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陷入增长困境

2016-10-11 01:14努里尔·鲁比尼
党政论坛 2016年18期
关键词:储蓄阶层增长率

资 政·寰宇聚焦·

世界经济陷入增长困境

包括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在内,世界经济看不到光明的前景。这是因为潜在增长率下降,世界经济陷入了投资减少、生产率没有提高、贫富差距扩大、支出没有增加的恶性循环。改变这一切需要进行结构改革,但这种改革在取得成果之前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在政治上是件非常难的事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再次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这并不奇怪。因为全世界基本没有经济形势好的国家,多数国家经济正在恶化。更糟糕的是,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国家,都存在着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问题。

首先,民间部门和公共部门存在过多债务,无法扩大支出。尤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设备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仍旧很低,没有恢复至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因为设备投资减少,也就无法期待生产效率的提高。

其次,收入和贫富差距的扩大正在加剧世界的储蓄过剩(这与全球投资的低迷是表与里的关系)。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收入正从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阶层(低收入阶层)向边际储蓄倾向较高的阶层(高收入阶层)流动。

此外,当经济周期中的萧条期延长后,潜在增长率本身也会下降,经济学者们称之为“滞后现象”。比如,长期失业的劳动者技术水平下降,人力资本缩小。由于技术革新包含在新的资本产品中,所以如果投资减少,生产率的增长就会持续下降。

因为有如此多的因素会拉低潜在增长率,所以,要想提高增长率就需要结构改革。这种改革要想取得成果需要中长期的时间,但改革的代价会在开始时一股脑地显现,改革所伴随的混乱会立即反映出来,所以反对改革的一方总是处于政治上的优势地位。

已经实施的政策组合也算不上理想。大部分发达国家为了实现财政健康,过早地带头削减财政支出,所以恢复经济增长的责任几乎全部落到非常规货币政策上。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虽不能说引发了不良影响,但也拉低了收益率。

债务国和债权国应对措施的不均衡也是增长变弱的因素之一。债务国此前支出过多,储蓄不足,不得不根据市场要求减少支出,增加储蓄。债权国却没有增加支出、降低储蓄的压力。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了全球性的储蓄过剩和投资不足问题。

最后,“滞后现象”进一步压缩了现实的增长率。如果经济周期中的萧条期降低潜在增长率,那么预期会被下调,支出会减少,因此萧条期会进一步拉长。

世界经济目前存在的困境,很难从政治上进行解决。

难以维持的高水平债务必须尽可能早地有序压缩,否则债务削减的过程会变长(经常要达到10年以上)。然而,关于国家的债务,井没有有序压缩的机制。另外,压缩家庭、企业和金融机构持有的债务还存在政治上的难题。

要想提升潜在增长率,离不开重视市场的结构改革,正如前面所说,代价和成果之间在时间上有点偏差,这在已经处于萧条期的经济中,往往得不到普遍支持。

同样,要摆脱非常规货币政策也不容易。实际上,美联储最近暗示,将推迟利率正常化的步伐。

另一方面,财政政策、尤其是扩大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公共投资,会受制于较高的债务和错误的紧缩政策。即使是财政上有余力可以应对长期债务的国家,也是这种情况。

因此,当前这种被美国前财长萨默斯称为“长期停滞”、被中国称为“新常态”的情况,很可能会维持下去。

(摘自《参考消息》2016年5月25日 努里尔·鲁比尼/文)

猜你喜欢
储蓄阶层增长率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2020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19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爱心储蓄
储蓄方法面面观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试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有奖储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