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中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2016-10-20 04:19倪史标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有效途径德育

倪史标

摘 要:21世纪来临,我国开展了有史以来最深刻、最全面的教育改革。目前,我国教育改革有三大流派:一是教育部推行的课程改革,一是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倡导的课堂改革,还有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实验。这次教育改革倡导的一些教育理念不但推动了中国课程建设,也给德育工作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思路。我们从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试图探索一些适应当前形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育改革;德育;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D-0016-01

自古以来,几乎所有教育家对德育都非常重视,将德育视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当前,很多德育工作者仍停留在对传统德育的认识上,德育工作难以奏效,我们在德育工作中,试图努力探索一些有效的途径。

一、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

德育可通过让学生体验生活,在体验中对道德境界进行感知。体验能够有效调动并利用学生的主体意识获得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及道德意识,从而感受道德行为。体验有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之分。由学生亲身经历而获得的为直接体验,它能让学生直接处于较为真实的社会关系中,更深刻地理解道德关系,体会到一些道德观念;可以让学生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中热衷公益,可以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形成以礼待人、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作为教育者应尽力而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的机会、行为实践的舞台。间接体验是指教育者通过叙述他人的人生故事,使学生理解社会真实的道德角色和道德关系,感受道德情感,感知道德行为。在此,要指出的是教育者是个广义的概念,除了教师,还应有家长、社会人士的参与,那样学生的体验才更深刻、更真切,才能避免生硬的空洞的说教。

二、通过辩论,激活学生思维,明辨是非

近些年来,辩论这种德育方法被广大学校采用,辩论可以使学生充分参与,辩论过程充满互动性与竞争性,学生普遍乐于接受。

在学校德育的实践过程中,为了让讨论的结果符合教育者预设的目标,防止学生变得没有兴趣或辩论内容偏题,我们力求:

1.论题本身要有可辩性。

2.教师对辩论设计考虑得应尽可能周全,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要事先做好预设。

3.讨论过程要有效引导。

三、加强学生社团建設,是创新和深化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学生社团是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根据具体章程由学生组织自主开展的活动,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形式就是对中学生社团建设进行加强。

对中学生社团建设进行加强,可使传承与培育校园文化的效能得以发挥。一所学校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人文精神与办学理念可经中学生社团进行传承,各种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可以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活力与生机,使校园文化建设向着高质量、深层次和多渠道发展,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为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平台,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也是学校人文品位的体现。

对中学生社团建设进行加强,能够有效增强中学生社团组织的凝聚力。共青团组织是广大青少年学生都向往的一个组织,在共青团工作体系中纳入中学生社团组织,实现资源的整合与优势互补,在学校团组织工作的开展中,让中学生社团成为有力抓手,在中学生中逐步形成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一体两翼”的工作格局。

四、倡导读书,成立读书俱乐部,引导学生与书本为伍,在与大师对话中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升华

读书能使学生的灵魂得到净化,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升华。通过读书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就是要将道德体验与道德感悟向道德的理性层次进行升华,达到一种自觉的境界。

对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一定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撞击。所以,我校通过设立读书俱乐部,构建书香校园,并在《司中学子》的校刊中设立读书专栏,介绍名著与新书,刊登读书心得,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

五、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培养学生英雄主义精神

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非常易于满足和停滞。但一个人若在心中建立起了崇拜的英雄形象,就能寻找自己和英雄间的差距,并给自己前进的力量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为自己增添活力与激情。通过英雄的激励,能够让人产生奋发的冲动。我校努力探索,让教师对学生树立心目中的英雄进行有意识地引导,这样进行德育,效果要比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好得多。

那么,如何让学生寻找心目中的英雄,作为他们日后立身处事的榜样呢?一是推介学生读人物自传。二是通过视频让学生观赏央视的《朋友》《艺术人生》和凤凰卫视的《名人面对面》等专栏。也可以请当地各行各业的精英到校为学生开讲座,讲座的主题主要是围绕他们的创业历程。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远不只这些,还有诸如培养学生劳动技能与审美鉴赏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朱永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朱永新.新教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有效途径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