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播地膜大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2016-10-21 03:42梁龙梅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蒜瓣蒜头大蒜

梁龙梅

摘 要 大蒜是百合科的宿根植物,其身体的多个部分都可以食用,包括蒜苗、蒜头等,是社会大众餐桌上较为常见且美味的餐品,且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尤其在医疗保健方面具有神奇的功效。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进行大蒜的培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蒜的产量及品质,为了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探究大蒜无公害栽培技术,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提高大蒜产量。

关键词 地膜覆盖技术;大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3.4;S62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046

1 秋播地膜大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准备工作

1.1 地膜大蒜无公害高产蒜种的选择

秋播地膜大蒜无公害技术能够确保获得较高的产量。在栽种前,一定要对蒜种进行精心挑选,要确定所选的蒜种是高产优质的抗病品种,如苍山大蒜、金乡大蒜,这两个品种既是邳州地区优良的大蒜品种,也是重要的出口品种。每个蒜头有7~8瓣,外皮稍带紫红色,皮薄,蒜瓣肥大,辣味浓,品质好,属于有薹种。生长健壮,耐寒性强,抽薹率高,耐贮藏,适于秋栽。然后将选择好的蒜种晒干,之后将所有的蒜种贮藏在通风、陰凉及干燥的地方,在播种前的7~10 d对蒜瓣及种瓣进行适当处理。在掰蒜时,要挑出其中出现病态的种子,如一些发软、发黄、霉变或者是虫蛀等的蒜瓣,并对所有的蒜瓣进行批量处理,对抗病性良好的蒜瓣用70%吡虫啉进行包衣处理,并对所有的蒜瓣拌种,做完这些操作之后,蒜衣就会均匀地呈现出湿润状态,稍微晾干后将这些处理好的种子及时播种[1]。

1.2 在蒜种播种之后对其进行施肥的操作

大蒜属浅根系作物,无主根。发根部位在短缩茎周围,外侧较多,内侧较少。主要根系分布在25 cm以内的土层中,横展直径为34 cm。成龄植株发根数80~115条。其生态特性是喜湿、耐肥、怕旱。大蒜对前茬作物选择不严。秋季大蒜的前茬以大豆、玉米、棉花和瓜类等为主,前茬作物收获后,实行秸秆还田,及早耕翻晒茬。在秋季进行大蒜的播种时,及时进行施肥,在蒜种播种前,要对即将要种植的土地进行土壤功能的形状测试,这时就可以选择有适当功能的肥料进行有针对性的蒜种播种及培育。

倘若土壤富含磷元素但缺乏钙元素,这时就要对大蒜的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包括大蒜生长过程中对于肥性的需求和对肥量的需求。在种植大蒜时,肥料的需求包括有机、无机及有益菌,施肥时,要注意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了确大蒜的产量,农户在种植之前,可对地块进行科学的测土配方施肥,在播种前应结合整地一次性施足底肥,每667 m2地施优质有机肥5 000 kg,饼肥80 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 kg,硫酸锌1.5 kg。确保土壤的肥料能够完全的被大蒜的种苗吸收。

1.3 秋播地膜大蒜无公害高产技术的播种

当做好蒜种的准备工作之后,要进行播种。在这一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如果播种过早,大蒜因休眠,以及受高温的影响,出苗延迟;如果播种较晚,出苗慢,且冬前营养过大,抗寒肥力弱。播种过迟,越冬前不能形成壮苗不能安全越冬[2]。在日均温20 ℃左右时最适秋播蒜种植,在黄淮主产区地膜大蒜适播期在9月底-10月上中旬。以生产5 cm以上的蒜头,要求每667 m2播2.8万~3.0万株,行株距按18~20 cm株距10~12 cm,栽种时采用开沟器开沟深5~6 cm,覆土厚度2 cm。摆蒜时,要求蒜背腹连线与播种行平行。早播地块要注意在播种前后土壤施用辛硫磷或毒死蜱等防治地蛆。在适播范围内,要先播种小蒜瓣,再播大蒜瓣,以延长小蒜瓣生长时间来增加叶片数来达到高产的目的。

化学除草地膜大蒜在覆膜前必须利用除草剂除草。在播种压平,浇透蒙头水后,趁地湿,根据草相不同,选用复配除草剂除草,常用方法为每667 m2用33%甲戊灵乳油(施田补)200~250 mL,加24%乙氧氟草醚乳油40~50 mL,加50%乙草胺乳油100 mL对水30~50 kg喷雾。喷药时要退着打,边退边打边进行覆膜并盖严地膜。

2 秋播地膜大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的田间管理措施

当大蒜的幼苗处在出苗期时,一般大蒜的幼苗不能自主地实现破膜出苗,需要人员采用人工的方法对大蒜的幼苗进行人工辅助出苗,使大蒜的幼苗能够破膜扶苗露出地膜的外部,这样就可以在出苗期做好湿土出苗的准备。

当大蒜的成长进入到幼苗期之后,也就是秋播的幼苗在长出3片叶子之后,农户就要对幼苗进行1次浇水,并对苗床内的杂草进行根除,为了提高幼苗在冬季的防寒能力,要在土壤被冻住之前浇越冬水[3]。

而当大蒜的幼苗长到了花芽的分化期的阶段,在秋季播种的大蒜进入到春季之后,为了使其能够返青,要浇1次返青水,并结合大蒜的种植面积适当的为其配上追尿素,可每8~10 d进行1次,一旦大蒜的种植进入到伸长期,要调整浇水的频次,保持每5~6 d进行1次浇水,并在采收前的5~6 d停止浇水,并追加尿素。

在大蒜成长的阶段,农户还要对大蒜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进行防治。在大蒜的成长阶段,比较常见的疾病有:大蒜叶枯病、大蒜病毒病、大蒜紫斑病、大蒜软腐病。大蒜叶枯病:在大蒜幼苗发病的初期,要对幼苗喷洒30%的氧氯化铜悬浮剂600~800倍浓液,还可以选择64%的恶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体,在使用这些浓液的时候,选择每10 d喷洒1次,每次连续喷洒2~3次,对大蒜的幼苗均匀的喷洒,交替的使用药剂对这类疾病进行防治。大蒜病毒病:在发病的初期,就要对其喷洒及20%的病毒可湿性粉刺液体,连续10 d进行喷洒,联系喷洒2~3次,交替使用的过程中对其交替使用。大蒜紫斑病: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隔7~10 d/次,连续防治3~4次,均有较好的效果。此外,喷洒2%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mg/kg也有效。

大蒜的软腐病,发病初期喷施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77%多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上述药剂交替使用,隔7-10天1次,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效果更佳。

在大蒜的成长过程中,主要的虫害是蒜蛆,为了对这些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止,要使用50%的辛硫磷乳油,对大蒜幼苗进行及喷雾或者是根部喷洒。严禁使用高毒或剧毒农药,如3911、甲胺磷、1605、呋喃丹、甲基异柳磷等及其混配制剂。

当大蒜的成长进入到一定的时期,就可以选择恰当的时机对其采收。一般是在蒜薹成熟之后的15~20 d,也就是当大蒜的大部分干枯或者是上半部叶片变成灰绿色时,对其进行采收,如果采收过早,蒜头比较娇嫩,会导致果实组织内部不充实,如果采收较晚,就会使蒜瓣比较散,失去了成为商品的价值,在进行蒜头采集时,如果土壤过于硬实则要先浇水再进行采收,如果土壤较软直接采收就可以。采收好的蒜头要进行晾晒,防止蒜头出现灼伤或复绿,2~3 d,确保大蒜的茎叶已经干燥之后,就可以收集起来贮藏,为之后的大蒜种植奠定基础[4]。

3 结语

大蒜作为一种美味又健康的食物,社会大众对其的需求非常庞大,因此本文探究了秋播地膜大蒜的无公害高产技术,以提高大蒜的产量及质量。

参考文献

[1]闫怀廷.秋播地膜大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23):27.

[2]许美荣,张锡玉,董克锋.秋播地膜大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10(28):13-14.

[3]董克锋,纪方.秋播地膜大蒜的施肥与播种技术[J].中国果菜,2009(5):39-40.

[4]耿欣.秋播大蒜地膜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业知识:瓜果菜,2014(9):43-44.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蒜瓣蒜头大蒜
今年春天,我养了一株蒜
捣蒜泥
蒜苗成长记
大蒜生长日记
An Affair to Remember
蒜宝宝不好惹
奶奶的生活小窍门
砸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