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咱们一起在家创业吧

2016-10-14 11:56吕红霞
祝你幸福·知心 2016年9期
关键词:杏儿金花老李

吕红霞

那时穷,没项目,口袋穷,心也穷

大老李在村里很有“威”名。

那是1990年代末,大老李只有27岁,嫁到村里5年,长辈们还叫她杏儿。杏儿很能干,家里六亩地,她一个人种。秋收的时候用地排车往家拉玉米秸,堆得高高的,上坡的时候,脸涨得通红,可是不叫累。

比起累,穷更可怕。

杏儿家住的是爷爷辈盖的老房子,芦苇顶,已经沤得差不多了。一下雨,杏儿得以比别人快几倍的速度往家跑,慌着回去给房顶盖塑料布。

丈夫呢?当然是出去打工了。地里能刨出几两食儿来?指着它盖新房简直是天方夜谭。丈夫去的地方究竟有多远,杏儿说不上来,只知道在天津。杏儿没有去过,除了镇集和县城,她哪儿都没有去过。撇不下地,也舍不下孩子。公婆早早去了,没人给看。

有一年,过了正月十六,丈夫还没走,杏儿急了。从初六她就开始叨咕,到现在丈夫还不走,得耽误多少工。趁丈夫出去串门的空儿,杏儿把他的衣服收拾收拾,装进蛇皮袋,放在大门口,锁门走人。丈夫回来进不去门,扛起行李就走了,头也没回。

这事儿不大会儿工夫就在村里传遍了,自此她得了个外号“大老李”。丈夫走的时候没看见,村里人也不知道,那天杏儿就躲在村口的大树后,目送丈夫离开,满脸都是泪。

都是被穷逼的。

大老李生孩子的时候,丈夫也没回来。她不让,说来回得花不少路费,还得耽工。家里用不着他洗子,年底带回钱来就行。

大老李家有棵桃树,她伺候得好,年年大丰收。她踩着凳子摘了果子到集上去卖,换油盐酱醋。至于果子是什么味儿,她是通过被鸟啄过掉在地上的“伤果”才知道的。后来有人说家有桃树是“淘气”,过不好。大老李听说后,当天就把树砍了。

后来孩子大了些,上寄宿制学校,每周回家一趟。大老李本想也出去打工,可是想到孩子回到家,喊娘没人答应,实在狠不下心来,于是就留下来继续伺候那六亩地。

两口子如此拼了几年,房子倒是盖起来了,离富裕却还差了老大一截儿。

2012年,安丘有劳动力46万人,转移输出30万人。大老李没听说过什么“劳动力转移”,反正村里、邻村,家家户户都这样,能出去打工的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多的是老人和孩子。没见谁家过不下去。当然,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和大老李不一样,早年金花一直在外打工。和丈夫所在的厂子只隔一条街,可是十天半个月也见不上一次面。

“现在不都说留守妇女吗?我那时算是流浪的留守妇女。”如今提起那段经历,金花还觉得酸涩。最苦的是想孩子。孩子在老家由婆婆照看,金花随身带着孩子的一张照片,每天晚上拿出来看。

春节回家,见到孩子,咦,和照片上不一样啦——孩子不知不觉间就长大了!忙掏出买的香蕉递给孩子,孩子往奶奶身后躲,认生。那一刻,金花的心狠狠地疼。

前几年微信还没有这么火,没有那么多心灵鸡汤满天飞,也没有那么多科学常识可以学。金花不知道留守儿童会冷会缺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她只是本能地觉着,再不陪陪孩子,孩子就长大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她以后想不起孩子何时学会穿衣、何时学会自己吃饭、何时学会写字,她什么都不知道。她和他是陌生的。她这个当妈的,一穷二白。

这样的直觉让她恐慌,于是,春节后她留了下来,在汶上老家。

创业初尝试,生活新出路

起初有点纠结,看着大伙儿陆陆续续地远行,抱着孩子站在大门口的金花很眼馋,“人家都挣钱去了,咱不挣”,心里有愧。

后来又觉着闲得难受,一天一天地没“正事”,一天一天地不见钱,简直就是混日子。最让她难受的是,“买卷卫生纸都得问丈夫要钱!”

这么想当然不对,丈夫挣的钱本也是她的。可金花个性独立,就是拗不过这个劲儿。她自高中毕业就没花过别人的钱,包括爹娘的。此前丈夫挣的钱一直交给她,她都存着,没花过。

她决定找点事儿干,既不影响看孩子,也不耽误挣钱。她开始卖凉皮,骑着电动三轮赶集,有时也到学校门口,或者走街串巷。起初吆喝不出来,全靠时间积累人气。后来又增加了炸鸡柳,收入慢慢稳定下来。累是累的,可是经常能给孩子买点小礼物,每天陪孩子入睡,看见花色好的衣服也能给婆婆买一身,很有成就感,心是欢喜的。

大老李也发现了新“商机”——手工编制炊帚、笤帚和盖帘。她手巧,编得结实耐用又好看,拿到集上卖,很受欢迎。虽说挣不了多少,但都是活钱儿,闲散时间也用起来了,心里敞亮。

创业这词儿有点高大上,金花和大老李不敢“高攀”,觉得自己就是“干点小买卖”,也没想过成大事。可实际上,这不就是创业初体验么?

金花和大老李是居家创业的典型案例,却不是常态。比如,金花的表姐回乡了,却不知道干些啥。

她是被迫回来的。表姐两口子常年在外打工,去年堂叔去世了,表姐本来准备回来奔丧,可是厂里来了批急活儿,日日加班。想请假,当季的工资就泡汤了。因为没能及时赶回来,表姐两口子被族人、邻居冠以“没点人味儿”。表姐心里委屈,却没法辩驳,只能决定,以后留在家里不出去了。一来公婆年纪渐大,二来亲戚里道、人情往来的事也不少,都赶不上的话,那名声可就臭远了。

留在家里的表姐想过跟金花学做凉皮,可是两个村离得太近,都在一个镇上,这不是和表妹抢生意么?想想也就算了。这些年,她一直在服装厂打工,手艺不错,就想赶集支摊接点加工活儿。这年头都买成衣了,便宜,还洋气,哪有多少加工的?生意很不好做。

金花到处打听着,想就近给表姐找个活儿。

如今发展“大姐工坊”,一年稳拿20万

转机出现得很偶然,镇上突然有了个“大姐工坊”,做服装加工的,说是妇联开的。

这不正对路子么?金花把这好消息告诉表姐,表姐赶紧去了。去了才知道,这是山东省妇联实施“巾帼脱贫行动”,和省服装行业协会联合,依托大型服饰企业设立的服装加工点。像这样的加工点,全县设立了100多个,能吸纳1000多人家门口就业。

凭借过硬的技术,表姐很快成为骨干,并在妇联的组织下,为新入行的姐妹教授技术、搞培训,不仅有了自己的事业,收入有保证,还成了大师傅。

金花也成了受益人。周边忽然多了许多“小工厂”,人气旺了,她的生意也好起来。妇女姐妹们上班了,手头活泛了,舍得买好吃的了。金花筹划着,在镇上开个炸鸡汉堡店,连锁的那种。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把老公叫回来,两口子一起干,也算有了自己的事业。

大老李在她45岁的年龄迎来了人生的春天。她的炊帚生意做大了。安丘成立了个红高粱盖垫专业合作社,她是社员之一。她把老院子改造后,发展成了加工基地,招工人进行盖帘、笤帚、炊帚、筐篮加工。工人都是村里的妇女姊妹、大叔大婶。她不用再骑着三轮这个镇那个镇地赶集,产品不愁卖,合作社统一收购,向全国销售。你问有多挣钱?仅工人,手快的一天就能挣100~160元。

大老李的丈夫终于回来了,干高粱杆回收生意,为自家和周边的加工基地供应原材料,还为合作社回收运输加工好的成品。结婚23年后,这对夫妻终于在一起了,终于能朝朝暮暮。今年,他们的大女儿考上了大学,是父母开着自家的面包车送她入校的。

大老李还参加了妇联组织的电商培训,得知滨州、菏泽有很多淘宝村,家家户户玩电商,很兴奋,准备试水。

知道么?在滨州博兴县锦秋街道的湾头村,1700多户村民中有800多户在淘宝上销售草柳编工艺品。其余户在干嘛?在干实业——加工产品。这个村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周边安柴村、孟桥村、南陈家村、院庄村等村庄的快速发展致富。像这样的抱团发展项目,山东省有10万多个,带动近百万农民居家创业就业,一大批经济薄弱村实现了整体脱贫,和谐发展。

菏泽曹县位居全国十大淘宝村集群第二位,电商从业人员有3.4万人,仅大型电商个体加工户就有960余家,带动10万余人家门口就业。其中大集镇2015年电子商务产值突破12亿元。商户秋影,网上经营演出服,一年20万元稳拿手中。以前,这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谁说钱只能到外面去挣?谁说农村发展机会少?那是因为我们太向往外面的世界,忽略了家乡的好。只有留在土地上,留在家里,就地发挥聪明才智,阖家团圆才不是空话,农村的未来才有希望。

居家创业东风起,咱们一起在家创业吧

秋影电商创业还有段小故事。

她生于南方一个县城,清清秀秀的,一看就差把子力气。结婚的时候没要求车没要求房,就要求买台电脑联上网。公公听了没吭气,婆婆脸一下子拉老长。这个外来的媳妇不会干庄稼活儿不说,还不会过日子。城里上班的才用的家什儿,咱庄稼人买它干啥,还得吃电喝网花钱养着它!

尽管长辈不高兴,小两口还是拿定主意买了。秋影的老公在县城修摩托,白天婆婆不时来瞧瞧她对着电脑捣鼓啥。老人家从电视上看过网瘾、网恋这回事儿,心里不踏实。直到秋影从网上卖出去一双婆婆做的虎头鞋。一双鞋卖了100多啊,婆婆惊得半天没说话。她做了大半辈子的手工鞋、手工裤袄,这可是头一回见钱。

这家什儿能做买卖,婆婆服了,放心了,也动心了。后来,秋影带着婆婆参加巾帼创业电商培训班,老人家从不会打字,到现在已经能帮她接单啦,成了同龄姊妹中的“厉害人”。

秋影现在一年能赚20万,还得益于妇联组织的扶持。2014年和2015年,秋影两次通过当地妇联申请贴息贷款,发展加工基地,扩大经营规模,现在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电商。

像秋影这样得益于山东省妇联“巾帼脱贫行动”而脱贫致富的居家创业女性,不止千万。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各级妇联发展特色种养、手工加工、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居家创业就业项目4200多个,省妇联还编印了《妇女居家创业就业项目手册》,不少市县妇联建立了网上项目库,进行推介,4300多名贫困妇女实现居家创业就业。在全省发展“大姐工坊”“巾帼乡村车间”。全省各级妇联广泛开展居家创业就业技能培训,至今已举办3300多场,30余万名妇女参加培训。发放巾帼创业贴息资金,开展巾帼创业贷和小额担保贷款,对妇字号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仅今年上半年就惠及3484人。

山东省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力度,凡首次创办小微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不低于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吸纳就业人员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给予每个岗位2000元的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

返乡创业、居家创业东风正好,留下来,咱们一起在家创业吧。

猜你喜欢
杏儿金花老李
山杏儿
还钱路漫漫
“段子手”老李
酸甜可口的杏儿 等
你吃了吗
金花银花
你吃了吗
Use scientific methods to learn the vocabulary well
找个地方完婚
飞起来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