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多抗玉米品种‘忻玉106’选育技术及栽培技术

2016-10-21 14:41王文彦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杂交种选育栽培技术

王文彦

摘 要 忻玉106由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于1999年以两个自交系191为母本,14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属高秆、大穗型杂交种,全生育期130 d左右。2002-2004年在山西省、四川省和陕西省各类玉米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抗倒性强、抗旱性好等特点。适宜在我国黄淮海、西南夏玉米区和华北、西北、东北的部分春玉米区种植。该品种2005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号:晋审玉2005012。2006、2007年分别通过天津市、重庆市、陕西省认定,认定证号分别为:津准引玉2006008、渝引玉2007016和陕引玉2007003。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忻玉106号;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025

忻玉106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1999年组配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2002-2004年参加山西省春播中晚熟玉米预试、区试及苗头品种生产试验,2004年通过了田间考察。2005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忻玉106。2006、2007年分别通过天津市、重庆市、陕西省认定,认定证号分别为:津准引玉2006008、渝引玉2007016、陕引玉2007003。

1 选育目的

培育适宜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及东华北、西南、西北等同类型生态区种植,具有高产、优质、高抗和适应性广等特点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为该区玉米品种更新换代作储备。

2 选育过程

忻玉106由山西省农科院玉米所轮回选择课题组于1999年组配而成,杂交组合为191×148。父母本自交系均为群体选系。经所内鉴定、品比试验及省内外多年多点试验,选育而成。

3 特征特性

母本自交系191,是从山西省农科院玉米所组建的XZV号群体中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

忻州春播全生育期127 d,幼苗叶色深绿,第一叶鞘浅紫色,生长势较强,成株株型半紧凑,总叶片数19~20,株高200 cm,穗位高80 cm,雄穗分枝数17左右,花药浅黄色,花丝青绿色,吐丝快而集中,果穗筒型,穗长18 cm,穗粗5.5 cm,穗行数18~20,行粒数36,籽粒马齿,粒顶黄色、粒背橘红色,穗轴红色,抗病抗倒性強。

父本自交系148从XSp群体中系统选育而成。忻州春播全生育期135 d,幼苗第一叶鞘紫红色,第一叶尖端形状尖到圆型,成株叶色深绿,叶面有横状皱褶,总叶片数21~22,株高260 cm,穗位高123 cm,雄穗分枝数18左右,花药浅绿色,花粉量中等,花丝淡粉红色,果穗塔型,穗长19 cm,穗粗5.6 cm,穗行数18左右,行粒数32,籽粒硬粒型,橙黄色,穗轴白色,成株株型半紧凑,坚秆,抗病抗倒,综合性状好。

忻玉106号忻州春播全生育期130 d左右,株高300 cm,穗位高135 cm,总叶片数20~22,株型半紧凑,叶色深绿,叶面有横状皱褶,花丝青绿色,雄穗分枝数21左右,花药浅黄色,花粉量大,果穗筒型,籽粒马齿,粒顶黄色、粒背橘红色,穗轴粉红色,穗长27 cm,穗粗6 cm,穗行数20左右,行粒数44,千粒质量360 g,出籽率84%,植株生长势强、保绿性好、活秆成熟,根系发达,抗病抗倒性强,抗旱性好。

4 产量表现

2000年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杂交种鉴定,折合667 m2产894 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28.4%;2001、2002年品比试验,667 m2产分别为798.4 kg和843.9 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7.8%和21.3%。

2002年通过山西省春播中晚熟组玉米预试,2003年参加山西省玉米春播中晚熟组区试,平均667 m2产量789.1 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2.2%,2004年继续参加山西省春播中晚熟组玉米区试,平均667 m2产量708.8 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6%,2003-2004年平均比对照增产10.4%,2 a共19个试验点次,17个点次增产,增产点次占到总试验点次的89.5%;2004年参加山西省玉米春播中晚熟区苗头品种生产试验,平均667 m2产量757.2 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5.9%,10个试验点全部增产。

2003年在四川省德阳市试验,平均667 m2产量493.6 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25.4%,同年,陕西汉中试验,平均667 m2产量754 kg,比对照晋单45增产20.8%;2004年参加陕西南郑县试验,平均667 m2产量738.5 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23.5%,同年南郑县大面积生产试验,667 m2产量517.8 kg,比对照豫玉22增产12.56%;2004年还参加了陕西商洛地区试验,平均667 m2产量730.5 kg,比农大108增产26%,比商玉2号增产12%。

5 抗性鉴定及品质分析结果

5.1 抗性鉴定结果

山西省种子管理站组织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见表1。

5.2 品质分析结果

2004年,经山西省种子管理站组织进行了品质分析:该品种容重为718.5 g/L,蛋白质9.04%,脂肪4.55%,淀粉69.62%,赖氨酸0.25%。

6 栽培制种要点及适种范围

6.1 栽培技术要点

忻玉106单交种属高秆、大穗、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增产潜力大,宜在中上等水肥地种植,一般留苗2 800株/667 m2左右。

6.2 制种技术要点

制种需在水地进行,父母本种植行比1∶4,父本应早播,父本播后10~12 d播母本,母本留苗4 000株/667 m2,父本留苗1 000株/667 m2。苗期、抽雄前注意去杂。带1~2片叶去雄,授粉结束后,割除父本。制种产量高。

6.3 适种范围

适宜山西省忻州、太原、晋中、晋东南、吕梁和临汾等春播中晚熟区,华北、西北、东北部分地区春播中晚熟区,西南春、夏播区,黄淮海夏播区种植。

参考文献

[1]杨伟光,徐克章,李继竹,等.高产抗病优质玉米杂交种吉玉4号选育报告[J].玉米科学,2003,11(3):52-53.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杂交种选育栽培技术
玉米新品种沈海40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种子为什么不能留种
探析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及高产栽培技术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职高生物课中的“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