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活动效果优化方案设计

2016-10-14 12:52刘海辉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活动课堂

刘海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118-01

我看见过一些政治老师大量使用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热热闹闹,让学生目不暇接,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却并不容乐观;还有一些教师的课堂犹如一塘死水,导致学生对政治课失去了兴趣,认为政治课就是“假、大、空”的代名词。

毋庸置疑政治课需要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来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而实现提升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在课堂上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只是少部分个性活泼、张扬的学生,还有大部分学生始终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包括一部分成绩优秀、性格沉稳的学生。而且,这种现象随着班级教学时间的推移似乎越来越严重。还有课改下的课堂气氛的确要比过去活跃的多,但学生缺乏深入的思考,对问题的理解往往浮于表面,更有甚者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往往还会使得教学时间不够。

我认为在教学中必须给学生以足够的自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师需要对自由进行有效控制。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处理得当则可以促进教与学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从知识的获得和课堂纪律两个方面恶化教与学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掌握对课堂做适当的控制或调整的技巧和能力。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给予学生自由并不意味着学生的活动是任意的。离开了教师的正确控制,学生最终是无法达到学习效果最大化的,教师的主导地位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保证和前提。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提倡教师是一个咨询者,训练者和参与者,但更重要的是教师不能忘记自己是课堂的控制者,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学生道德、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获得。

再者,正如没有绝对的自由一样,同样也没有绝对的控制,怎么控制、控制多少都必须围绕活动自由化后取得的效果最大化来进行。所以我想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就应该体现在对教学控制的适度把握上,我们可以采用活动前设立条件;活动中进行分组、暗示、鼓励;活动后进行表扬与批评等方法,使两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我认为政治课堂活动开展中尤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因此,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活动有效性关键要看教师,教师的综合素养直接决定着活动的实际成效。教师必须不断优化各方面业务素质,坚持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多研究、多反思、多总结、多交流。在思想品德课堂活动的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所有行为的深入认识和分析,及时完善自己的活动教学行为。如我总结了自己在分组讨论活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后,就要求自己要坚持 做到开展分组讨论时不坐着改作业,不离开教室,不花大量时间在某一小组上,不主动去纠正学生的言语错误这四点。

二、课堂活动要坚持易操作、易组织、强纪律的原则

设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运用于初中生的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活动必须易于操作。繁锁、复杂的活动必然难以组织开展。易操作原则要求在进行活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活动教学的可能性,要充分考虑学校及班级可能提供的条件,坚持周期短、投入少、涉及面小、条件准备易等一些要求。

组织开展课堂活动,目的就要调动学生全面参与,没有大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故而在进行创意与设计时应把是否学生易于参与,是否能吸引多数人参与作为基本原则。

每一次课堂活动都应有一定的规则,在课堂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必须向学生明确活动规则,要求学生遵守一定的纪律,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养成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的良好课堂习惯。

三、关于课堂活动中小组讨论教学的一些经验

我觉得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益,那么,小组的规模就应最小不少于3个人,最大不多于5个人。若多于5个人,每个学生参与的程度就会降低,其结果是小组的效率减弱,每个学生的满意程度也相应减弱。5人小组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小组规模,更符合一般社会组织的特征,也不会形成相对封闭的小小组,少数派也得以坚持自己的意见,激发小组内的讨论,又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教师可以安排性格内向、不善于主动发言的学生与性格直爽、能扮演提问者的学生同组;不要安排好朋友在同一组,因为组员之间过于熟悉很容易使讨论变成闲聊;也不要把顽皮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组,否则他们的嬉闹会干扰讨论的进行。经过一段时间后,教师还得重新分组,以保持合作小组的“新鲜度”。

为提高讨论的效率,不妨采用如下一些规范: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每个小组成员必须要参与小组的讨论,这样才能共享他人的认识,并且将自己的知识转变为同学间共享的经验;可以推举出一位负责人,来保证小组讨论的正常进行;可以设计一份小组讨论活动个人贡献自我评价表,以鼓励和肯定个人贡献,利于引导学生担当好活动中的角色;尽量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安排未汇报的小组在下次课上汇报,或把成果整理出来粘贴在教室里让其他小组分享。

四、学生前期准备

开展课堂活动,其中学生课前的准备阶段是一个前提,没有学生课前的准备工作,如课前广泛搜集、查阅工作,课堂活动开展则很难进行。

我想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在困惑中反思、在反思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前行的过程。希望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的课堂效果更加完善。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活动课堂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