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

2016-10-21 23:34管彤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能力中职学校

管彤

摘要:作为加强中职生计算机能力的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作用效果,增强了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结合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可知其中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发展现状,中职学校应该采取有效的方式改变计算机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快自身的改革步伐,为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可靠地保障。在具体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老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制定可靠的教学培养计划,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发展现状;教学方式;综合能力

中职学校在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过程中,通过相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增强带来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是,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相对教学,传统的“灌输式”理论教学在实际的应用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客观地决定了做好这种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通过有效的培养方式增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计算机方面的专业能力,也可以间接地增强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水平。因此,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教学方法,是目前中职学校做好计算机教学的工作重点。

一、现阶段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目标模糊,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通过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学生计算机专业水平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通过对相关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很多学生的学习目标模糊,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计算机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较差。主要表现在:(1)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2)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缺勤率较高;(3)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差,规定的时间内无法正确地答出老师提问的问题;(4)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较多,无法独立地完成相关的作业;(5)上课时课堂秩序混乱,睡觉、打游戏等现象频繁出现。这些不同方面的具体内容,客观地体现了当前形势影响下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

2、学习的主動积极性较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

在具体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中职学校的很多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一般,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敷衍,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较差。当老师提出计算机基础方面的相关问题时,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偏弱。同时,由于学习能力及老师教学方式的影响,某些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自制力差,综合素质较低,课堂学习气氛不够浓厚,影响着老师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3、创新意识不足,自主探究能力一般

一些中职学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当老师要求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学生时,很多学校不愿意参与或者参与过程中讨论其它的问题,对于老师设置的问题也无法快速地解决,缺乏有效的创新意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面对一些开放程度较高的问题,学生们无法通过个人的能力顺利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自主探究能力一般。计算机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些方面的缺陷,不仅反映了现阶段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发展现状,也间接地体现了相关教学方法的不适应性。

4、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效果一般,课堂秩序混乱

相对而言,中职生学习方面的自制力比较差,缺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同时,很多中职学校的老师过于偏重教学内容,往往对扰乱课堂秩序的现象置之不理,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处于叛逆期,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重要性认识不全面,加上部分老师缺乏有效地管理,使得计算机教学很多开展中师生之间的活动交流机会很少,影响着计算机专业能力的培养效果。

二、加快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1、注重情境式教学,充实备课内容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增强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老师应该注重情境式教学,充实备课内容。比如,老师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讲授Word图文混排时,先让学生想象那些包含丰富内容的宣传栏是怎么制作的,根据他们生活的实例安排课堂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情境式教学的引导作用,学生们能够快速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掌握更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2、丰富教学手段,强化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包含的内容较多,对于学生未来更好地理解计算机专业知识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为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更多的参与热情,老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该丰富教学手段,强化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比如,老师在教学生如何制作excel表统计不同科目的成绩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对制作过程的重要环节进行分类讲解,并让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这些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这样有效的培养方式,将会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现阶段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了使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收获更多,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开展中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够对相关重要的知识点认识更加全面。比如,在讲解Word的相关功能时,老师可以先给出一些综合的案例,并对案例中有关Word的格式设置、新建、编辑等进行详细地讲述,促使学生们能够对这些基本知识点有着充分地了解,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提高自己处理实际问题的学习效率。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计算机教学活动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包含的知识点非常多,需要学生在具体的学生过程中能够意识到不同知识点的重要性,为自己掌握更多的计算机专业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差异性教学,促使师生间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比如,在开展课堂讨论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主动加入到学生们的小组学习中,倾听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相关建议及某些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考角度等。这样的举措既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也会间接地改善师生关系,增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质量。

结束语:

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是增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质量的可靠保障。但是目前一些中职学校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老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不丰富,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鉴于此,中职学校应该采取有效的方式加快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步伐,及时地解决教学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许兴梅.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2,(03).

[2]吴慧.关于中职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及改进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05).

[3]张语捷.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作室教学研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14,(03)

[4]王新生.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2).

[5]郑秀辉.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效教学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2,(06).

[6]薛峰.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路与措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9).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能力中职学校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