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家冯其庸,行走玄奘路

2016-10-21 18:00若晨
金色年代 2016年1期
关键词:冯其庸玄奘红楼梦

若晨

提起冯其庸,很多学人并不陌生,他不同于如今比比皆是的“学术明星”,而是位地地道道的“躲进小楼成一统”式的学者。首先,他是著名的红学家,而其实,更像是诗人、画家、书法家、摄影家,同时又是戏曲评论家。60多岁以后,他又成为高龄探险家。“应该说,冯老演绎着中国传统文人某种理想化的生活。”有人这样概括。

江南才子,年少辍学

“江南出才子”,在这山水毓秀之地江苏无锡, 1924年,冯其庸出生于此。童年时的冯其庸,因为家贫,小学只读到了五年级,10岁便开始在家种地,历时数年,凡田间农事,他无一不能。他的双手结满了厚茧,左手手指及手背,至今还能看到当年的镰刀割痕。

如今的冯老,回想起儿时生活,最大的印象便是,苦寒岁月,怎一个“饿”字了得!全家经常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祖母和母亲愁得直掉眼泪。到了青黄不接的季节靠南瓜果腹,很多时候,自家南瓜不够吃,邻居就送几个过来。多年以后,冯老为书房命名“瓜饭楼”,并作诗云:“老去种瓜只是痴,枝枝叶叶尽相思。瓜红叶老人何在,六十年前乞食时”,字里行间满是辛酸。

年少辍学,并没有消磨冯其庸强烈的求学之心。每当从地里劳作归来,他连腿脚上的泥都顾不上洗,便躲到房里读书写字,在知识的天地里神游。1946年春天,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招生,冯其庸一举考中。无锡国专,这个名不惊人的学校,培养出了吴其昌、周振甫、杨廷福、黄永年、范敬宜等一大批国学鸿儒。冯其庸,毫无例外的是这璀璨群星中的一颗,在这里求学的一段生涯,无疑为他日后的学术之路铺就了坚固的基石。

命运起伏中 悟道《红楼梦》

1954年,冯其庸被调至北京,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十年后“文革”开始,冯其庸前往江西干校,生活辗转,意外频出,命运随之起伏,他渐渐对《红楼梦》感慨颇深,“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其萧寒窘遇,如同亲尝。冯其庸对《红楼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969年,因为担心《红楼梦》被红卫兵抄走,他开始瞒着所有人,手抄《红楼梦》。一年后的某个雨夜,他抄完了最后一个章节:白茫茫一片大地,贾宝玉身着大红斗篷向贾政下拜,一僧一道将他带走,口中念道:“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搁下笔,冯其庸感慨万分,赋诗道:“《红楼》抄罢雨丝丝,正是春归花落时。千古文章多血泪,伤心最此断肠辞。”

1973年8月,随着红学研究热潮的兴起,冯其庸被北京市委宣传部调至评论《红楼梦》写作组,在他看来,研究《红楼梦》不仅是解读它的故事情节,更主要的是探究其中埋藏的家庭历史和社会风情,所以需要读更多的书来印证,才能把它弄明白。在方法论上,冯其庸从曹雪芹的家世入手,做了己卯、庚辰、甲戌等早期主要抄本的研究,然后又进入《红楼梦》思想、人物、文本艺术的研究。有关解读《红楼梦》的文章,全部收入了他的《解梦集》。

老骥伏枥 不喜“大师”

冯老不喜欢别人称他“大师”,他说自己只是个学者。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冯老受时任校长的纪宝成力邀,出任新中国第一所国学院首任院长。

近些年来,冯老的几次书画展和作品文集出版,逐渐让他的诸般才华为大众所知。2012年5月,“冯其庸九十诗·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共有60幅作品参展,其中40余幅是冯其庸先生近两年所作,多为大幅作品,诗、书、画合璧,修养深厚。

冯老的研究领域颇广,文学、书法、摄影、绘画、考古、戏曲等,远远超出了常人的余限。原因何在?翻开冯老的文集自述,可知他很多著述都是夜以继日完成的,有的甚至是在旅途中构思动笔,他的诗画则多在学术研究的间隙创作。即使生病期间,身体因为病痛而不能动弹,躺在病床上休息,可他手里依然握着一本书,潜心阅读。

92岁的探险家

“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这是冯老最喜欢引用的两句杜诗,而他也身体力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至理名言。年轻时下放江西,每年有一个月的探亲假,别人都坐火车,归去之心迫不及待。冯其庸也想家,但他更希望趁此机会游走名山大川,于是,他便徒步走回去。

晚年的冯老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要行走当年玄奘走过的每一个地方。于是从1986年到2005年,冯老就曾十次到新疆,重走玄奘路。2005年那次行走,冯老作为大型文化考察活动“玄奘之路”的总顾问,随同考察团以新疆库尔勒市为起点,进入罗布泊,穿越湖盆到达楼兰古城,最后的目的地是敦煌。对于这位如今已92岁高龄的学者而言,多次西域之行,留下的是艰难却美好的体验与回忆。

结语:冯老性格豁达,他以“宽堂”为号,他的画率意而天真,放浪形骸,寥寥数笔而能全其丰韵神采,无不透露学养功底。

猜你喜欢
冯其庸玄奘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错过的橄榄枝——悼念冯其庸先生
冯其庸与二月河的忘年交
冯其庸的“笨办法”
小议回鹘文《玄奘传》第六卷所见之Ögä一词
别样解读《红楼梦》
玄奘
少年玄奘的奇妙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