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图景 · 归乡路 梁园虽好,终非故土

2016-10-21 16:55王立群
山东画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路途游子春运

王立群

回家过年。年在哪里?在儿时让人辗转难眠的新衣上,在少时劈啪作响的鞭炮声里,在除夕夜升腾的水饺香气里,在大年初一绽放的窗棂冰花上。家在哪里?在村口父母遥望的视线里,在那顆寒冬飞雪躁动不安的心房里,在离家越远就越发浓郁的乡愁里。

排队买票难,上网买票卡,12306的验证码更像升级版的“大家来找茬”,磨练你的意志。回家难?难得过年央视新闻“博头条”的摩托大军?回家很头疼,这边厢老同学怀孕,娃要养俩,那边厢七大姑备好的年末必答题,虐G毫不留情。很头疼?刀枪剑戟背后却还是能感到暖暖的温情。

50年一遇的严寒无法阻止愈来愈浓的归乡情切。整个腊月,一根心弦越绷越紧:结束工作,备好年货,买好车票,定准日程——踏上归乡路,回家过大年。于是,数十亿人的阶段性大迁徙再一次展开,熙攘的大都市在除夕到来之前人去楼空,沉寂了三百六十天的乡土中国美丽重现……梁园虽好,终非故土,在现代生活与传统情感之间,架着一条归乡之路。

他乡,温不暖我的乡愁

对于土生土长的济南人来说,这是一次“大悲到大喜”的极致性体验。在腊月的尾巴上,这座号称全国第一堵的城市突然“名副其实”了起来,用出租车师傅们的话说“全天候,无死角”。而很快,腊月二十七、二十八开始,泉城的马路没有了早晚高峰,停车场不用抢车位,就连公交车都座位随意选。仿佛一夜间,世相转换,“车如流水马如龙”变成了“门前冷落车马稀”。

城市越大,春节越空。高德地图发布的《2016年春节出行预测报告》显示,北京位居“城市人口迁徙‘减肥榜单”之首,是全国人口短暂迁出量最高的城市之一,其次分别为深圳、上海、广州、苏州、东莞、杭州等。山东人是“恋家”的,但即便如此,济南、青岛等省内一线城市,依然有明显的“空城”之感。2016年春运,山东客运量达5695万人次,日均142.1万人次,高峰时更达175万人次。从北京、天津、上海、徐州等城市返回山东的游子源源不断。恋家的山东人对京津沪情有独钟,回乡的游子中来自上述三地的比例达到70%,青岛与济南大同小异。

2014年,中国的城镇化率突破50%,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城市,但是,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身子住在城市,心却并未在此安家,还有一部分,他们仅仅是“住在城市”。他们的根都在乡土,正是他们,成为了春节归乡路上奔波的主力军。“空城计”的背后,凝结着无数游子甜蜜却又苦涩的春运“双城记”,坎坷“归乡路”。

坎坷,阻不断回乡的路

“春运”一词究竟诞生于何时,已经无从查起,但它毫无疑问成为世界性“奇观”。因为春节,所以回家。临行前的激动不安,路途中的义无返顾,和到达后的欣喜满足构成了中国人春节归乡的“三部曲”。“春运”,是中国年的序幕,春节,是中国人的情感信仰,是一年一度的情感朝圣。

曾经,春运意味着“挤得像沙丁鱼罐头”“厕所里挤下13个人”和特制的成人纸尿裤,无论在如何拥挤的车厢里都能来去自如的车厢贩卖小车……2009年的年末,十几位四川务工者曾在济南火车站广场向我展示他们的火车票:济南至成都,运行时间超过35小时,无座!他们的旅途注定是辛苦的,但是相对于在售票厅彻夜排队却只得到“无票”答复的人们来说,他们又是幸运的,至少,他们可以在这一年“全家团圆”。

1995年,14亿人次;2000年,16亿人次;2005年,19亿人次;2010年,25亿人次;2014年,36亿人次;2015年,28亿人次(不含公交及出租车);2016年,29亿人次……每一年,北京与广州火车站摩肩擦踵的人群,都会成为全国媒体瞩目的焦点。而在2016年,济南成功与这南北两座中心之城站到了一起。这一年,济南春运抢票的成功概率为1/2377万,低于上海的1/2299万,仅次于京穗排名全国第三,这些城市的网友们只能互道“珍重”。

无论有多困难,家是必须要回的,“如果不回家过年,春节就没有意思。我的父母已经准备好了我爱吃的饭菜。我父亲特别高兴,他已经在家乡火车站等着接我了。”

恐归,驱不散归乡的浓情

归乡的理由只有一个,不归的理由却越来越多。工作太忙,不易抽身;混得不好,无脸回家;路途太远,花费太高……如此种种,诸多借口,非不能回,实心中不愿。在这种状态的驱使之下,归乡变成了矛盾的纠结体,恐归,成为另类乡愁的根源。

曾经,一首《常回家看看》以最质朴的语言,让更多的人围坐到故乡的圆桌旁,共道一声过年好。但是,不久之后,《今年春节不回家》又意外走红:“今年春节不回家,是为了最好的报答。一个电话把思念传达,人在天涯心在家。”两首歌曲代表了不同的情感归属,但是,在后者更多的社会诉求与表达之下,是被掩饰的真实情感的倾注。春节,是需有人坚守岗位、自我奉献,但这背后承载的是更多人的团圆,带来的是让更多人如愿归乡。

在现代社会物质驱动的观念之下,归乡不再是单纯的游子回首,而是被寄予了太多附属,终成为情感的羁绊,为情感深处的乡愁束上层层枷锁。从春节诞生之日,它便见证着中国人“走出去”和“再回来”的反反复复,而正是这种良性的“走”与“回”,才把春节变成了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标志之一。衣锦还乡固是最美满的结局,但古往今来又有几人?

家,终究是最温暖的归处,进门时爸妈一句“回来了”,道出的是日夜遥望的期盼,道不尽的是夜深处梦醒时无从驱逐的思念。

过年,回家!深夜售票厅的寒凉、漫漫归乡路上的冰雪,团圆桌旁七姑八姨的唠叨,都无法阻挡故乡对心的召唤,我们一边吐槽路途艰辛,一边在笑语中找寻年的记忆,我们在归乡的路途上思考、成长,宽容、发展、进步,这归乡路的艰辛会与踏入家门的欣喜一起,糅合成最香醇的年的记忆。

猜你喜欢
路途游子春运
清明雨
临时改变
回归相遇
潮细胞
我以为你会吻我
一支游子心弦上的小夜曲
游子的行囊
2018将迎来怎样的春运
疯狂编辑部之春运风波
路途乐 路路熊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