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生学业云指导模式探究

2016-10-15 09:53刘庆生张婕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业新生辅导员

刘庆生,张婕

(淮南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安徽 淮南 230038)

高校新生学业云指导模式探究

刘庆生,张婕

(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安徽淮南230038)

采用自编《淮南师范学院新生学业指导现状调查问卷》,调查淮南师范学院不同专业、性别的1200名新生,通过学生的学业需求、学生学习遇到困难的求助方式和对学校施行的学业指导满意度等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了解高校新生学业指导现状,最终提出强化新生学业指导的对策和保障性措施,为高校学业指导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新生;学业指导;高校

近年来随着高校生源数量的递增和“90”后大学生主体个性的凸显,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业生涯规划缺失等已成为当前高校新生学习状况的真实写照1彭湃:《促进学生学习:今日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理念与策略》,《现代大学教育》2011年第1期,第75-82页。。因此,亟须强化关于高校新生学业指导方面的研究和组织实施工作。

一、高校新生学业指导调查方案设计及实施

(一)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2015年5月对淮南师范学院2014级新生发放12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87份。其中男生570人,女生617人;文科生390人,理、工科生412人,艺术生385人(见表1)。

表1 被试学生基本情况

(二)研究工具

改编王军《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研究调查问卷》,问卷题型主要分为:大学新生对学业指导的需求、学生学习遇到困难的求助方式和学校施行的学业指导满意度等方面,涉及到16个相关问题2王军:《大学生学业规划浅谈》,《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141-142页。。

(三)施测过程

以教学班为单位,在教师课堂上集体施测,当堂全部收回。所有回收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新生学业指导需求模块

我国高校学业指导工作不仅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并且对学生学业发展与个人规划发展的指导偏少3周秋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业现状透视与对策》,《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7期,第163-164页。。调查中发现有25%的同学需要学习适应方面的指导;各有24%的学生需要学习发展规划的指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仅有8%的同学需要获得在大学期间学习态度的指导(见表2)。

可以看出新生由于刚入校,大多数群体处于迷茫期。他们强烈期待学校能够针对学生个体,对他们的个人学习适应、学习方法和学业发展规划等进行指导,希望得到的是发展性的、个性化的、针对性较强的指导,而学校目前给予学生较多的则是专业认知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指导,是一种行为养成、制度规范的教育指导模式1赵宗更,周敬慧,高峻岭:《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对策建议研究》,《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4年第31期,第81-84页。。这就造成了严重的高校学业指导师生供需矛盾。

表2 新生学业指导需求模块

(二)高校新生遇到学业困难的求助方式

由表3可知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有386名学生选择与学习好的同班同学交流,320名学生选择自己钻研、查阅资料,仅有103名学生选择找辅导员求助,96名学生选择找专业教师咨询。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向老师寻求学业帮助的积极主动性相对较低。

表3 新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求助方式

(三)学业指导效果满意度

针对淮南师范学院2013年在各二级学院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大学生学业指导项目服务工作,其显现的效果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仅有4胡敏:《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高校辅导员工作新课题》,《高校辅导员》2014年第27期,第39-42页。%的同学认为指导效果很满意,9%的同学认为指导效果满意,而44%的同学对指导效果很不满意(见表4)。

可以看出高校的学业指导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导致了学生对学业指导的满意度不高。在组织机构方面,高校尚未设立专门的学业指导机构;在人员配备方面,主要由高校辅导员和部分任课老师兼任大学生学业指导工作,人员相对匮乏;在制度建设方面尚未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学业指导制度,有的政策或措施出台仅是出于管理上的创新需要,而最终并没有落到实处2周敬慧:《大学生学业指导研究》,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

表4 新生对学业指导效果满意度

(四)高校教师学业指导范围及重视度

由表5可知,分别有43.1%和41.2%的同学认为教师在学业指导方面偏重于服务学习困难生和优等生,仅有20.5%的学生对于教师开展学业指导的个人重视程度是认可的。

由调查数据可以发现高校教师对学业指导的认识是存在缺陷的。教师(辅导员)在课上和课下指导的人员范围往往仅局限于学习困难生和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认为班级良好学风的树立仅需要抓住优等生和困难生即可,中间群体自然会向优等生靠拢,从而造成教师学业指导的学生群体有所侧重。同时,在当前高校“重科研成果”评价考核的导向下,任课教师往往重科研、重教书而轻指导,这极易造成教师对学生学业指导的个人重视程度不够,对待此项工作态度表现消极3同1。。

表5 高校教师学业指导范围及认可度

三、高校新生学业指导的几点思考

基于以上的调查可以看出高校开展的学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尤其是对于新生而言,大一是大学四年的开始,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从学业指导相关理论、实际对策和对策开展的保障性措施入手提出针对高校新生学业指导的改进意见。

(一)高校学业指导理论解析

胡敏指出大学生学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开展学业规划的活动,即指导学生规划学习生涯的过程,解决学生“学什么、如何学、何时学、何处学”等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4胡敏:《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高校辅导员工作新课题》,《高校辅导员》2014年第27期,第39-42页。。与此同时在当今的新时代下,高校教师更应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体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动机来指导他们确定不同的学业规划,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优化。

清晰了学业指导的理论内涵,对于新生学业指导的现状,高校应理清思路,逐步开展实施相关实效性的工作。

(二)针对高校新生学业指导的实际对策

1.整合校内优秀资源参与“线下”学业指导满足新生需求

大学新生学业指导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多方面资源的相互配合。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频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业需求,应该作为高校新生学业指导的主力军。同时,学校要积极动员专业教师和优秀高年级学长,发挥任课教师的专业特长和优秀学长的朋辈性引导等不同优势,整合和统筹校内优秀资源,共同促进新生学业指导工作的有序开展。

首先,建立以辅导员为主体的团队,围绕大学新生学习适应、学业规划、学习方法开展辅导;其次,建立以学科专业教师为主体的队伍,主要围绕专业学习内容、学习能力等方面开展指导;再次,以优秀高年级学长为主体,对新生开展学习困难互助、组建学习兴趣小组等活动。如淮南师范学院在2014年以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为载体,在金融学院开展学生党员“1+1”新生学业结对帮扶计划,同时建立重点帮扶学生档案,由金融学院党总支指定所在专业党支部负责人制订具体学业帮扶指导计划,收效显著,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2.强化新生主动接受学业指导的意识,拓宽新生求助范围

美国学者AUSTIN指出,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能发生。学业指导重点就是能让更多的学生对学校的教育活动有高认同,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1季静:《关于开展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实践与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9期,第58-59页。。高校学业指导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只有指导人员外在的指导,而学生自身缺乏积极主动性的学业指导意义甚微2赵宗更,周敬慧,高峻岭:《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对策建议研究》,《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4年第31期,第81-84页。。因此,学生需要积极发挥个人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当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时,积极主动地向高校学业指导人员寻求帮助,这样可促使新生求助范围不仅只局限于同学间的帮扶,可将求助面拓宽,易于新生学业的提升。

3.高校应构建“线上”大学生学业指导组织机构体系

由于受到大学课程专业性和大学生个体独立性的特点所限,高校的学业指导亟需构建专业化的组织机构服务体系。在当今“互联网+”盛行的时代,国内部分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网站正在发展规划当中,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学业指导的方式与空间。学业指导网站通过以大学生酷爱的虚拟网络为平台,建立相应的网络学业指导工作室(设置见图1),工作室成员通过多种网络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其与实体的学业指导机构相比,更具有灵活性、便捷性和易接受性,使学生能够打破自己固有的思想认识,当他们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向网络学业指导工作室成员寻求帮助。

图1 网络学业指导工作室设置

4.构建新生学业指导监督评估机制

对于新生而言,在实现了“线上”、“线下”学业互动指导后,亟需建立学业指导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即建立长效指导体系,分阶段重点推进大学生学业指导工作。主要通过专业任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家长共同监督学生学业分阶段任务的具体执行情况,及时对学生偏离或者违反学业指导要求的行为给予引导或制止。大学四年以学期为时间单位对学生的学业指导进行评估反馈,通过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考试成绩、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业规划指导的成效,适时调整指导方案3胡敏:《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高校辅导员工作新课题》,《高校辅导员》2014年第27期,第39-42页。。

5.扩大新生学业指导受众面

在当前高校管理中,行政人员惯性认为班级班风和学风的优秀与否只需要关注二类人群,即学习成绩优异和困难的同学,因此高校教师也按此方法对部分学生进行指导,而往往忽略了中间大部分同学的学业问题,导致学业指导覆盖面过窄。

高校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尤其对于新生。高校学业指导教师应对需要寻求学业帮助的所有新生给予指导,这样才能够有效强化新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学校新生整体学习风貌和学风有所提升。同时教师在进行学业指导时,应做到以师德师风影响和感染学生,同时学校应通过树立“教书育人”典型,鼓励和支持教师用更多的精力开展大学新生的学业指导。

(三)高校新生学业指导对策开展的保障性措施

1.高校领导重视大学新生学业指导工作

由于学业指导工作与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一方面学校各级领导需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学业指导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应不断的加强自身学习,强化个人对学业指导的理论认识;另一方面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不定期到学业指导工作开展较好的学校进行走访调查,学习其它高校学业指导工作的具体实效性做法,同时结合本校特点,安排部署大学新生学业指导具体工作。

2.高校加大对新生学业指导的宣传力度

针对高校新生学业指导的对策,学校宣传部、团委、学生处和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应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和开通微信、微博等方式加大力度向新生宣传学业指导的理念和益处,使他们能够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内心愿意尝试和接受学业指导,同时自愿向指导教师提出自己的学业困难,增强个人自觉性。

3.高校新生学业指导工作发挥多部门联动机制

高校新生学业指导工作不应归属于某个部门的专项工作,而应充分发挥高校的多部门联动机制。如教务处可在新生个人的电子政务平台主页上按照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他们进行成绩评估和学业预警提醒;就业指导中心可以利用本部门优势,积极探索本校优秀校友资源,同时邀请他们返校为新生职业生涯的选择进行答疑解惑、校团委和学生处可充分挖掘校内优秀学霸,组建学霸服务团队为新生学业困难进行指导和各二级学院可报批学校领导许可,按照专业特点自行创建新生学业指导工作室,工作室负责人和成员由各学院院长和党总支书记进行聘任及监督等。

4.高校划拨专项经费维护新生学业指导工作的顺利运行

高校针对新生的学业指导工作不是个人行为,而需要发挥校内外优秀教育资源的团队协作效应,团队成员“线下”的辛勤付出需要高校领导的关注和给予一定的报酬,以便于激励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线上”学业指导体系的开发、应用和维护也需要资金的保障。因此,高校应设立专项经费来促进新生学业指导工作的常态化建设。

Research of the academic guidance mode for university freshmen

LIU Qingsheng,ZHANG Jie

This thesis adopted self compiled questionnaire of college students'study guidance in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and investigated different gender of 1200 freshmen from different departments in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Through survey and analysis of students'study needs,their ways of getting help when in trouble,and their evalu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reshman study guidance,the authors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to strengthen the study guidance and guarantee measure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y guidance in universities.

freshman;study guidance;university

G643.1

A

1009-9530(2016)02-0128-04

2016-02-01

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0854)

刘庆生(1982-),男,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教育管理。张婕(1984-),女,淮南淮南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学、心理认知。

猜你喜欢
学业新生辅导员
艰苦的学业
重获新生 庇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新生娃萌萌哒
35
新生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