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音乐与佛教音乐的融合趋势

2016-10-17 10:06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戏剧之家 2016年17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佛教形式

刘 铮(西安音乐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1)

中国流行音乐与佛教音乐的融合趋势

刘铮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近年来,为了突出我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创新性,将中国的流行音乐与其他音乐元素进行融合已成为现阶段音乐行业的重要发展形式。其中尤其是与佛教音乐的融合,在发展流行音乐的同时也吸收了宗教音乐中的元素,以此实现对流行音乐的完善。

中国流行音乐;佛教音乐;融合

音乐的各种形式都需要发展,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其他元素的借鉴与吸收则是推动音乐本身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我国流行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与一些宗教元素进行融合,尤其是流行音乐与佛教音乐的融合,更是十分密切。为了宣扬教义、彰显宗教的伟岸精神,将中国流行音乐与佛教音乐进行融合是满足音乐行业发展以及人们精神需求的主要因素。为此,本文针对中国流行音乐与佛教音乐的融合进行了分析。

一、中国流行音乐与佛教音乐的发展与特色

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始于学堂乐歌阶段,所谓学堂乐歌即20世纪20年代之前学校学习的歌曲,一般由学生进行演唱,随后逐渐在民众中流传。五四运动之后,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受美国爵士乐与百老汇等音乐形式的影响,上海逐渐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流行音乐。之后,在当时民歌小调的基础上,流行音乐与西洋的发声技巧相结合,以此创立了婉转、甜美的音乐风格。20世纪中期,一些歌星开始南下香港,导致当时的香港成为流行音乐兴盛的重要地区,并且曲风也变得爽朗、活泼。直至21世纪,受信息化趋势的影响,流行音乐开始逐渐吸收各种元素,更多的音乐形式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例如摇滚、说唱等。佛教音乐即佛教僧人在举行佛事弘法时所作的唱诵,在佛教中被称作“梵呗”[1]。佛教兴于印度,随后传入中国,并和中国的流行音乐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音乐形式。直至现代,受历史变迁的影响,佛学逐渐面临转机。例如音乐家李叔同在20世纪初出家为僧,之后由太虚大师作词,弘一法师谱曲的《三宝歌》问世,同时这也是现代音乐史中首次通过专业音乐家进行创作的佛教音乐。

流行音乐具有结构短、内容简单、形式多样化且情感真挚的特点,与此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流传性,为此,流行音乐也被称作大众音乐。在节奏方面,流行音乐的节奏较为鲜明,呈优美抒情、轻快活泼的特点,演奏形式多样,具有简明的层次。佛教音乐与流行音乐不同,整体呈严肃、修行之感,可分为赞颂、教化、供养、修行等音乐形式。佛教音乐不仅能净化心灵,帮助听众驱除杂念,还可以提升修行等,具有艺术性的特色。由于佛教传入中国后,和各个时期的文化与音乐都进行了融合,为此,佛教音乐也具备民族性与风俗性的特色。

二、中国流行音乐与佛教音乐的融合趋势

因为佛教音乐在传播上具有局限性及严肃性的特点,为此一般人在接受上具有一定的困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佛教音乐的传承发展造成了影响。因此,为了保证佛教音乐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并且其本身的艺术性能够得到传承,我们要将其与流行音乐进行融合,以推动佛教音乐的传承与创新。现如今,受时代发展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生活节奏也在逐步加快,使得一些人难以适应慢节奏的生活,无法静下心来体会严肃、修行的佛教音乐,甚至还有部分人不了解佛教音乐,对佛教的认知与理解存在偏差。这些缺乏科学依据、偏激的思想对于佛教音乐、文化的传播都具有危害性,进而也导致佛教音乐这种文化遗产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低迷的发展趋势[2]。近年来,多种类型的流行音乐出现,一些节奏快且嘈杂的电子音乐,以及一成不变的抒情音乐,会导致人们审美疲劳的出现,长此以往,人们便需要全新的音乐形式,为他们带来新的听觉体验,例如王菲演唱的《金刚经》与《心经》,《心经》一曲以“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词,通过流行音乐的形式进行演唱,为人们了解心经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此,将佛教音乐和流行音乐进行融合,是符合音乐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佛教音乐本身可以给人们带来心神宁静的体会,并且可以教人向善,加之流行音乐本身流传速度快、受众度广的特点,将二者进行融合,不仅可以推进佛教音乐的传承,同时也能陶冶人们的情操,体现佛教音乐本身的音乐治疗意义,为长时间处于工作、生活、学习压力下的人们提供带有抒情、严肃的音乐,以此也能够提高人们的效率,起到净化心性的作用[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中针对中国流行音乐与佛教音乐的发展与特色,对其融合趋势进行了解析,以此不仅能够拓展流行音乐的形式,同时也有利于佛教音乐这一文化艺术瑰宝的传承。

[1]肖英群.论佛教、道教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85-89.

[2]周耘.20世纪以降中国大陆汉传佛教音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5,(02):117-125.

[3]顾娜.浅析中国流行音乐与佛教音乐的融合之趋势[J].大家,2012,(07):96.

J605

A

1007-0125(2016)09-0089-01

刘铮(1982-),男,汉族,河南人,硕士学历,西安音乐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声乐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佛教形式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佛教艺术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平等”在现代嬗变中的佛教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