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柳州溶洞景观的游赏价值

2016-10-21 17:13周婷何定真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9期

周婷 何定真

【摘 要】随着旅游时代的蓬勃发展,从而体现旅游地区的游赏价值可成为人们出游的参考和衡量标准。文章以柳州市都乐岩溶洞奇观为例,对在大自然条件下经历漫长地质时期逐渐发育、演化而成的溶洞景观,进行其游赏价值的探讨,从而实现和突显景观价值,提供游人具有良好价值的旅游胜地。

【关键词】都乐岩风景区;景观特色;游赏价值

20世纪90年代我国旅游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溶洞旅游的关注得到提升并研究与开发。自然溶洞景观具有独特新奇的景观特质,以溶洞开发作为先导对当地特色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可作为展现城市特色风貌、传递地域特质、游赏异域景观的窗口和途径。美国城市文化学家伊里尔·沙宁如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城市的居民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溶洞旅游的开发和发展,吸引外来游客对这城市风景名胜的认识和观光,利于城市形象和特色的塑造与提升。

一、柳州溶洞景观概况

柳州又称“龙城”是国家公布的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建成已有2100余年。得天独厚的溶洞景观作为柳州观光旅游的特色之一。都乐岩(AAA级风景名胜区)由盘龙洞、通天洞、水云洞三部分构成,洞内游程768米,总面积6400平方米,洞与洞之间有盘山绿荫游道相连,郁郁葱葱,若隐若现。

二、风景区溶洞景观的游赏价值

(一)资源独特——溶洞景观格局将空间转化为时间

溶洞景观成为一种观光旅游项目,必须要有其独具魅力的游赏价值。一方面要使游人从溶洞景观的形态、色彩、光泽、造型等方面感受到奇特,满足审美需求并得到某些情感熏陶;另外要有较好的旅游服务设施,如旅游纪念性商品、留影等。溶洞景观具有 “像”、“仿佛”的艺术特征,有奇特、虚幻、神秘之感,就溶洞景观的敦实厚重、雄伟奇丽以及变化万千的景观特色而言,对大多数游人都具有神秘的吸引力,将游人带入一个梦幻美妙的溶洞世界。

古语说:“洞中才一日,世上一千年。”这就是反映了游人在洞中的观赏体会,在洞内漫步时间短,却体会了漫长历史的演化。洞内幽深、昏暗与洞外明媚自然风光形成反差,景区规划抓住游人进入溶洞的心理状态,体验另一个世界地新奇感。通过景观的营造来为游人酿造一种奇异的环境气氛,达到奇在洞中,乐而忘返的效果。

(二)艺术观赏性强——溶洞景观化自然为意境

意境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意境依附于景观的营造氛围,游人观光游览产生的主观审美视角,还有景观对游人的情感和心绪的影响。意境的体会大都在诗与文中,风景也同样具有意境氛围。溶洞景观从物境到情境再升华到意境,转化为联想、想象到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体现其魅力和美感。如盘龙洞的南海风光,景观营造描绘的是蕉林翠绿,椰树迎风摇曳,浩瀚的大海紧接蓝天,岸边渔家姑娘在遥望远航着满载渔船归来。结合灯光的意境渲染,让游人体会和联想蔚蓝的海岸风光,浪涛声,海鸥声。

(三)现代科技运用——灯光照明增添景观表达效果

柳州市依托独具特色的喀斯特自然山水和风土人情,结合工业城市的特色和城市发展实际,提出了“山水风情柳州,绿色生态龙城”的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不少风景区设计都运用新理念、新科技、新材料,强调生态性、科学性在现代构园手法的运用。在溶洞景观中如盘龙洞中“渡过通天河”一景:特色在于不仅形似西游记人物,而且通过光影投射与晃动,以影象形式表达景点主题,使静景升华到动静,达到动静结合和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如盘龙洞的“大闹龙宫”水云洞的“瑶池仙境”以涓涓流水、轻纱般雾化及彩灯点缀的设施应用,渲染景观氛围,突出意境表达。这些景致都以环保、节能灯光,可循环利用的流水体现了生态理念以及工作人员的合理管理和应用。此外,都乐岩溶洞景观作为柳州著名的风景区,遵循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生态与城市相融相存的原则,保护了大自然的瑰宝,增强了溶洞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性,也提升了景观的美感及溶洞整体环境,成为柳州旅游的特色之一。

(四)风景区溶洞气候环境良好具有功能效益

溶洞具有特殊的微气候环境,洞中空气清凉,溶洞中的气候溶胶又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它能加速粘液纤毛的清洁作用,增加呼吸量,提高机体系统的免疫功能。溶洞环境寂静空灵,犹如水月洞天一般,远离城市的车马喧嚣和生活工作的忙碌,来到这样的环境可以有助于人的环境心理功能的提高,以及促进身体康复。溶洞气温凉爽,与洞外形成明显的对比,如果在夏季、高温时节来此有降温解暑之效。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养生保健也成为旅游项目考虑的热点,成为旅游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吸引国内外游客观光旅游。

参考文献

[1] 冯义军.旅游溶洞景观灯光創意设计实例[J].硅谷,2011 (01).

[2] 杨晓霞,向旭,袁道先.卡斯特洞穴旅游研究综述[J].中国岩溶,2007(04):1-3.

[3] 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4] 贵旋.浅论中国旅游洞穴类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