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稻瘟病发生的认识及防治

2016-10-21 06:39吴丹赵洪玲李春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5期
关键词:秧龄配套技术稻瘟病

吴丹 赵洪玲 李春

一、稻瘟病防治要从春天做起

从2000年到2010年这10年间黑龙江垦区的水稻单产平均增长了150公斤左右,随着产量的不断提高,施肥量也随之加大,品种自身的潜能也发挥到了一定程度,甚至超出了自身的潜能,相对的水稻生长安全系数就降低了。这就需要很多、很好的外因条件来保护这些潜能的发挥。这些外因条件包括一些微量元素的应用、氮磷钾合理配比、适期施用、科学灌溉、人为的增加秧龄及秧苗素质、还有较高的生产标准、化控技术等。

一旦这些外因条件实施的不到位或不标准,水稻生育就会出现问题,尤其近几年稻瘟病的发生有上升趋势,就是由于外因保护条件对现有的较高产量水平的栽培保护不到位或不标准,也可以叫做产量指标与配套技术脱节。10年前当我们水稻单产水平在500公斤以内的时候,对外因保护条件要求的就不是很高,那是由于单产水平低,施肥量少,相对生长也就安全了。这就好比一个人提着10斤货物走路与扛着200斤货物走路相比,他们所承受的重量不同,安全程度也是不同了。

目前以黑龙江省为例水稻栽培安全威胁最大的就是稻瘟病问题,根据笔者近五年来对稻瘟病发生的特点及发生规律的调查认识到,稻瘟病的发生与我们的栽培措施标准关系较大。为此笔者认为未来稻瘟病防治的根本出路在于栽培措施与化学药剂综合防治的方法才能有效的防治稻瘟病的发生。

栽培措施防病效果占有的比例要偏大于化学药剂防病。栽培措施防治稻瘟病的核心理论是“以早育苗、育壮苗、早插秧增加植株干物重为重点,以磷肥为基础,以钾肥为核心,以氮肥为调解,合理配比按需施肥的方法使植株健康生长,以三次晾田、浅湿灌溉技术释放土壤中有毒气体,通氧壮根,在植株健康的基础上实施化学药剂防病效果理想。”也可以总结为三大要素:

第一要素就是育壮苗增加秧龄、早插秧,增加生育天数,提高增加干物质干物重的优势。在黑龙江充分利用现有的三膜育秧技术,4月6日育秧,保证35天以上秧龄,叶龄3.5-4叶,插秧5月10日-20日,秧龄增加了,插秧提前了,光温利用多了,生长期充足了,植株的干物重增加了,叶片的角质层强度大了,从而增强了抵抗稻瘟病菌侵袭的能力。

第二要素是:氮磷钾合理配比,按每个生育阶段所需合理准确施肥,使植株所需营养分配合理均匀。从而增加了植株健康系数,抗病能力增强。

第三要素是:浅湿间歇灌溉,保证整个生育期有三次以上晾田,释放土壤中有毒气体,通氧壮根,调控植株叶片生长比例不正常现象等,进一步增加了植株干物重以及所含硅质化程度,当随气流传播的稻瘟病孢子到来时就无法侵入了,这就是利用栽培措施所起到的防病作用。

以上三大要素也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就是:按所设计的产量指标配套相应的措施标准,使每一株水稻都具备一个健康的身体。就好比为举重运动员配制营养合理的饮食及训练科目一样,饮食营养配比合理了,训练科目科学了,运动员就会很容易举起所设计重量。那么对稻瘟病防治来讲只要我们把按产量指标制定的配套栽培技术从春天育苗开始就逐项落实到位,然后再准时准确的进行化学药剂防病,我们就能取得稻瘟病零发生的效果。

二、稻瘟病发生的规律及防治

(一)为什么近几年稻瘟病发生呈扩大趋势?

有的人认为是同一品种多年种植抵抗力下降,是品种原因导致了稻瘟病的发生,还有人认为是随着水稻种植年限的增加,稻瘟病菌残留量增加,导致稻瘟病发病率上升,笔者认为这些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

1. 沒有掌握稻瘟病发生的规律

2. 对农艺措施与化学药剂综合防治的关系认识不足。

3. 在产量不断提高、施肥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相应的配套措施不到位。比如,生长量问题、壮苗问题、施肥比例与施肥时间问题、肥料质量问题、灌溉问题等。

(二)水稻栽培及防病存在问题

1.水稻亩产从500公斤到600公斤约10年间,相应的配套技术没有完全到位。对所需技术含量认识不足,配套技术与产量脱节。

2. 生产管理多了,技术服务到位少,个别技术人员的责任心溃薄。

3.对稻瘟病发生的原因缺少了解,对发生规律掌握的不准。

4. 对品种特点掌握不准,缺少有针对想的配套技术。

5. 只注重化学药剂防病而忽视栽培措施防病的这一关键环节。

6. 施肥不准确,N、P、K配比不合理,施肥量分配不合理,还存在肥料质量问题(应用复合肥的比较多等)。

7. 灌溉不标准、晒天次数不到位。

8. 防病时间不准确。

9. 防病作业质量问题,如航化标准不高问题(航化作业时飞行过高、高温作业、风大作业等)人工作业喷液量少等。

(三)稻瘟病种类及特点:

稻瘟病种类及特点:

1. 叶瘟、节瘟、稻茎瘟、枝梗瘟、粒瘟、苗瘟等。在黑龙江垦区危害最大的是穗茎瘟。

2. 穗茎瘟特点:发病时间长从8月上旬到9月上旬都有发生面积大,严重的可绝产。

发生规律

1. 气象原因:遇湿度大、温度偏高、昼夜温差小、无风、人们感到闷热这种气象条件连续四五天就可能发病。

2. 弱苗、秧龄短、水淹苗、药害苗等导致生育期托后、干物质积累的少发病率高。

3. 氮磷钾施用比例不合理,短时间内施肥量过大或过晚的,发病率高。

4. 低温冷浆常年积水田发病率高。

(四)化学药剂防病

1.以防穗茎瘟为主,兼防叶瘟、枝梗瘟等

2.航化作业与地面喷雾机结合,准确防病时间与防病面积、群防群治、计算好弥雾机与航化各所承担的面积,然后倒计时推进。防治穗茎瘟的时间为,3%稻穗露头或在此时间基础上在往前推3天后推3天,为防治穗茎瘟的最佳时期,药剂选择,尽可能选择内吸型与触杀型速率高的两种药剂合用。

(作者单位:156333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青龙山农场)

猜你喜欢
秧龄配套技术稻瘟病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综合配套技术
桑树穴盘育苗组合配套技术要点
稀落谷长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旱育秧秧龄与产量关系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苗稻瘟病、叶稻瘟病效果试验研究
秧龄对机插早稻秧苗素质、分蘖能力及产量影响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穗瘟效果试验
徐薯22号种植配套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