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企业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谈思想政治工作

2016-10-21 22:42苏西云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企业

苏西云

摘 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本文简述了在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和意义,分析了目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存问题,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诠释了依托于企业新型人际关系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后文章提出了在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企业;新型人际关系;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文化间的交流、交融与交锋日益频繁和加剧,文化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于是,有些人对党长期坚持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认识上产生了偏差、行动上出现了抵触,他们变相地抛出思想政治工作“过时论”、“无用论”、“干扰论”等错误观点,而此种现象,在某些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意义

近来,笔者有机会参与了几个企业的调研,座谈会上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主要观点大致有如下几个:

(一)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调动和激活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使之自觉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从而加快企业的发展[1]。这种意见占了很大比例,与会的不论企业领导还是职工代表,多数人都能接受这种观点。他们认为,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创造财富,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给国家多交税,才能给职工多发放福利,企业自身也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就应该选在这里,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二)化解矛盾,实现企业内部的和谐发展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随时都有一些新的情况出现,从而催生了一些新矛盾,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得到及时而稳妥的解决,势必影响企业的内部和谐、也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2]。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它教育人、影响人、引导人的重要作用,及时化解矛盾、平息是非,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一点,得到多数与会领导的认可。

(三)有利于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新形势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光作表面文章(诸如开会、读报、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等等),要知道职工在想什么、昐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发挥好领导和职工间的纽带作用,大胆反映职工的心声,甚至要敢于替职工“说话”,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拥护,其地位和作用才会得到认可。绝大多数职工代表如是说。

笔者在整理座谈纪要时体会到,这些不同意见,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职工的某些诉求,也反映了新形势下企业内部某些矛盾的真实状况,有它科学的一面;但也有偏颇的一面。

笔者认为,近年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很难见到起色、创不出大格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项工作在理论上缺乏创新,很多做实际工作的同志本身缺乏理论高度,甚至身陷“物”的羁绊,因而,找不到自己的海阔天空。笔者主张,首先要从理论上作一番认真的厘清,找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终极目标,即实现马克思所所倡导的“人的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角度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人类社会步入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以指数方式加快进步,经济也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发展。于是,人们对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的过分崇拜,导致了科学技术万能论、科学技术统治论、庸俗经济决定论的应运而生。原本做人与做事是统一的两个方面却被异化思潮割裂开来——重视做事而忽视做人。科学技术拜物教、商品拜物教、金钱拜物教等社会异化现象纷纷出笼。人们忘记了先哲“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语)”和“人是目的”(康德语)的告诫。人在科学技术、金钱、物质面前失去了尊严,而变成了可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针对这一日益严重的社会现象,马克思提出了“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论、“以人为目的”的理论。这一理论,起码包括了如下三层意思: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在人的“本质特征”之上的

什么是人的本质特征?即能够按照自己的目的、自由自觉地进行实践活动,这也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马克思曾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还提出了“两个尺度”的著名理论,即动物只能按照它那个物种的尺度生产;而人却能按照任何尺度进行生产,因而能够进行美的创造(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需要”既是实践活动的目的,也是内在动力,而“能力”则是从事实践活动、满足主体需要的本质力量,所以,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需要与能力的全面发展[3]。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对“关系”的一种调适

当人类完成了“两次提升”之后,就变成了“社会的人”,即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其现实上,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又说:“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这让我们认识到,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努力协调与自然界、与社会的关系,否则,他的发展就要受到时间、空间、物质、精神等诸多限制,全面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了。

(三)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要注重“个体发展”,努力塑造每个人的“主体人格”

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分为三个重要发展期:自然经济时期、商品经济时期和产品经济时期。与这三个发展时期相适应,人的发展则分为:对“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个人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这样三个历史阶段。所谓主体人格,是一种新型的人格模式,突出强调了人格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自由人格”[4]。

三、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的问题

理论界的研究结果认为,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自由人格”,是脱离了对人的依附关系和对物的依赖关系之后所达到的一种人格的最高境界。“自由人格”的实现,不仅是对个人自身的一种完善,因为它将激发出人的无限潜能,因此更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无形动力。

笔者以为,在现代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企业领导与一般职工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全新的、平等的关系(不论是国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这种关系不能简单地体现在物质利益上,而应该建立在对人的尊重、有利于人格自由发展的高度之,其目标就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自由人格”。比如,我虽然是一名普通员工,但就人格而言,我和企业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我绝不会因为某种利益而与领导形成“人身依附”(同理,领导也不应该把下属看作是“附庸”);我获得的任何一份报酬,都是用自己的劳动(不论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成果,里面不含有丝毫“施舍”与“怜悯”的成份。这让笔者想起了不久前发生在某民航公司的一件事:有一位驾驶员因某种原因提出了辞职,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他的“个人意志”原应该得到尊重,然而,公司却为他设置了重重障碍,其中之一就是让他交纳高达几百万元的“人才培养费”,否则,就不允许他离开。这样就用一种利益将一个人的人格、精神给绑架了。殊不知,当今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一种脱离了物质利益羁绊和人身依附关系的新型关系。假如我是那位驾驶员,就会大声告诉对方:“我不是喜儿,你们也不是黄世仁,我和公司签的劳动合同更不是卖身契!”

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

笔者最后要强调两点:第一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笔者在调研中曾听到有人公然讲:“都啥年月了,还在那里‘卖狗皮膏药,大谈什么思想政治工作,真是太out了!”也有人说:“企业就是要‘经济效益挂帅,因此,绩效意识要强化,政治意识要淡化”等等。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才真正的out了。在企业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中,思想政治工作将大有作为。第二点,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这是我们重要的精神财富,但千万别将其变成包袱。要建立新型的企业人际关系,将会遇到重重阻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冲破传统的、固有的思维定式和习惯做法,从这个意义上讲,工作对象不仅仅是企业员工,恐怕还要重点考虑企业领导。

参考文献:

[1]邱志伟.做好新时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J].青春岁月,2015.

[2]胡占英.创新思维脚踏实地努力做好新时期女职工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化工贸易,2014.

[3]李乐为.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及当代价值[J].求实,2009(s1):104-106.

[4]薛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工作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