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树立和打造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

2016-10-21 14:36周教贤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新时期

周教贤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的不断推动与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与速度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生活与居住的质量及标准愈来愈严格,故文化活动的形式也在进行不断的变化与创新,从以往单一、传统的活动形式发展为有品牌效应、有价值且新颖独特的品牌活动形式。所以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树立品牌意识并增强其效应,可以使某种文化活动的开展质量及达成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并凸显出活动开展的价值与意义,使其在人民群众间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社会市场中能有一定的竞争力。除此之外,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树立及打造需要长期的坚持,并在此基础上发掘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同时借助新兴的网络技术与激励手段,以此不断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及创新手段。

关键词: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树立与打造;方式手段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183-02

能够使群众文化在文化活动中维持强大的生命力并创造巨大的影响及效应,树立和打造群眾文化活动品牌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根据此基础,群众文化工作者应该根据时代的多元化发展,正确树立好品牌意识,加强品牌效应,并打造好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最终为社会的人民群众提供形式新颖且丰富多彩的高质量与高水平群众文化活动成品。本文根据新时期环境下国内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状况,结合云浮市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实例,对新时期如何树立和打造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提出具体的策略。

一、云浮市的主要概括

广东省云浮市,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的西部,不但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土地资源及土地占用总面积极广、矿产资源中的硫含量堪称全国之最、水资源中的过境客水量相当巨大、植物资源中以“双子叶纲”为市内属种植物之首且动物分布种类与资源广泛。而且作为珠江三角洲和沟通大西南的重要枢纽,云浮市的交通路线和传输方式都较为发达且完备,而且顺着时代的发展与经济需求,云浮市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加,少数民族占有人口总数量的四分之一,所以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也日益增多。

二、现阶段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状况

据近年来云浮市的相关文化数据表明,全市63个乡镇建成了乡镇综合文化站63个,达到省三级以上标准共63间;建成了文化室965间,农家书屋1020间,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10间。村级中设置的文体文化广场达到200多个,其中还有一定数量的群众文艺社团、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组织及村级广场舞蹈活动点。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群众文化活动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节庆文化活动开展常态化。云浮市以“节庆活动”和“石文化节”、“六祖文化节”、“南江文化节”为龙头,形成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的群众文化活动长效机制,引导和带动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形成了广泛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网络,培育了一批具有影响力和持续性的特色文化品牌,大大丰富和繁荣了广大城乡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云浮市每年正月十五举办的闹元宵大型广场舞会被文化部评为“特色广场文化活动”;传统节日文化(包括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阳等)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我们共同的节日”活动组织形式不断创新,实现传统特色文化多元化、经常化、品牌化。二是广场文化活动大众化。以文化广场为载体,大力实施文化活动“十个一”工程。目前,全市广场舞蹈队伍发展至200多支,总参与人数达3万多人,文化广场活动正在向自然村延伸。三是农村文化活动特色化。大力支持乡村祠堂文化建设,鼓励引导各地举办具有浓郁农村地方特色的庙会、诞会、歌会、舞狮等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开展各类演艺、创作、民间绝活展示等传统、特色文化活动,举办“云浮市民间艺术展演大赛”、“民间艺术网上大汇演”;深入开展“欢乐乡村”、“田野欢歌”、“文化大舞台”、“百姓大课堂”等农村文化活动。活跃在农村的55个群众文艺社团、46个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组织、100多个村级广场舞蹈活动点得到政府扶持。

以近期文化广电新闻出局进行的“十三五”规划提出的要求为例,要求具备举办文化活动条件的所有地区范围必须全面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中必须覆盖市区、县区、镇级和村级,并在全部地区范围内广泛建立基础的文化设施。在一定的时期内,经过有效途径和创新的技术手段并达到该要求后,地区内的群众文化活动状况和群众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农村中的公共文化服务明显改善、公共文化产品对人民群众的需求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广播电视电影与演艺节目等公共文化产品可以满足城乡居民的需要,最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满足。

三、新时期如何树立和打造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

(一)兼具当地特色、建设文化活动品牌

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必须要以开展兼具当地特色且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且喜爱的活动为基础,还要明显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因为当地的特色文化,是随着时间的迁移而不断发展的,其中包含了地域性和历史性①,对当地的群众及群众文化活动工作者来说,能够引起一定程度上的认同感与艺术魅力。所以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前,可以对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解与分析,并通过对其的改造与创新,增强本地区群众与居民对物质文化的认识,进一步增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效应。

(二)结合当地经济、推动文化发展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群众文化品牌活动,若想达到一定的规模及影响效果,不但要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而且要能结合当地的经济状况,推动文化的发展②。随着我国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水平及速度得到不断的提高,主要原因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在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相关的文化部门可以实施“以奖代补”制度,即在所有乡镇范围内对有设立公共文化设施的场馆进行免费开放,并开发“农家书屋”的文化工程,以此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人性化服务性能,此外,还可以以市区、乡镇内的各种文化场馆为基础,为当地的人民群众文化活动奠定一定的物质保障,以保证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打响品牌效应。

(三)解放思想、创新文化活动形式

创新是一切物质与文化活动的精神来源,更是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生命力的源泉,如果缺乏创新,则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树立与打造就会没有任何的吸引力,也注定不能走上一条科学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③,因此必须要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及内容,才能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建设长期维持强大的生命力,并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及主动参与。以云浮市的传统群众文化活动为例,市区内部在每年正月十五都会举办一场大型的“闹元宵广场舞会”,文化部门与文化工作者都会采取传统的文化表演形式,如由中老年人民艺术表演家唱民歌或者跳广场舞等,通过创新文化活动的形式及内容,可以增设一些魔术、小品、相声及喜闻乐见的表演节目,以此来创建一个真正具有特色的广场文化活动。而在传统的节日文化中,如中国春节、中秋节、七夕节等,可以在保持与延续原有的传统文化基础中,不断丰富及创新表演表现形式,以此来实现传统文化与传统节日的特色,并能为品牌的建设增添多元化、个性化及其他特色。

(四)凸显人民群众地位、发挥效应

因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其开展主体及服务对象就是人民群众,而且因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具有较强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也是一项涉及全方面的工作,必须在相关政府部门级文化中心站的监督下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程序的完成,所以举办群众文化活动时,由当地的党委部门及相关政府进行组织,并通过相关活动方案的设计,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文化活动的参与意识,才能真正的把品牌意识实打实的深入到当地群众的内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品牌建设,需要全社会、全体文化艺术工作者及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兼具当地特色、建设文化活动品牌;结合当地经济、推动文化发展;解放思想、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凸显人民群众地位、发挥效应。最后由当地的党委政府、文化部门积极发挥自身的职能和作用,根据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及新时期的特色发展,来打造一个真正具有品牌效应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从而推进我国文化活动与艺术领域的发展,最终提升中国全体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及文化修养。

注释:

①張海英.浅谈如何发挥文化馆优势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活动[J].赤子(上中旬),2014(20):293.

②叶慧君.打造群众文化服务品牌惠民生——记南陵县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J].品牌(下半月),2015(01):20.

③蔡亚约.结合城市新型节会打造群众文化品牌——厦门市重大节会中的群众文化活动探讨[J].群文天地,2011(04):35-37.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新时期
植根乡村沃土 群文之花绽放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思路
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对少年儿童的影响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旅游经济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