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媒体出版时代下编辑的角色转变

2016-10-11 11:13罗煜涛
广西农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角色转变新技术素养

罗煜涛

摘要:在全媒体出版飞速发展的时代,编辑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一支笔、一张纸,而是拓展到互联网、多媒体等更广的出版领域。本文通过简单介绍全媒体出版的发展,阐述了如何通过重构编辑的全媒体出版素养,实现角色转变,主动融入全媒体出版环境,从而提高编辑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全媒体出版;素养;角色转变;新技术;编辑

中图分类号:S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6)01—0083—0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微博、微信、平板电脑等新媒体、新载体以其信息量大、传播迅捷、互动性强、覆盖面广、携带方便、使用便捷等优势对传统出版业造成了猛烈的冲击,使人们的阅读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让传统出版业望尘莫及,深刻改变着传统出版的格局。2008年,以纸质图书、在线电子图书、手机等终端阅读等几种表达形式同时推出的作品《非诚勿扰》被认为是“全媒体出版第一书”。2009年英国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原著以全球全媒体出版方式与电影同步首发。随后,更多图书开始跟进,如《狼图腾》《小时代》等,纷纷涉足全媒体出版……全媒体出版的时代狂欢似乎已经来临。

1全媒体出版的概述

何谓全媒体出版?与传统图书出版相比,全媒体出版是一种更加立体化、全方位的出版方式。它将零散的内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供更全面、形式多样的内容;或者根据读者的需要将某一本图书碎片化处理,读者可以从中萃取对自己有用的内容进行轻阅读、浅阅读;同时,为了迎合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在原有出版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增加如声音、动画、图像、视频等配套元素,实现与读者即时互动、资源共享,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阅读服务。全媒体出版以数字化新技术融合了传统出版和新媒体出版的优势,又强调个性化、差异化、专业化、集约化、精细化,通过手机、互联网、数字化图书馆、电子阅读器等数字设备以多种媒体同时发布,满足信息技术革命时代下大众按需、随时、随地的高品位、高品质和高审美的阅读需求,将给传统出版带来革命性的冲击。

2重构编辑的全媒体出版素养

在全媒体出版时代,编辑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一支笔、一张纸,而是拓展到互联网、多媒体等更广的出版领域。因此,编辑只有重构全媒体出版素养,才能在汹涌而至的全媒体出版革命浪潮推动下获得新生。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构编辑全媒体出版素养:

一是要具备思想文化张力,能够及时捕捉各种思想、思潮的变化,大处着眼、小处人手,策划和出版反映时代变化的优秀出版物。

二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用全媒体视野去审视现代出版,并在传统出版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寻求新的发展。

三是增强自我学习信息新技术等知识的意识,结合全媒体出版时代凸现的新特点,正视数字革命的必然性以及给传统出版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纷繁芜杂的信息海洋中,练就一双能快速撷取精华的“火眼金睛”,以满足全媒体出版的全方位要求。

四是树立全媒体出版的新观念,对原有产品以及新产品全盘谋划,提高产品的立体开发和利用率。

五是强化全媒体出版的经营意识,创新全媒体出版的理念,创新经营模式,摆脱传统出版经营模式的束缚,以一个正真企业人的视角和态度对待出版事业。

3实现角色转变,主动融入全媒体出版环境

在全媒体出版语境下,传统的出版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出版社的定位在发生变化。此时,编辑的工作重心在变化,从侧重于纸质图书的选题策划、文案的加工、营销推广等转变为对相关出版资源的全面整合、立体策划、多种数字化出版物的开发,编辑不再是“为人做嫁衣者”,而是作为一名全媒体出版的编剧、导演和新技术的应用者。

3.1转型为全媒体出版的编剧

全媒体出版语境下,读者的阅读观念在转变,内容需求形式因人而异,编辑的工作范畴在不断扩大,不再只限于单一的选题策划、文稿的编辑加工的“园丁”,而是转变为一个具有创新意识、整体设计理念的编剧。全媒体出版的语境赋予编辑更多的创意空间,此时,编辑不再只是来料加工的厨师,而是一个针对众多的选题信息、作者资源、出版形式、读者需求、表现形式、营销策划、盈利模式以及后续产品的开发等多方面,来确定全媒体出版物总体规划的编剧。全媒体语境下的出版物最重视独特性、个性化、互动性和原创性的大融合,这对编辑的“编剧”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纸质图书的策划到全媒体的出版,从手机出版物的定制服务到电影、电视等的运作,从成本投入预算到盈利模式的选择等每一个环节都能体现编辑进行产品开发的编剧思路。编剧根据自身的全面策划,敏锐的洞察能力,通盘考虑产品的每一个生产环节,从而推出提供完整的生产方案,为后面全媒体出版物的成功推出奠定基础。

3.2转型为全媒体出版的导演

要拍一部好戏,有了好的剧本固然重要,但是导演的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全媒体出版物的生产过程中,编辑前期的大量编剧工作为后续的生产做了很好的铺垫,而如何导演这部剧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这时,编辑角色定位又有了变化,不再仅仅只是一名编剧,而是多担当了导演这一个重要角色,他是出版物制作整个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把出版物推向市场的总负责人。全媒体出版语境下,编辑是具有组织和协调出版社、工厂、承销商等的相关人员以及沟通作者,发挥他们的才能的功能,使众人的创造性劳动融为一体,为全媒体出版的整个过程提供最好服务。编辑就好比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全媒体出版物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指挥官的素质和能力,加上读者的口味日新月异,这就要求编辑在数字化产品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下,彻底地改变单一的、传统的编辑思维方式,努力熟悉并掌握新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互联网和其他移动网络技术,在选题策划、信息筛选、审美意识、多媒体形式、市场营销、品牌策略等方面都应该具备与网络时代相匹配的创新理念及多元化思想,从而成为全媒体出版语境下一名合格的出版物“导演”。

3.3转型为全媒体出版物的制作者

在全媒体出版时代,编辑的工作应是“超文本结构”出版物的制作,也就是说,出版物不仅要有文字,而且还要有声音、图像、Flash甚至是影视文件,这对编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编辑要转型为全媒体出版新技术的应用者,就要让自己成为学习型编辑,对于当今成熟的数字化转换技术、网络社交新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等要进行必要的了解甚至能熟练运用,让自己成为一个全媒体出版的全能手。

一是利用新媒体技术,做好出版流程的整合、集约数字内容服务,把现有的纸质出版物资源碎片化、数字化处理,为后面的全媒体出版提供资源储备。

二是利用好出版社原有内容资源和作者资源,结合数字化信息技术进行多种形式的立体整合深挖和拓展。唤醒沉睡的内容资源,让它们不再是躺在书店的某一角落让读者冷落的图书,也不仅仅是挂在网络上只供下载的电子产品,而是一种纸质图书、电子图书、在线阅读产品、广播电视电影产品甚至动漫游戏产品融合发展,具有多种用途和表现形式的阅读产品甚至产业。充分利用作者的影响力以及后续产品,为内容资源的立体开发服务。

三是利用全媒体新技术,创新挖掘作者的方式,通过网络的多种渠道关注作者博客、与作者及读者进行互动,从而获得第一手出版资源。

四是充分利用新载体、新媒体、数字化技术,把信息新技术渗透到出版的每一个环节,为出版物的销售及其衍生品开发、新的盈利模式开拓等服务,从而成为全媒体出版的体验者、应用者、引导者和受益者。

4结语

综上所述,编辑作为出版的主体,尤其是一直从事传统图书出版的编辑不能不未雨绸缪,理性思考行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主动让自己融入全媒体出版潮流,在坚守传统出版的同时,创新出版理念,重构编辑的全媒体出版素养,实现自我的角色转变,主动融入全媒体出版环境,提高全媒体出版的综合编辑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猜你喜欢
角色转变新技术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谈新课改后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