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咏叹调与艺术歌曲气息运用的差异性研究

2016-10-21 12:38武佳伟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艺术歌曲气息

武佳伟

摘 要:艺术歌曲与歌剧咏叹调是学习美声唱法必唱的两种体裁的歌曲,由于其在取材、演唱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因此演唱者在演唱这两种体裁的作品时,提出的要求就有很多的不同。而本人认为在表现这两种不同体裁的作品时,气息运用的不同是关键。本文通过几个方面的问题解读,来阐释艺术歌曲与歌剧咏叹调的气息差异性问题。

关键词: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气息

中图分类号:J809.2;J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077-01

一、歌剧与艺术歌曲

歌剧是一种通过将音乐、美术、文学、戏剧和舞蹈等其他姊妹艺术相融合来表现的戏剧。

艺术歌曲是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一种音乐体裁,其名称因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舒伯特的作品而确立,成为一种独立类型的歌曲种类。它结合了优美旋律和人声两个最具有普遍感染力的音乐因素,使艺术歌曲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欣赏性,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歌剧咏叹调与艺术歌曲的区别

(一)选材内容

艺术歌曲的歌词多是诗人创作的诗,因此这就导致了艺术歌曲在演唱时,应该是含蓄、委婉的,这样来符合艺术歌曲的诗的含义。艺术歌曲由于其取材的原因,相比于其他歌唱形式更加贴近生活,更有人文性,而且根据其演唱的地点的原因,艺术歌曲更像是“室内乐”,不用对场地做出过多的要求,听众也不需要太多,更像是小众的、茶余饭后的休息时听的歌曲。

歌剧是音乐与戏剧的结合,因此歌剧与文学也是分不开的,只是歌剧相比起艺术歌曲而言,歌剧要求的故事性、戏剧性更突出。而且由于其要求故事性的完整,演出歌剧前,一般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排练,才能达到歌剧的演出要求。

(二)伴奏

艺术歌曲由于其伴奏乐器多为钢琴,因此在演出方面比较简单,为了与人声更好的结合,艺术歌曲的伴奏形式务必是艺术性的简单。这样才能将艺术歌曲含蓄、多愁善感的内涵表现出来。

歌剧演出时,一般都是交响乐伴奏,这样就能更好的突出歌剧的戏剧性色彩。

(三)演唱风格

艺术歌曲由于其来源,因此在演唱方面,多为独唱,以音乐会的形式出现,表现的是一种诗意美,让听众更多的是得到精神上的升华。演唱者演唱时多为轻柔的,不用过分强调歌词。

歌剧咏叹调为了突出戏剧的矛盾性,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求对歌词的表现要更加夸张,让听众能从唱词中找到形象的体会。

(四)声音表达

歌剧咏叹调在其声音上,要求的音量大,因此其气息支持的就要多,而艺术歌曲多为含蓄委婉的歌词,因此其声音音色的要求更加的细腻,更加能贴合德意志的民族风格。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声的动力”,这是沈湘教授指出的呼吸重要性,没有气息的支持,歌声出来也是不完美的,有了呼吸的支持,有了准确地高位置,共鸣腔,出来的声音自然好听。

我们在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是都需要做到不同的气息支持,有些演唱风格不同的作品,其气息运用差异很大,尤其是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的对比最为明显。

三、歌剧咏叹调与艺术歌曲在演唱方面的气息运用

艺术歌曲因其风格的含蓄,内容的诗意,在演唱方面自然更加细腻,而作为声乐的表演者来说,其气息运用就会要求的更加精准,我们都知道,演唱艺术歌曲时,风格把控要做到细腻但不失优雅,含蓄但不模糊,因此,演唱艺术歌曲在很多的地方要做到声断气不断。

由于歌剧咏叹调需要演唱者爆发力较强,能将歌剧的精华与主题诠释给观众,因此演唱时在气息方面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气息运用的快速准确、肌肉控制的紧张性和气息储备饱满性三方面。

气息运用的快速准确,一般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在演唱歌剧咏叹调音高落差较大的地方时,突然由低音转向高音时,气息必须在储备饱满的情况下,在高音即将出现时,及时有效的送达声带,声带震动获得高音。第二种,是整个乐句音高都比较高,而最后结束在一个更高音的华彩乐段时,这时气息的运用就要注意合理控制,一般在这种乐句的刚开始演唱者就要注意将位置挂的更准确,面罩充分兴奋,减少不必要的气息消耗。平稳的度过乐句的前半句,在乐句中部将气息均匀地吐出,并做好最后高音的准备,在结束乐曲中部时,在高音即将开始,将气息迅速准确地送达声带,声带充分震动,获得较大音量和较高的音高,以达到歌剧的华彩性。

四、演唱歌剧咏叹调与艺术歌曲气息运用的差异

艺术歌曲由于其取材、表演形式、艺术效果等方面与歌剧咏叹调相差甚远,因此导致了歌剧咏叹调演唱时在气息运用上与艺术歌曲有很大的差异。

第一,在歌曲演唱时,艺术歌曲为满足大家对诗歌韵味美的要求,在演唱时注重意境美,演唱者需要将听众带入到诗歌的意境当中,用中国书法常说的手法就是写意,因此,在演唱时不要过分的注重歌词,咬字应清晰、轻柔,气息柔和,但要充分。

歌剧咏叹调由于其戏剧的来源,在演唱时为突出艺术效果,应加大音量和色彩,咬字应具有戏剧性,夸张,用中国书法常说的手法就是写实,因此,在演唱时应加大气息量,气息储备时,应快速且充分。

第二,在呼吸的方法上,艺术歌曲在呼吸法上多采用慢吸慢呼、快吸慢呼的方法,因此在演唱时,艺术歌曲的要求多为慢送气,平順、合理地将气息送出,符合艺术歌曲柔和的演唱要求。

演唱歌剧咏叹调多采用急吸急呼、慢吸急呼等,由于艺术歌曲在演唱上轻柔的要求,因此其呼吸要求平顺,而歌剧咏叹调为了突出其戏剧性色彩,必须将乐段的戏剧性效果完整的表现出来,因此其旋律起伏比较大,在大跨度的音程关系演唱时要急速的将气吸足,以满足歌曲表现的要求。

第三,在气息支持方面,由于艺术歌曲的表现要求,演唱艺术歌曲时其气息的支持,往往要体现在半声演唱或弱声演唱时。半声演唱或弱声演唱时由于其声带震动的不充分,共鸣腔不明显,因此气息是决定半声演唱或弱声演唱成功的关键。肌肉松弛有效的紧张,气息平顺、舒缓的送出是半声演唱或弱声演唱基本的气息支持的要领。再加上艺术歌曲本身对轻柔演唱的要求,半声和弱声演唱在处理上要对一般情况下的演唱音量做减半或削弱处理,其为了清晰表现歌词,送气决定了其成败。

歌剧咏叹调相对于艺术歌曲的气息支持,其差异性就体现在大声演唱。这种大声不是说盲目的去追求歌曲演唱的音量,而是为了满足歌剧咏叹调的戏剧效果而做的处理。这种大声演唱是为了满足歌剧咏叹调演唱时这个大歌剧厅的关注都是感受到那种直面而来音效刺激。要做到这种演唱的气息支持,最关键的是歌曲演唱是呼吸肌肉群的快速运动。在急吸急呼的演唱呼吸要求时,呼吸肌肉群要做快速的将气息充满身体,还要注意不能让急吸急呼而将演唱者弄僵。

五、结语

艺术歌曲与歌剧咏叹调是美声唱法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曲风,其不论是取材还是演唱风格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导致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在气息运用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希望大家通过本文,能发现艺术歌曲与歌剧咏叹调在气息运用方面的不同,对自己以后演唱这两种风格的作品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子殷,林弥忠.外国歌剧艺术鉴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顾平.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材﹒美声唱法男生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3]邹本初.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4]汪启璋.外国音乐词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5]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艺术歌曲气息
BUST IntoBloom
艺术歌曲写作初探
蕾丝气息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纯白一夏
“春的气息”
高中“艺术歌曲”教学之漫谈
春的气息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
20世纪初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