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逆反心理的调适

2016-09-29 18:34郭晨菲
求知导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调适逆反心理思想政治理论课

郭晨菲

摘 要:目前,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一些大学生存在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心理,这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师作为思政课的主导者,也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应该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分析大学生对思政课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通过多种途径对其逆反心理进行干预。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调适;逆反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思政课逆反心理是指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而对思政课产生抵触的心理,进而产生与教育目标相悖的情绪和行为倾向。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思政课内容的怀疑和排斥,对思政课教师的冷漠和反感,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否定。而造成大学生产生思政课逆反心理的原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良的社会思潮的影响

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精神方面的需求;其次,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潮涌入我国,当代一些青少年深受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最后,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大众传媒在为人们提供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加速了负面效应的传播。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并不成熟,不能辩证地看待社会上的负面影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存在问题

首先,高校思政课的教材和教法方面存在内容陈旧、方法单一的问题,与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水平有些不符,难以使学生产生共鸣。其次,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缺乏应有的素质,使学生对其产生抵触心理,从而泛化到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最后,高校思政课的设置存在问题,思政课作为一门公共课,为大班授课方式,且考查难度明显低于专业课,因此学生不会对思政课加以重视。

三、大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征

作为青少年的大学生(以青年偏多)处于发展的第二加速期,他们的身心发展并不平衡。大学生一般以成人的高度来看待自己,但在很多方面达不到成人的水平,受到生理、心理、社会性发展不平衡的内在因素的制约。年轻人好奇心强、好胜心重,且反抗心理普遍存在,对成人的说教指导、批评指正存在严重的反感和不满情绪,逆反心理会由此加深。

四、探索教师调适大学生思政课逆反心理的途径

1.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教师的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基本功。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身修养。教师的人格力量是调适学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因素。

2.转变教学观念,促进课堂科学化和艺术化

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必须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第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思政课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了解学生的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第二,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将社会焦点与思政课内容相联系,对重大的社会事件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

3.改善教育方式和内容

思政课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讲授和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机会,使他们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看法,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参与的乐趣,做好以上工作,自然会减少其逆反心理。

4.协调各方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

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者,除了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注意协调家庭、社会等方面对他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家长的溺爱和放任在一定程度上会不利于孩子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社会的负面事件也会导致大学生出现错误认知和观念。因此,教师要规避其他方面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不良影响,使家庭、社会与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相一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肖昕华.论高职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逆反心理及调试[J].高昌高专学报,2010,(4):128-130.

[2]彭 洁.逆反心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 (1):30-32.

猜你喜欢
调适逆反心理思想政治理论课
浅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逆反心理
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教育对策研究
试析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浅析中学生逆反心理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