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因素在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2016-10-21 23:34付潇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情感因素中学

付潇

【摘要】在素质教育备受重视的今天,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也得到了重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很多教师都忽略了情感因素在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作用,导致课堂过于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也不高,面对这一现实,就需要重视情感因素在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作用,正确认识情感因素。本文将对情感因素在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入手,研究情感因素在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情感因素;中学;美术欣赏教学

前言:学生是教学主体,现代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改革的今天,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也逐渐受到重视,但很多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轻视了情感因素的重要性,而美术欣赏课程有不能缺少情感因素,否则将导致课堂沉闷,起不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因此,应重视情感因素在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

一、将情感因素应用到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作用

在素质教育推行以前,中学美术教师在欣赏教学课堂上只是让学生观看一些图片,然后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学生,整节课都是教师一人在自说自话,学生与教师的联系很少,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缺乏创新意识,思想也长期处于禁锢状态,学生也没有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将情感因素融入到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师生研究教学材料的过程中,也会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实现情感的传递。对于教学来说,就是情感相互交流的过程,随着情感的变化,所掌握与接受的内容也会发生变化,将情感因素与美术欣赏教学联系在一起,可以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且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二、将情感因素应用到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措施

要将情感因素应用到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中,体现情感因素的作用与价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情感因素,完善美术作品赏析

为正确利用情感因素,发挥情感因素价值,完善美术作品欣赏,应先对美术作品欣赏美术作品,用语言描述作品内容、类型以及画种,分析作品色彩构成、造型,再进一步介绍作品,分析作品价值与观念,然后完成作品评价。如在《向日葵》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这是哪位画家的作品?作品名称是什么?”或“画家出生在哪里?”等之类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就可以将这些问题一一为学生解答,然后再让学生自主学习与了解梵高的经历,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准备一些与欣赏课程相关的内容,配上合适的图片等,让学生向同学与教师介绍画家经历,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让学生记忆更深,由于对画家有利全方位的了解,可以拉近学生与作品之间的情感距离,学生在欣赏其作品的过程中也会更有新意,感悟也就更深。

(二)挖掘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如果没有应用正确的方法,缺少了情感因素,就会让课堂缺少很多新意,学生也不会对欣赏课堂产生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挖掘情感因素,让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教师应树立新型教学观念,减少学生思想上的障碍。作为中学美术教师应认识到美术教育离不开创新意识,不能缺少情感的融入,只有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较少对课本的依赖,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增强学生的欣赏与审美能力,如在欣赏梵高的自画像时,很多学生都会产生“就是一幅自画像,没什么好欣赏的”这样的想法,但很多学生却不敢说,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让他们大胆的说出来,然后让学生分析为什么这幅自画像只有半面而不是全面,这样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会参与到欣赏中。其次,联系学生实际,以情感为基础挖掘情感因素。如在欣赏《城市》这幅作品时,由于整个作品并没有具象内容,只有相互交错的线条等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城市中都有什么,城市交通是怎样的,这时学生就会纷纷阐述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中就会了解作品要表达的内容[2]。

(三)突出美点,打动学生

美术欣赏教学并不能仅采用一种教学方法,而要做好对于不同的作品采用不同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动学生。对于美术艺术品来说,由于作品内容不同,能够打动人的地方也不同,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准确的抓住打动人之处,并适时的将情感因素融入其中,这样就能打动学生,让学生自然而然的与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产生共鸣。现有美术教材很多内容都存在跨度大的情况,每章节之间的联系也很小,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中学美术教师精准的找到美点,找到最能打动学生的地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欣赏教学中。如在欣赏《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让学生自己观察在画中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教师也要在适当时机为学生指出美点的存在,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美术作家的伟大之处,这样也可以调动与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从中国画中感悟美术的魅力。同样在欣赏《格尔尼卡》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应用这样的方式,为学生分析支离破碎的画面背后的深意,让学生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会里了解到画家在画中所表达的深意,也会尝试着用这样的绘画手法制作一下绘画作品看,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绘画能力。

(四)将欣赏与操作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作为学生的价值,成为对社会发展与国家发展有用的人。现代教育提倡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操作能力,美术欣赏教育也是如此,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将欣赏操作联系在一起,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将情感因素融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与体现学习的价值。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应做到边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边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与体现学习意义。如欣赏抽象派画家的作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来确定这幅画属于哪一派别,这样主要是为了教给学生正确的欣赏方法,只有了解属于哪一派别的画系,才能正确鉴赏,在学生掌握这种方法以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尝试绘画,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方法同样适用于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欣赏中,且也是应用这种方法最多的地方,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民间工艺品,当学生制作完成以后,教师多给予学生作品肯定,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信心也会因此建立起来,更不会认为教学一无是处。此外,教师还要适当的给予学生指点,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制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及时弥补这一缺陷。

(五)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师生情感沟通

要促进教师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还需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欣赏教学中。如在欣赏中国水墨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古典音乐,从视觉、听觉等感官上刺激学生,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将更深入。同样在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民间剪纸艺术或民间工艺品应用到教育中,由于民间工艺品容易获得,也可以深化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美术作品无处不在[3]。为利用好情感因素,增强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美术课外作业,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心意所以制作一些剪纸作品,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一下自己的创作用意,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对美术欣赏产生浓厚兴趣,教师也可以因此發现学生的美术天赋,有针对性对其培养,这也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的有效方式,这样一来,学生也愿意参与欣赏教学。

结论: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成为重点教育内容,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很多教师并没有将情感因素融入到中学美术欣赏中,降低了美术欣赏教学质量,面对这一现实,就需要中学美术教师认识到情感因素的作用,联系实际情况将其应用到欣赏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明. 析情感因素对大学美术欣赏课的作用[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129-131.

[2]马玉玲. 中学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影响分析[J]. 亚太教育,2015,15:54.

[3]游桂兰. 谈欣赏教学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路径实施[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8:131-132.

[4]冯华茂. 浅议中学美术欣赏教学[J]. 美术教育研究,2014,02:124-125.

[5]瞿灿. 浅析情感因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 才智,2014,01:122.

猜你喜欢
情感因素中学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浅析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启示
浅析品牌设计中体验营销的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与外语教学
情感因素对高校训练队训练影响分析
网络学习社区中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The Shortage of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