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视角下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2016-10-21 23:05申洪山李玉文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职业健康体育课程

申洪山 李玉文

【摘要】通过对我国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形势及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现状等资料的分析,认为有必要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体系中开设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并就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教学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了设计,为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关键词】职业健康;职业安全;课程;体育

2010年9月,教育部职成司下发了《关于在部分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其目的是探索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最终为职业院校学生在未来专业岗位健康工作、健康生活服务。探讨在同样是解决学生健康问题的体育教育中开设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无论是对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还是对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的探索都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为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职业健康

职业健康应以促进并维持各行业职工的生理、心理及社交在最好状态为目的,防止职工的健康受工作环境影响,保护职工不受健康危害因素伤害,并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1]。

(二)职业安全

职业安全是以防止职工在工作领域及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2]

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只是侧重点不同。职业健康是指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避免或防止受到职业有害因素的危害。职业安全是指劳动者的人身安全,避免或防止受到伤亡事故的危害。从政府監管的角度,一般来说职业安全监管与职业健康监管是一体化的,因此对职业安全和职业健康实施统一监管[8].

(三)职业健康课程

职业健康课程指根据不同专业学生未来工作环境特点,针对其面临的职业危害元素,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防护意识;掌握基本防护知识、技能,确保其身心健康的教育过程。

二、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目标是指课程实施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是课程评价的依据,也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身体、心里、社会适应三维健康观,结合学生及学校的实际情况,职业健康课程目标设为:职业健康素养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里和职业岗位适应目标。

职业健康素养目标:了解未来职业环境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养成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的习惯,掌握日常健康安全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并能运用相关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职业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结合职业环境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常见职业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及职业创伤的处置方法。

心里和职业岗位适应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职业目标;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课程目标一旦有了明确的表述,就在一定程度上为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提供了一个基本方向。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根据职业健康课程目标,紧密结合学生未来工作岗位需求来选择。特别强调各专业的特殊性,课程应按专业来设置课程内容。下面就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来进一步说明。首先要对职业特点进行分析:

1.职业环境特点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未来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工作条件恶劣,以户外作业为主;吃住都在工地,生活条件艰苦;长期接触粉尘和建筑材料中的有害物质,易患呼吸道疾病;工作强度大、时间长,属重体力劳动者,对体能要求较高;工作时的身体姿势以站姿和变姿为主,而且多数情况下在高空作业;业余生活单调,紧张情绪长期得不到缓解,容易产生压力过大、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突发性损伤事故发生率高;是公认的高危职业。

2.职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

通过对职业环境特点的分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以提高上下肢力量、腰腹力量、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平衡能力、耐力、攀爬等身体素质为主。

3.潜在危害

由于长期的室外作业,恶劣环境中缺乏有效地防护措施,冻伤、中暑、风湿、关节炎、慢性咽炎、慢性鼻炎、静脉曲张、肩腰背肌肉疼痛等疾病在建筑行业中非常普遍。长期离开家人朋友,情感无法得到满足,普遍会产生自卑、敏感、抑郁、孤独、易怒、敌对、焦虑等不良情绪[3]。上下肢、面部为易伤害部位,高坠、碰撞伤、挤压;为易伤害种类[9]。

在对建筑行业职业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课程目标确定职业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职业健康知识、职业身体素质、职业健康技能三大部分。

职业健康知识包括:1.职业健康概念;2. 国内外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形势;3.建筑业国内外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形势;4. 建筑行业工作环境特征分析;5. 建筑行业应具备的职业身体素质;6.工作岗位环境潜在的各种危害因素对身心的影响;7.常见职业病种类及临床表现;8. 女性劳动者的特殊保护;9.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10.建筑行业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11.维护自身健康权益的途径和程序;12.营养与建筑职业健康的关系;13.日常安全知识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14.心理健康的标准;15.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及身心发展关系;16.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17.获得职业健康知识的途径方法。

职业身体素质包括:1.上下肢力量、腰腹力量练习内容及方法;2.灵活性练习内容及方法;3.协调性练习内容及方法;4.平衡能力练习内容及方法;5. 耐力练习内容及方法;6.柔韧性练习内容及方法;7攀爬练习内容及方法。

职业健康技能包括:1. 建筑业常见职业性疾病的防治方法(冻伤、中暑、风湿、关节炎、慢性咽炎、慢性鼻炎、肩腰背肌肉疼痛等疾病的防护与治疗方法);2.建筑业常见职业创伤的救治方法(高坠、碰撞伤、挤压等救护方法);3.能用心理健康的标准初步分析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提出改善的建议;4. 能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社会适应状态,提出改善的建议。

(三)考核办法

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教学效果最终应该体现在健康安全意识和观念的养成;职业身体素质的提高;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够在工作岗位应用,是否养成职业健康与安全的行为习惯等方面。所以学校对学生成绩的考核内容包含理论知识(30%)、身体素质(20%)、技术技能(30%)、行为习惯(含平时学习情况20%)等4个方面。理论测试以试卷形式进行,按试卷得分进行成绩评定;职业身体素质测试可参照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定;对于技术技能、行为习惯的考核方法,尽可能采用模拟事故现场、设置事件情景、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来考查学生的综合处置能力。如模拟一建筑人员坠落事故现场,考查学生的现场救护能力,观察学生在事故现场,对伤员是否能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是否熟知事故现场急救应按照紧急呼救、判断伤情和救护三大步骤进行;是否掌握常用的现场救护通用技术,包括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技术、止血法、包扎法、骨折处理、伤员安全搬运法等。

三、结语

《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是全新的一门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都需要进行不断探讨、研究。面对职教改革浪潮的冲击,体育教学结合学生专业和就业岗位要求,为学生职业健康服务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体育教学要敢于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大胆改革,把体育课由传统的基础课转变为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支撐课程,形成鲜明的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特色,提高体育教学为学生健康生活、健康工作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移民.职业病防治与理论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职业安全http://zhidao.baidu.com,2015-10-9.

[3]姚建平.高职院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5):25-29.

[4]贾乾.建筑工人职业健康状况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5]申洪山.新形势下职业院校体育教材建设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24-26.

[6]职业病的“防”比“治”更重要[EB/OL].http://www.law-tim.cn,2015-7-5.

[7]透视中国职业病现状[EB/OL]. http://www.zybw.com,2014-5-23.

[8]柯娜.政府职业健康监管成本及收益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1.

[9]黄文燕,练海泉,谭爱军,珠海市职业健康伤害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5):563-565

基金项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项目“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研究”(编号:201514TY37)。

猜你喜欢
职业健康体育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们的“体育梦”
某粘合剂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分析
自行车的发明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