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进城:农村教师流动的新常态

2016-10-08 08:30胡玲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9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曲线流动

胡玲

国家改革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希望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从教。难以在城市找到满意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将这些措施作为曲线进城的契机,先到农村锻炼几年,然后再通过城市教师招聘或申请调动而进入城市。这种情况正逐渐成为农村教师流动的新常态。

一、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改革:曲线进城的契机

索罗金在《社会流动》一书中,论证了社会流动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即社会越发展,社会流动率越高。在当下的中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流动率不断增加。有研究表明,1962—2002年我国城市工作职业流动率不断攀升,综合流动率从1上升至3。根据2003年全国综合调查数据计算,2002年我国城市的总和工作流动率和总和职业流动率分别是3.12和2.60。也就是说,如果按照2002年的分年流动率度过一生,那么我国城市地区人们一生将从事3.12份工作和2.60份职业。因此,可以说社会流动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常态。同时,从人才流动理论看,无论是勒温的场域、库克曲线、卡兹的组织寿命说,还是耗散结构理论,都认为应该让组织内的人力资源适时合理流动。教师作为万千行业中的一种,同样应与其他行业进行流动。但教师这一行业,专业性较强,从培训到入职,最后到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其与其他职业间的流动较少,但行业内的流动则较多。教师作为一种高素质人才,为提高其教学效果、提升学校的效能,应让教师在行业内进行合理流动。通过组织环境的转化,教师在全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在处理各种挑战中,提高其创新水平,丰富其教育教学经验,同时为学校带来新的教学理念,增强其活力。因此,教师流动应成为一种常态。

当下的教师,主要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从农村学校流入城市学校,从薄弱学校流入重点学校。这种单向的教师流动使“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形成了教育发展中的“马太效应”。这种教师流动,对原本薄弱的农村教育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但是,教师流动是教师基于自身经济理性做出的选择,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但师资,特别是公立学校的师资,是公共资源,理应得到均衡的配置。教师是有理性的人,有职业选择的权利。因此,对待教师的不合理流动,国家在不损坏教师流动权利的前提下,理应对其进行一定的干预,尽可能缩小全国范围内学校之间师资的差距。而师资差异最大的是城乡之间师资分布不均衡。优质师资集中在城市,而农村师资结构性短缺的情况极为严重。

面对这种情况,国家自2004年开始出台“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特岗教师计划”“免费师范生计划”等措施来拓宽农村教师的补充途径,缓解师资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城市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便利用这些政策去农村学校从教,成为“特岗教师”“农硕生”“免费师范生”或在编教师。这些农村新教师大部分来自原乡原土,他们大都来源于级别较低的院校,且他们的父辈职业社会层级普遍低于教师。教师在职前准备阶段所接受的教育经历,是进入教师行业时所持有的教育标签,也是学校对教师进行筛选和聘用的显性标识。农村新教师的教育经历在这种城市教师岗位的竞争中的处于弱势,未能进入城市的他们转而进入农村。同时,在农村,相比农民群体,教师属于有收入保障的中间阶层,且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农村新教师,与他们的父辈相比,是一种职业的代际进步,所以教师职业对他们来说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再者,政府放开教师分配的管理权限,教师可以进行职业选择,为其职业利益的最大化,在城乡差距较大的情况下,他们并不会持久地待在农村,而是在农村锻炼几年后,通过城市教师招聘或申请调动而进入乡镇或城市。有研究对9省20区县农村教师流动情况调查,发现54.37%的农村教师流入城镇,且其潜在流动达到87.76%。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在城市难以找到满意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利用教师岗位从农村流入城市,在农村锻炼几年,拥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然而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城市。换句话说,在教师流动制度下,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已成为大学毕业生曲线进城的途径。

国家出台缓解农村教师结构性短缺局面的措施,虽然能够对农村教师短缺的情况有一定的缓解,但是通过这些政策补充到农村学校的教师最后大都没有留在农村,没有成为农村的骨干教师,因此农村师资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这种观点中的“补充”,实际上是认为只有补充进来的教师永久地呆在农村,才算补充,一旦教师流出,就与没有补充的效果一样。在这种观点下,“师资”是教师的固定资产,是与学校绑定的。这种思想背后是静态的、固定的、稳定的人才观念。因此,为了使这些农村新教师留下来,应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完善农村专业发展等制度、加强农村教师的思想工作等方式来使他们成为农村“永久牌”教师。而事实上,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一时间难以大幅增加、农村教师的相关保障制度一时间也难以建立,因此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等办法在当前的条件下难以实施。同时,在当前城乡二元化的情况下,教师为其自身的发展和利益的最大化,即便对其加强思想工作也很难使他们留下来。所以,只要农村教师流入城市的可能性存在,农村教师这一职位就存在一定的吸引力,就有大学毕业生利用国家农村机制改革的相关政策进入农村从教;只要城乡二元化的背景存在,农村教师就很难留住,进入农村的大学毕业生最后大都会流入城市。也就是说,在当前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这种曲线进城会持续存在,且成为农村教师的新常态。同时,当前推行的新政策,很有可能成为大学毕业生曲线进城的加速器。

二、新政策的推行:曲线进城的加速器

面对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为真正解决农村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2015年6月1日,国务院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10)》,希望通过这一计划造就一支扎根农村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而缩小城乡师资差距。而实际上这一计划很可能会壮大大学毕业生曲线进城的队伍。“两会”中对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部署,通过这些政策一方面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建设新农村。而实际上,这些措施减少了农村进城的阻碍,增强了城镇或城市的向心力,无形中推动了农村教师进城的步伐。

1.《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或将壮大曲线进城的队伍

2015年4月1日,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审议通过,且由国务院于6月1日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中,指出“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措并举,定向政策,精准发力,通过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扩宽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定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关键举措,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这一计划分为两个层面:第一,扩宽乡村教师的补充渠道。第二,提高乡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前者能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农村从教;后者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去农村教书。这都是让更多的人去往农村,但这些人能够在农村扎根吗?

从经济学视角看,劳动力将自愿流动作为一种透支看待,即劳动者为了在今后长时间内获得收益而在早期承担这些投资的成本,如果与流动相联系的收益超过了与之相联系的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的总和,那么劳动者就会决定更换工作,或进行地理迁移,或者两者兼有。而教师作为理性经济人,同样具有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强烈愿望与动机,他们会根据流动成本和收益来决定流动与否。这一计划虽然可以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农村教书,但是在城乡二元的情况下,农村环境、农村学校各方面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他们很难留下来。因此,这一计划扩宽了农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农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从而使更多大学毕业生进入农村从教。但在城乡差距极为明显的情况下,这些补充进来的教师最终大都会流入乡镇或城市,也就是说,这一计划实际上加大了大学毕业生曲线进城的可能性,壮大了大学毕业生曲线进城的队伍。

2.新型城镇化政策或将进一步增加曲线进城的可能性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地域转移是城镇化根本性的变动过程,但是这种人口迁移后则是农民的城市化。农民市民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身份的市民化,即完全实现从农民工到市民身份的转化;(2)职业的市民化,由非真实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转变为正规的劳动力市场的工人;(3)经济的市民化,有足够支撑本人及家庭的相对稳定的收入,过上体面的社会生活,对城市有归属感;(4)社会福利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工转化为市民后,应具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5)具有市民化的能力,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完全融入现代城市文明。

2015年,在“两会”政府工作的部署中,“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城镇化难点问题。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能够让更多的农民拥有城市户口,使其获得市民身份;“加大城镇化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能够逐渐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和基础公共服务同城化”,使农民逐步享受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策”能够使农民工子女获得教育机会。这些政策都促进农民更容易获得的居住环境,让农民逐步获得公民身份和教育机会。当农民进城最头疼的三大问题——住房、户籍、教育逐渐得到解决,那么,未来农民进城的规模可能会加大,变成市民的农民也越来越多。随着农民越来越容易在城市扎根,其子女也能够在城市就读,农村学生将越来越少。而事实上,近10年来农村学生在逐渐减少。从在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普通小学在校人数数据(如下图)中,可以发现,在全国普通小学在校学生人数逐年下降,县镇和城市的小学在校人数逐年上升,而农村下降较快。从其变化趋势上看,这种现象将持续存在,且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这种趋势则很有可能会加快。不仅普通小学,普通中学的情况亦是如此(见下图表)。

随着城市对农民越来越开放,农民进入城市的阻碍逐渐减小,那么则会有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更多农民子女进入城市就读,城市学校人数会逐渐增加,所需的教师则逐渐增加,而农村学校人数则会不断减少,所需的教师也逐渐减少。当下出现的农村学校学生逐渐减少而不得不进行“撤点并校”与城市学校大班额的现象等都是这种趋势的表现。因此,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及其子女进入城市生活,那么城市所需的教师则越来越多,所提供的教师岗位也不断增加,而农村教师流入城市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换句话说,大学毕业生曲线进城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加大。

3.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将成为曲线进城的持续推动力量

2015年,“两会”中政府工作部署中提出“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等措施,既能够使农村逐步现代化,大大减少了农村到劳动力的需求;同时将农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够自由流动,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农村学生人数也将逐年下降。面对这种情况,不同的教育研究者对农村教育提出不同的看法,主要包括两种:农村教育城镇化和乡村教育现代化。

赞成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学者认为,农村学校的“空壳化”与城区学校的“大班额”现象,是城市化的伴随物,是农民自发矫治城乡教育不均衡的结果。城区优质支援下乡难,农村学校留人难,把发展农村教育的重点转向城镇,集中力量扩大县城教育资源。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当下目标是农村初中县城化,长远目标是城乡一体化。而赞同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学者认为,应该发展积极过程主义的教育现代化,进行乡村教育现代化实验。乡村教育现代化不是按照城市的现代化,而是按照现代的教育理念,利用乡村的自然、社会、产业和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势,探索出符合乡村社区和儿童特点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培养现代新人。

前者是从经济学视角分析,站在资源优化配置的立场上,通过集中学校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后者是从教育学的视角分析,站在培养人的立场上,通过发挥乡村的特色而进行的乡村教育。但是在当前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最重要的目标是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前者使农村学生分享城市教育资源,而后者是在城乡发展较为均衡的情况下,逐渐注重利用乡村特色来发展教育。因此,在当前的情况下,第一种方式或许更为可取。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随着农村初中逐渐转入城镇,农村所需要的教师将越来越少。同时,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范围将逐渐缩小,农村教师群体人数也逐渐下降。而城市范围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多,其所需的教师则大大增加。在城市提供的教师岗位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成为农村教师后进入城市的可能性则会增加,那么曲线进城的现象则可能进一步加剧。然而若是城市的就业环境有所缓解,大学毕业生则可以直接在城市找到满意的工作,而不必选择曲线进城,那么农村教师的问题更多的应该注重教师的补充问题而不是教师留不留下的问题。若是强行阻断教师流动的路,那么农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则大大减少,进入农村从教的大学毕业生则可能越来越少,质量也越来越差。因此,无论是出于尊重教师选择流动的权利还是出于农村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的解决,我们都不能阻断教师流动的道路。同时,当下加大新农村建设、农村教学环境进一步改善和农村教师流动路径相对通达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曲线进城可能会持续下去,且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三、活力的保障:曲线进城的新理解

在新政策推行的背景下,农村新教师曲线进城将持续成为一种新常态。面对这一常态,许多研究者认为其会使农村教育资源愈加贫瘠。实际上,新教师流动既有利于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能保持农村教师队伍的活力。同时,若完善教师流动的相关政策,则可能推动区域内教师的合理流动。

1.曲线进城有利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卡茨认为教师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求生阶段。这主要对初任教师而言,在任教的前一二年由于教学与实际的差距,所以他们较为关心的是自己能否在陌生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二是巩固阶段。任教一二年后,虽然其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知识,但其应变技巧和随机性有待加强。三是更新阶段,任教三四年后,他们容易因工作的繁杂、规律和刻板而感到厌倦,想要寻找新的事物。四是成熟阶段,任教三至五年后,进步快的教师达到成熟阶段,这阶段教师已能适应、习惯、胜任教师工作。农村新教师在农村从教一般为3年左右,而3年之后,教师处于更新阶段,他们对平日的工作逐渐感到厌倦,想要到新的环境寻求发展。农村教师曲线进城符合教师发展规律,能够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而且,无论农村新教师在小学还是初中从教,在一个班级任教3年,在此期间,教师既能在学生了解的基础上教书,又不至于和学生太过了解而相互厌倦,能够保持教学的效率和活力。因此,3年后,新教师的离职对学生、对学校的影响并不大,而新教师的注入则会保持教师队伍的活力。

2.曲线进城能够保持农村教师队伍的活力

当前,农村教育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师资结构性短缺,国家通过改革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扩宽农村教师补充渠道,吸引更多人才去农村从教。但是在城乡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农村难以留住这些人才,这些人才在农村历练几年后进入城市从教。国家补充农村教师的政策中,与教师签订的协议大多是3年,等3年期满后,农村教师通过考研、考公务员或申请调动去往城市。这从表面上看是农村学校失去了优秀教师,是农村教育愈加贫瘠。但实际并非如此。美国学者卡兹通过大量的调查统计绘出了一条组织寿命曲线,即卡兹曲线。卡兹曲线表明:组织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组织内一起工作的人员相处时间在一年半以内,此时由于人们缺乏对组织环境的熟悉,且彼此提防、各自为政的情况居多,致使其信息交流少、团结合作教差,成员之间的智力触发量相对较少,其创造力不佳;第二阶段为共事一年半至五年,该时期组织内的员工彼此有一定的了解,信息沟通加强,对组织充满信心,能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第三阶段则是共事超过五年,因员工之间彼此过于熟悉,难以产生新鲜感和吸引力,组织内部则容易因非正式群体的负向作用、工作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彼此间思维定式等,而使组织老化和活力丧失。大学毕业生所签协议大多是3年,他们在农村学校服务3年,属于组织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在这种阶段内教师之间有一定的了解,信息沟通不断增强,其干劲也不断增强。这一阶段内,学校的教师流入其他学校,新的教师补充进来,这种流动能够保持教师队伍的组织活力。若是让这些教师扎根农村,在农村学校教师人数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教师长期服务于同一组织,等到其共事时间到达第三阶段,则不仅会消磨教师的干劲,同时会降低学校教师队伍的活力。

3.曲线进城或将推动区域内教师合理的流动

区域内教师合理流动既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能够增强区域内教师队伍的活力。故而这种合理流动应该成为一种常态。但当下的教师流动是不合理的,其不合理之处在于其流动的单向度,即从农村学校流入城镇学校或城市学校,从薄弱学校流入重点学校。为使区域内师资均衡发展,应该推动师资的双向流动。当下农村教师曲线进城是双向流动中的一环,我们不应阻止,也无法阻止。因此,我们一方面应暂时缓解这种单向流动的规模与速率,另一方面应该推动城市向农村的流动,从而使区域内教师流动日趋合理。当下国家实行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通过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改善农村教学环境来缓解这种单向流动;同时,大力推行“轮岗制”等措施来推动城市教师流入农村学校,从而使教师流动能逐渐向双向流动发展。

区域内教师的合理流动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因为,教师流动需遵循国家经济与教育发展的自然规律。一般而言,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自发的、无序的、以市场为导向、缺乏政策法规保障阶段;二是制约的、以政府干预为主导、调控市场杠杆、遵循教师个体与教育机构发展规律、着力于帮扶与补偿阶段;三是自主的、以市场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以全国师资队伍为系统,以完善的政策法规为宏观保障、开放灵活、国家化发展的阶段。按照这一划分,我国正处于努力脱离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的转折期。在这一时期,国家需要在尊重教师流动权利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补偿等手段对农村教育进行帮扶与补偿,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在这一过程中,城乡教育之间仍旧存在不小的差距,城乡教师之间存在一定的流动,但以农村流入城市为主。这种政策使前一阶段的农村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得到缓解,也使城乡教师之间流动逐渐发展。当前,在城乡二元化的背景下,农村新教师曲线进城是必然存在的事实,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它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随着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而逐渐得到缓解,特别是随着教师流动进入第三阶段,这一现象则成为教师合理流动中的一环,不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因此,当下的问题是,在充分认识到国家经济与教育发展的自然规律下,着力对农村教育进行帮扶与补偿,将农村新教师的曲线流动与城市教师流入农村的政策相结合,从而促成区域内教师的合理流动。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曲线流动
流动的画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梦寐以求的S曲线
农村教师的课改观
报告显示: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
曲线的华丽赞美诗
招魔法练出“腿曲线”
数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