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生态观及其现代启示

2016-10-21 21:11胡丹丹陈玲芬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认知价值生态

胡丹丹 陈玲芬

【摘 要】生态问题的不断恶化是人类以“孤立观”视物的必然结果。这种观物视角对应着人的认知结构的第四层——人类不仅将“物”与“我”分离,而且以利己之“成心”为标准展开是非价值判断,落实到人和自然问题,两者成了主人和奴仆的关系。庄子《齐物论》之宗旨,就是引导人放下孤立观,尝试“以道观物”,追求圣人的宇宙视域。

【关键词】齐物;生态;价值;认知

生态问题的解决,必须重新审视生态价值观,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指引。中国哲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一路延承着“天人合一”这个古老命题,在当下“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下,再度散发出悠远而深邃的思想光辉。庄子超越了人类社会关系的个体“小种族”语境,站在普天之下“万物一体”的“大种族”视域,探索在地球村中自然对于人的真义,以及人的生命之“自然”存在状态。

一、生态问题的深层原因:人类的认知偏差

怀特海认为:“哲学就是去攻击各个有限的界限。”认知界限就是认知的极限,界限大小决定了认知的视阈以及科学性。在战国时期,庄子就勇于突破人类社会层次的知识界限,站在“大鹏鸟”而非“蜩与学鸠”的视野俯视天下。

庄子展开其宇宙论的方法由近及远,由低至高,从占多数的普通人开始。按照人对于道的感知程度不同,世间之人就出现圣人与凡人的差异。凡人分“物”、“我”即以形体之我为真我,人心为外物所牵绊。他们沉迷于世间纷繁的人际交往中,以“是非”之心展开对“物”价值判断——“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形尽如驰,而莫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在追逐于物的是非判断的过程中,他们带有强烈主观意志的判断,“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每个人都依照自己的成见说话行事,造成的结果就是“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语言的表现形式是为了向其他人证明自身“成见”的真理性,于是“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辨,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对于这八德,“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不同的学派之间,各自“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站在自身的立场而排斥对方。在凡人的认知世界中,物我相当分明,两者作为对立面存在。然而人的成见使得各自在是非的价值取向中游走,言语行为都是维护自身的“成见”。外物和自己的分离促使人对外物进行以有用性为前提的物质索取,尽其一生与外物“相刃相靡”。凡人的视域围绕着主观价值判断,价值只有一个唯一尺度——一切非判断的前提标准,就是外物对于“我”的有用性。物与我处在不平等的位置,决定了凡人不可能与对象性的物换位思考,与自然展开平等交流。正是凡人的这种认知偏差,构成了生态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庄子把儒家、墨家等探讨的人类社会关系视域不断放大,扩大至整个自然界的生发运转。如果说儒墨法等还属于“人类中心主义”视野,那么庄子的观物视角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正是跳出了人类社会关系而俯瞰世界,庄子对于人类生命的审视与自然的理解才有可能进一步提升。而这种“俯视型”的观物视角就是“齐物”。

二、“认知四境界”:庄子对生态问题的认知校正

《齐物论》从人的认识能力入手剖析对认知对象具体的认知结果。庄子认为人的认知存在一个局限,按照局限性由小到大有四中表现:一,“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这是一种“忘天地”的境界,不去调动人的认知能力则“万物与我为一”,不曾有我,何曾有物。庄子赞叹这种境界乃至极之美也。二,“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矣。”这个层次的人已经启用人的认知能力从而认为有物的存在,但尚未对物划分界限。这种境界之所以次于前者,是因为人对于“我”、“物”产生了划分。我作为物的对立面产生、存在,人类开始从自我的立场出发审视外物的存在,得出了客观事物真实性存在的判断,即人的事实判断。到了第三层次:“其次以为有封焉,而为始有是非也。”因为有“我”的存在,于是产生了人对客观事物存在方式的判断,判断结果是物的存在因种类不同而存在界限。但是这种判断还是属于事实判断,只是判断的进一步细化。这里没有进入价值判断,是因为尚未存在是非之争。到了第四阶段,“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因为有偏爱的产生,就形成了价值判断,“道”也因此亏损了。偏私的产生即意味着道的陨灭,偏私之爱越重,道之亏损也越厉害。以日月之光明喻道,偏私之爱就如同乌云,道之所以亏损,乌云蔽之也。庄子阐述的认知四个层次,就是道之光明被人的“封”、“是非”觀念逐渐遮蔽由浅至深的过程。不同认知层次从根源上决定了人在面对整个宇宙、自然、人类而存在的不同视野。

圣人观物,首先将自身与万物安置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结果事物的价值标准就不是以人为类主体性了,而是出现了四种主体之间的价值世界——人观人的世界,人观物的世界,物观人的世界,物观物的世界。以物我平等为前提,这四重视角的地位平等,具备同样的判断效力。结果是,事物如果单纯局限于自己的视角展开判断,那么这种判断结果是片面的,局部的,狭窄的。如果以多种立场观物,则“孰知正处”,没有一个所谓的绝对公正的标准。圣人以“齐物”的视角观物,打破了人类认知的界限。

三、天人合一:庄子认识论对解决当今生态问题的启示

生态价值观问题的解决,需要人对宇宙的认知结构能够不断提升,从而靠近圣人“天人合一”的认知方式。庄子将“天人合一”表达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认知境界,“齐物”就是圣人具体的认知方法,给予普通人理解宇宙人生一个高层次、宽阔的视域。“齐物”是庄子宇宙观的核心,它的理体是宇宙自然运行的本然之道,起用是人类最贴合“道”的思维方式。其中包含了对人、自然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论断,蕴藏着平等、包容、和合等的超越时间、空间价值理念,为突破“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提供全新的宇宙认知视角,也为当下普及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齐物论》之宗旨,就是引导人放下孤立观、相对观,尝试“以道观物”,追求圣人的宇宙视域。在“成心”作祟下,自然会生发出种种主观的是非之争;事物自身以及对事物自身价值判断相对性,流变性,必须要有“照之于天”的认识态度,“莫若以明”的认识方法,方可走出众人役役的误区,消除意气之见。孤立观是一切是非价值争端的源头,在人的社会关系层面,导致学派间百家聚讼,争相攻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上,则会无视自然规律而满足人类一己之私。惠子与庄子的对话就体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物视角。惠子有大树,认为其大而无用,连木工都看不上他。庄子回答:“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共测,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惠子的有用论的出发点是人,围绕着人类主体性效用而得出大树无用论。庄子以“齐物”观物,寻找人与物之间自然协调的处理模式。“不夭斤斧,物无害者”,这在一定意义上已经将树木人格化、感性化,投射出齐物视角下的平等自由、角色互换理念。无用之用之所以为大用,源自于这种状态之下,万物一体、互不侵害、和谐共生的宇宙存在模式。“无用”是去“私”向“公”,可以将个体的私欲减轻到最小程度。“大用”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下社会整体生存运行效益可以达到最高状态。

《庄子》的宇宙观中,无所依待是真正以公平为前提的自由。尊重事物的自然状态而少加干涉,才能最大程度的让人类自身获得自由。建立在平等、共生、共荣前提之下的生存价值观,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21世纪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来,人类想要获得长足地生存与发展,树立与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已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庄周.南华经[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胡丹丹(1991.04- ),女,浙江余姚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哲学专业研究生;陈玲芬,女,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哲学系研究生。

猜你喜欢
认知价值生态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