须采取新的水污染防控措施。制革企业将受到公共监督,为了达到新的排放标准,广泛采用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的技术,迅速淘汰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建设低碳皮革经济已成大势所趋。

从经济指标看,今年皮革行业依然增长缓慢。主要原因除了行业创新能力不足,品牌弱、渠道控制力不强,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中低端自身原因外,还面临着市场需求增长乏力,国内低成本竞争优势减弱、要素驱动模式难以为继,产业向东南亚和非洲转移、资源环境负荷接近上限等发展限制。针对行业面临的困境,中国皮革协会将会通过多种渠道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使行业尽快走出低谷。比如将会加强和国外行业组织的交流互动,引进高水平的设计师到中国来,让设计师和企业直接对接,提高我国的设计水平;探索与网站合作,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平台,让真皮标志类的商品与知名网站实现无缝对接,确保品牌影响力。

——家具制造业

1~9月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343.38亿元,同比增长10.0%,增幅同比下降7.9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338.23亿元,同比增长10.3%;产销率98.5%,同比增长0.27%;出口交货值113.26亿元,同比增长6.5%。累计生产家具11441.44万件,同比增长16.3%,其中:木质家具2323.57万件,同比增长-4.9%;金属家具8348.62万件,同比增长25.9%;软体家具330.75万件,同比增长2.2%。

1~8月,行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5.99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利润总额14.97亿元,同比增长15.2%;税金7.84亿元,同比增长23.3%;亏损面6.73%,累计亏损金额0.42亿元,同比增加31.3%。

中国家具行业在改革开放后30年的高速发展,创造了世界的奇迹。当前,我国家具业的发展步伐与全国经济形势一致,也将从高速发展向中低速发展转变。家具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继续进行,在这种转变期,经过供给侧改革,获取新的发展动力,成为家具企业调整发展策略的重要目标,一些企业的转型升级初见成效,但是也有一些企业被淘汰掉。2016年是家具行业经历了各项矛盾集中的时期,整个行业经历了重大考验,出口下降,国内销售增长缓慢,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税制改革继续,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等等,家具行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局面。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需要家具企业管理者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工业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贯彻节能减排理念,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在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解决产品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问题。同时,拓宽企业的营销渠道,提升企业的整体水平。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下,消费者的利益需求很大程度上决定商品将如何生产,服务将如何提供。单纯的生产型企业不能充分结合消费的趋势,将逐渐失去市场份额。从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企业转变,既是企业发展成熟的表现,也是产业升级必然的结果。

——造纸和纸制品行业

1~9月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789.87亿元,同比增长8.9%,增幅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754.29亿元,同比增长13.5%;产销率95.5%,同比增长3.87%;出口交货值32.49亿元,同比增长5.0%,增幅同比下降9.9个百分点。累计生产纸浆(原生浆及废纸浆)26.35万吨,同比下降6.3%;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536.54万吨,同比增长7.1%(其中:未涂布印刷书写用纸18.25万吨,同比下降11.1%,无新闻纸);涂布类印刷用纸5.6万吨,同比增长14.4%;卫生用纸原纸24.44吨,同比下降8.9%;包装用纸及纸板153.06万吨,同比增长9.2%(其中:箱纸板138.06万吨,同比增长9.6%;包装纸1.37万吨,同比增长76.6%);纸制品329.08万吨,同比增长8.4%(其中:瓦楞纸箱157.06万吨,同比增长15.5%;卫生用纸制品12.1万吨,同比增长22.5%)。

1~8月,行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3.1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利润总额37.64亿元,同比增长23.5%;税金17.1亿元,同比增长26.8%;亏损面9.43%,累计亏损金额2.48亿元,同比下降37.8%。

近年来,在人工、物流、税负、厂租成本不断刷新上限的情况下,中国传统优势产业逐渐向东南亚和南亚转移。产能30万吨以上的外资包装纸企业纷纷登陆越南。包装纸世界龙头企业玖龙(中国)集团在越南的正阳公司,投资建设了年产45万吨的包装纸生产线,采用现代化生产工艺,设备完全自动化。香港理文纸业集团因故延迟建设的项目也将于2016年6月投产,年产纸浆35万吨、成纸28万吨。台湾正隆集团正投资10亿美元在巴地-头顿建设包装纸生产线,2017年产能会达到45万吨。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将分两期在巴地-头顿建设120万吨产能生产线,首期也计划于2017年投入运行。由于许多年产几十万吨的外资大项目正在建设,三年后越南纸业年产能将达到数百万吨,是现在的3倍。正所谓此消彼涨,未来越南600万吨的纸产量,大多数是从中国转移出去的产能。因此,未来三年,中国包装纸业的订单可能锐减约400万吨。对中国危机四伏的包装纸业来说,丢掉这么大一块蛋糕会给一些外向型企业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1~9月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232.26亿元,同比增长11.0%,增幅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228.43亿元,同比增长11.2%;产销率98.35%,同比增长0.16%;出口交货值10.75亿元,同比增长4.2%。累计生产单色印刷品101.28万令,同比增长-9.6%;多色印刷品543.64万对开色令,同比增长-4.8%。

1~8月,行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0.23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利润总额10.39亿元,同比增长1.6%;税金5.18亿元,同比下降5.8%;亏损面12.33%,累计亏损金额0.32亿元,同比下降8.6%。

2016年包装印刷行业将出现以下几方面趋势:1、企业资金压力加大。由于包装印刷业产能淘汰速度比不上市场订单萎缩的速度,加上行业产能过于分散,导致包装印刷企业缺乏与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不但无法向客户转嫁原材料涨价成本,而且收款的数期还越拖越长。相反,上游的原纸厂商却在不断地压缩数期或授信额度。可以预见,部分现金流不足的企业将面临着生死考验。2、数字化印刷渐成气候。一份来自德鲁巴展会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过去的2015年,一半以上的印刷设备商开始转型数字化流程。而统计数据也表明,过去一年数字印刷16%的高增长仅只是印刷数字化的起点。未来几年,个性化定制的流行,物联网的发展都会极大促进数字印刷的普及。3、行业洗牌才刚刚开始。过去几年,包装印刷行业的倒闭事件有所上升,但还未进入大洗牌阶段。未来几年,中国的包装印刷行业仍将呈现萎缩之势,2016年或许进入大洗牌开局年。这一年,08年后大举扩张的企业会因为银行限贷和现金枯竭而倒下,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档次偏低、自主创新能力弱的企业将被无情淘汰,对前景不看好主动退出的企业也会增多。4、产品设计和品牌越来越吃香。遍观行业龙头,产品的设计研发和品牌行销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产品设计人才也越来越吃香。一些过去以传统制造为主的包装印刷企业纷纷设立自己的设计公司,将设计平台与互联网相结合。此外,产品设计的著作权成为印刷企业追踪的热点,即谁拥有产品包装设计著作权,谁就决定了包装产品的印刷权。虽然长远来看,中国包装行业前景之美妙,市场之宏大,或许远超想象。但如何度过眼下的寒冬并存活下来,才是包装印刷企业老板们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1~9月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1184.85亿元,同比增长11.1%,增幅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其中工艺美术总产值935.65亿元,比增10%;累计完成销售产值1156.86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工艺美术销售产值918.42亿元,比增9.8%;产销率97.64%,同比增长-0.28%;出口交货值369.41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工艺美术品出口交货值262.4亿元,同比增长6.2%。

1~8月,行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1.28亿元,同比增长9.4%;实现利润总额57.38亿元,同比增长8.4%;税金21.34亿元,同比增长7.9%;亏损面4.76%,累计亏损金额0.6亿元,同比下降10.4%。

工艺美术品一直是中国的传统出口产品,制作精美且成本低,能迎合潮流,所以在欧美一直有广阔市场。中国工艺品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价格低廉,但是,近几年来,工艺美术品出现很多问题,具体有哪些呢?以下是2016年我国工艺美术品行业现状分析:1、 市场变化、应对失衡。根据相关部门调研的情况看,从2004年到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发展步入了最辉煌的十年,各种工艺美术技艺兴旺发达,工艺美术市场也是红红火火。在度过工艺美术市场销售最旺的2013年后,这两年作为普通商品、旅游纪念品和礼品销售的工艺美术产品市场下滑严重。相对2013年同期,工艺美术品销售下滑约达50-60%,引人堪忧。2、管理滞后、观念陈旧。虽然在过去的十年里工艺美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日益显现。许多企业管理滞后,观念陈旧,配套功能薄弱。个别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质量,短期获利了,但是长此以往会损害整个行业的利益。再就是名牌企业少、产业化程度不高、融资难等问题是制约目前工艺美术产业崛起的重要因素。业内人士认为,工艺美术行业目前技艺传承基本上还是师傅带徒弟的传统传承方式,行业普遍存在从业人员观念落后、创作思维陈旧、市场目光短浅,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因此,广大从业人员需要进行综合培训,接受新的思想、思维,开拓视野,转变观念等方面亟待解决。3、危机冲击、应对失衡。近两年工艺美术企业正处在发展的“节骨眼”上,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普遍面临着市场、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受全球性经济下滑的影响,出口企业均不同程度出现了减产,订单明显减少,由于出口受阻,生产能力闲置,资金回笼难度加大,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不少企业出现减产、停产现象,有的甚至已经倒闭。

——塑料制品业

1~9月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1025.55亿元,同比增长7.6%,增幅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995.86亿元,同比增长7.3%;产销率97.11%,同比增长-0.26%;出口交货值103.49亿元,同比增长8.8%,增幅同比上升8.9个百分点。累计生产各类塑料制品283.96万吨,同比增长6.7%。其中,塑料薄膜63.64万吨,同比增长24.8%;泡沫塑料3.52万吨,同比增长-5.8%;塑料人造革、合成革73.77万吨,同比增长1.3%;日用塑料制品15.19万吨,同比增长-6.8%。

1~8月,行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8.64亿元,同比增长6.6%;实现利润总额44.62亿元,同比增长23.5%;税金16.86亿元,同比增长0.1%;亏损面8.37%,累计亏损金额1.03亿元,同比下降43.7%。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2015年全国产量累计7560.8万吨,华东地区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安徽五省产量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占全国比重达40.1%,是中国塑料制品产业最具规模最发达地区。从子行业看,塑料薄膜制造业仍然是华东地区发展最快的产业。年产量748.5万吨,占全国规模一半以上。塑料人造革/合成革产量267.6万吨,占全国比重高达78%,超全国四分之三规模。其中,浙江和福建是全国人造革/合成革产量最大地区,2015年产量分别达110.4万吨和101.2万吨,两个省份合计就占全国比重60%以上。“十三五”期间是中国全面进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将步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华东地区作为中国塑料行业的重要区域,大力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也是这一地区塑料产业“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华东地区塑料制品产业将重点将围绕配套汽车、医疗器械、消费电子产品等下游热点应用领域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发展。目前也是国内消费电子产品及其相配套的塑料制品生产制造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塑料零件是消费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件,是消费电子产品结构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塑料零件在旺盛的消费电子产业的带动下市场空间广阔。

——电光源制造业

1~9月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144.92亿元,同比增长16.0%,增幅同比上升12.7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137.56亿元,同比增长14.1%;产销率94.93%,同比增长-1.58%;出口交货值83.8亿元,同比增长14.3%,增幅同比上升6.7个百分点。生产电光源6.23亿只,同比下降32.6%,其中:生产白炽灯泡2762万只,同比下降6.3%;荧光灯4.04亿只,同比增长7.8%;生产灯具及照明装置5900.96万套(台、个),同比增长27.5%。

1~8月,行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24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利润总额9.9亿元,同比下降4%;税金1.48亿元,同比下降17%;亏损面为14.04%,累计亏损金额0.38亿元,同比增长,5.6%。

随着全球各国日益重视节能,在国内的照明领域节能灯大规模替代传统光源产品的浪潮已经来临。继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发布白炽灯淘汰计划后,中国发布了《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到2016年前,国内将分阶段彻底淘汰白炽灯,进而全面引入年可节电480亿度的节能灯。“十三五”期间,国内将进一步推广绿色照明,节能灯市场容量将出现数倍的增长,同时市场潜力巨大。2010年我国节能灯市场总体规模达到1000亿元左右,预计2016年国内节能灯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以上,年复合增速将达到38%。因此,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在完成产业重整后,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将迎来业绩增长的黄金期。

——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业

1~9月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76.33亿元,同比增长21.9%,增幅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76.01亿元,同比增长21.7%;产销率99.58%,同比增长-0.2%;出口交货值45.92亿元,同比增长17.9%,增幅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生产钟7394.96万只,同比增长15.3%;表1966.7万只,同比下降5.4%;光学仪器137.3万台(个),同比下降17.1%;眼镜成镜6260.41副,同比下降20.4%。

1~8月,行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74亿元,同比增长23.1%;实现利润总额2.28亿元,同比增长16.9%,税金0.98亿元,同比增长12.6%;亏损面5.88%,累计亏损金额0.03亿元,同比下降25%。

“十三五”期间世界钟表产业竞争格局将不再是传统产业内的竞争,而是新兴产业注入传统产业后的竞争。智能手表、互联网+引发美国等国家积极参与全球钟表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可能引发世界钟表产业格局的深度调整。围绕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催生制造业互联网+生产方式的极大变革。对钟表行业提出严峻挑战,但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消费需求的升级为钟表行业拓展了新的领域和空间。当前,我国进入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国家,需求出现了新升级,由中低端消费向中高端消费升级、由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初步估计到2020年我国钟表消费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国内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千人均钟表产品的消费量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不同群体、地域对钟表产品的刚需和升级换代的需求成为拉动发展的动力。从产业结构变迁历程看,今后一段时期钟表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总的趋势为:一是加快实现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二是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主要表现是设备替代人工;三是加快由低端比较优势向复合竞争优势转变;四是加快单纯生产型向生产和服务并重转变;五是加快由组装代工、来料加工为主向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转变。同时,新技术变革给钟表行业带来新变化。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和支撑,智能手表、新材料等领域创新活跃,呈现多点突破、交叉融合的特征。技术创新不断催生产业发展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三、2016年福建省轻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和预测

2016年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国际贸易态势低迷,各经济体分化明显、政策步调不一。国内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衔接不畅等深层次矛盾相互交织且日益凸显,一些新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在不断显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稳固,进出口贸易和投资增速回落。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持续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坚持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发展对外贸易,着力破解制约外贸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着力结构调整和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相关部门抓紧贯彻落实已出台政策,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减轻进出口企业负担。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质量档次和品牌附加值,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加快推进外贸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带动中小企业出口。继续加强进口,发挥进口对国内产业技术升级和扩大消费的积极作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经贸伙伴务实合作,为进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条件,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目前,结构调整仍在深入进行,新的发展动能加快积聚,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形势出现了积极变化,总体呈稳中有进态势。综合来看,虽然我省轻工行业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但国家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缓解下行压力将会起到一定作用。预计四季度我省轻工行业将现缓中趋稳的增长态势,全年增速有望保持上年水平。

四、2016年轻工行业经济运行面临的问题分析与建议

当前轻工企业普遍存在着市场竞争力不强、管理方式陈旧、融资困难、人才匮乏、信息不畅、产品单一、技术设备落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1、实力不够雄厚,抗衡风险的能力比较差。许多轻工企业存在着资金短缺、人才缺乏、技术落后、信息滞后、融资能力差和管理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妨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多数企业仍以传统工业和基础产业为主,高科技企业所占比例少,经营规模一般不大,业绩不稳定,主要靠自我积累创业发展,自有资金较少,技术水平落后,产品档次低,市场份额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2、自主创新能力较差,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的经济增长以前较多地是依靠资本与劳动的投入性增长,这是一种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只有依靠技术创新才能保持企业技术性经济增长。许多企业在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方面的速度不尽如人意,市场目标不明确,还没有把技术创新作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取胜之本,品牌产品很少,缺乏主动从外部获取知识,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3、职工队伍素质不高,人才短缺。人力资源的匮乏是造成轻工企业效益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企业职工自身素质问题,对新技术管理知识不了解,难以适应新形势和企业发展的新要求,甚至面临着残酷而痛苦的被淘汰局面。

4、内部管理松散,调控措施不力。一些企业缺乏公司制运作和科学的管理机制,导致相互掣肘和碰撞现象时有发生。

5、信息收集不够及时,反应较迟钝。企业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很多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很低,市场信息流通不畅和不及时,落后的技术水平和滞后的信息化建设严重制约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6、对国际惯例不了解,应变能力差。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间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走向国际市场已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中国改革开放日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今天,必须依法办事,按国际惯例办事。但是还有一些出口企业存在对WTO规则和国际惯例不了解而长期处于被动局面,在国际市场上的开拓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比较差。

因此,轻工企业在新形势下要想保持稳定发展,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加强市场调研,及时掌握和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市场调研包括直接和间接调研两种形式。直接调研主要是根据市场的需求,了解竞争对手产品的品质、包装、性能、价位,分析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市场反应。间接调研主要是将市场业务员和经销商反馈的新产品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后得出结果,包括产品销量、市场占有率和消费者的反应。

第二、要加强研发力量,不断开发新产品。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谋求发展,必须加强研发力量,不断推陈出新,开发适销对路新品,满足国际市场需求,让企业获得新鲜血液,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活力,企业发展要有前瞻性,新产品的开发问世将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增强发展后劲。新产品设计之后,企业不能盲目的进行产品市场投放,要重点研究新产品投放市场策划方案,包括:如何将新产品投放到目标市场,如何进行新产品的铺货,如何消除消费者的顾虑使其尝试新产品,千方百计防范风险,避免失误,力争使新产品上市一举成功。

第三、要加强自主品牌建设,以质量和品牌取胜。企业树立自己的品牌是当务之急。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无品牌或弱势品牌的企业将成为强势品牌企业的贴牌加工厂,不会拥有自己的终端市场。只有拥有自己的品牌,才有竞争的基础和潜力。品牌产品不仅能卖好价,获得更多的盈利空间,也更容易打开国际市场。

第四、要加强内部管理,努力降低出口成本和费用水平。企业要发展必须在强化内部管理上下功夫,必须练好内功,固本强基,向管理要效益,在管理中求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系统,提高内部管理的效果,着力降低出口成本和费用水平,使企业的经营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

第五、要加强对外联络,用好用足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企业要进入国际市场,对外联络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企业对外联络和宣传是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开辟多种渠道,搭建交往平台,为走向世界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同时,要用好用活国家鼓励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近年来,为了推进中小企业改革和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对企业起着很好的指导和扶持的作用。

第六、要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要大力引进人才。企业要从高等院校直接招聘高素质专业人才,同时学会运用现代化手段,如通过远程信息传递、人才中介机构的“猎头”公司等实施人才引进工作;二是要培养人才。在强调从业人员不断自我学习的同时,认真抓好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三是要用好人才。要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展每一位企业员工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每个职员为企业的发展献计出力,多做贡献。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