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校文化消费背景与现状分析研究

2016-10-15 08:35施晴
中国市场 2016年34期
关键词:文化消费现状分析背景

施晴

[摘要]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文化消费的主力军,同时也是推动未来文化消费发展的主要力量。湖北高校以其独特的地域特征为支撑,呈现出湖北高校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独特性。文章主要针对湖北高校文化消费的背景与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这对于解决当前湖北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过程中出现的消极现象,用正确、积极而又科学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的文化消费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湖北高校;文化消费;背景;现状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4.153

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文化消费的主力军,同时也是推动未来文化消费发展的主要力量。湖北高校以其独特的地域特征为支撑,呈现出湖北高校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独特性。文章主要针对湖北高校文化消费的背景与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这对于解决当前湖北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过程中出现的消极现象,用正确、积极而又科学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的文化消费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 课题研究背景介绍

美国著名学者亨利·阿塞尔在他的著作《消费者行为和营销策略》中对文化消费进行了明确的定义:“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文化消费呈现出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全球化的特征。”[1]而我国高校的大学生作为文化消费的主力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生活费用不断增加,文化消费的支出相应也得到了提高。但是,笔者针对湖北文化消费的现状进行了实际的调查研究,发现其中还存在着很多不成熟的文化消费趋势。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笔者对湖北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的背景与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其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大众的重视,使湖北高校学生文化消费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2 湖北高校文化消费的背景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同时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科学教育文化实力居全国前列,是中国最为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湖北独特的地理特色和经济文化优势造就了湖北高校学生文化消费与其他地区不同的背景。

2.1 对财务的自由支配权成为高校学生文化消费的保障

高校学生已经不同于初高中的学生,他们已经成为了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在具有了自己的思想意识的同时,大学生活也使他们的消费活动脱离了父母的时时监管,获得了财务的自由支配权,这就为高校学生文化消费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如果没有消费自由的实现,那么一定会使文化消费受到限制。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喜爱自由选择文化消费产品,他们的选择空间和购买范围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文化消费活动的进行和发展。

2.2 文化产品的日益丰富成为高校学生文化消费的支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加之互联网、新媒体等新型信息传播方式的运用使文化产品层出不穷,百花齐放。像图书、杂志这种物质型的文化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代高校学生的需求,促进个人品行塑造和素质提高的精神类文化产品的消费开始成为文化消费的主流。[2]现代高校学生可选择的文化消费产品可以说不胜其数,这在增加文化消费总量的同时也会导致重复消费现象的出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浪费。

2.3 互联网的发展成为刺激高校学生文化消费的动力

谈到湖北高校文化消费的背景,互联网发展的刺激和推动作用是不得不提的一大重要内容。笔者将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后提出了两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认为互联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互联网的发展使网上消费在高校学生之间流行开来,线上线下的消费活动使学生文化消费支出不断增加;其次就是关于互联网所衍生出来的一些文化消费的产品受到了高校学生的喜爱和追捧。[3]

3 湖北高校文化消费的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针对湖北高校87名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将调查结果汇总整理后,对湖北高校学生文化消费的现状做出了如下的分析和思考。

3.1 湖北高校学生文化消费领域广阔,但层次较低

笔者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尽管湖北高校学生文化消费的产品十分多样,但消费的主要内容还只是集中在娱乐消费和专业发展消费,高层次的文化消费内容却是很少见到。这个现象是由于高校学生缺乏科学合理的引导造成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社会文化产业总体发展的失衡。多年前湖北高校曾经举办了精品文化走进高校校园的活动,其中很多的文化产品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这既体现出了大学生对于高雅的文化产品还是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的,只是缺乏适当有效的引导罢了。

3.2 湖北高校学生文化消费过于功利性

通过实际的调研我们发现,湖北高校的学生在购买书籍文化产品时侧重于期刊、娱乐杂志等,对于文学作品、政治时事书籍的消费所占比例较小,这就反映出了高校学生文化消费过于急功近利的一面。他们大多是为了满足当前的娱乐需求而消费,忽视了专业发展性的文化消费需求,同时也忽视了对未来其自身发展和职业需求会产生较大影响的文化产品消费份额的提高,这在另一个层面上来讲也是文化消费消极性的一种具体表现。[4]

3.3 网络消费成为湖北高校学生文化消费的重要部分

前文中已经提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等传播方式的广泛应用,网络消费俨然已经成为了湖北高校学生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用于网络上的文化消费支出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但其中的问题是,只有一小部分学生的网络文化消费支出是用于购买资料信息,大多数的学生却是将消费用在了娱乐项目上:聊天、看电影、网游等。不懂得如何利用网络促成积极的文化消费成为当下学生的一个弊病。同时低俗的网络信息资源的传播也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5]这种现状就需要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恶意传播低俗信息的不法分子加大惩罚力度,学生本身也要学会筛选、甄别,避免不良信息的影响和传播。

3.4 湖北高校学生文化消费的心理还不是很成熟

高校学生由于社会经验的相对缺乏致使良好的消费习惯还没有形成,消费心理还不是很成熟,很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6]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国外各类文化形式尤其是日韩文化歌曲、影视等都在我国得到了大范围的传播。这类产品有好有坏,学生如果不能做出正确的分类和选择,将会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学校、教师在平时要注重对学生培养正确、科学的文化消费心理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帮助。

3.5 湖北高校学生文化消费中的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

由于家庭收入的高低不同,湖北高校学生文化消费的层次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差距性,贫困学生的文化消费水平还是比较低下的。[7]笔者在此次调查活动中发现,13%的高校学生的月文化消费额为220~380元,消费额度还是相对较小的;这种不公平现象还表现在文化消费在学生消费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52%的学生的文化消费额仅占其月消费总额的15%~20%。文化消费对高校学生的学习、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应该引起广泛的重视。

4 结 论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众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文化消费对高校学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通过对湖北高校文化消费的背景和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目前,湖北高校学生文化消费的现状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学生文化消费能力和需求不断提高,文化消费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忧的是文化消费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公平现象的存在。因此,学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对于学生消费心理的正确引导,学生本人也要不断提高认识,避免受到低俗文化产品的腐蚀。

参考文献:

[1][美]亨利·阿塞尔,消费者行为和营销策略[M].韩德昌,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尹世杰.消费力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向必进.浅析大学生精神消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J].市场论坛,2010(8).

[4]霍蓉光,胡军来,程哨杰.引导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

[5]林玲.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的误区及其矫正策略[J].现代营销,2012(3).

[6]方晓春.大学生文化消费对其价值的影响——基于宁波市高校的调研[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4).

[7]金广.大学生核心价值内化途径探讨——基于文化消费视角[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7(2).

猜你喜欢
文化消费现状分析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西安扩大文化消费的现实路径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消费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