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016-10-21 15:03孟卓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影响

孟卓

摘 要:多年来,中国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对声乐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以声乐教学为研究视角,从教学理念、声乐技能的发展及声乐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了中国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中国艺术歌曲对声乐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力图使艺术歌曲这一声乐体裁,成为丰富声乐教学内容、提高声乐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声乐教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J6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208-02

艺术歌曲诞生于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时期,它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艺术歌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抒情歌曲,艺术歌曲歌词文学性强并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有明确的主题思想并与音乐组合成完美的音乐整体。首先艺术歌曲所选用的歌词通常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艺术歌曲篇幅较短小,主题鲜明,逻辑严谨,并表现深刻的思想感情。其次,艺术歌曲的旋律优美抒情,展示着诗歌的诗情画意和情绪的委婉起伏,作曲家用诗意的旋律、情感及想象力与诗歌的主题思想浑然一体地结合起来,将诗意得以补充、升华。再次,艺术歌曲的音乐在选择曲式时是依照歌词的情节内容而定的,曲式结构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并且影响着声乐教学的发展。随着我国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艺术歌曲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我国的艺术歌曲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艺术歌曲的创作可以说是代表我国声乐作品创作水平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艺术歌曲的应用与创作逐渐影响到声乐教学的发展,并且在声乐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

一、促进声乐教学理念的转变

美声唱法源于欧洲,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一种科学系统的教学原则,具有一定的影响。艺术歌曲在欧洲已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具有较好的反响。西方的唱法刚传入我国时,并不为人所接受,纵然作曲家们创作了中国民族风格的艺术歌曲,但中国群众依旧认为是在唱西方的作品。面对这样的问题,声乐教学理念发生巨大的转变,早期的声乐教育家和歌唱家们开始探讨“如何用美声唱法把中国艺术歌曲唱好”。

针对这一问题,众多声乐教育家的理念发生转变,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学理念逐渐地形成与发展。艺术歌曲开始对教学理念产生重要的影响。赵梅伯的声乐思想认为每个国家的人具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及音质特点,因此中国应该在学习西方科学发声方法的同时,不要改变自己固有的音质特色。他的教学理念被世界所公认,是一种完美的歌唱境界。周小燕认为:“用所学的意大利美声学派的方法教学生,可以‘洋为中用,有利于发展中国的民族声乐。”①喻宣萱的教学理念认为:“在演唱方面,西洋唱法要真正学好掌握它,然后‘移花接木,同民族传统结合,再开出新的绚丽花朵,教书育人在更高层次上培养我们懂得如何用声乐艺术去弘扬华夏歌声,发展民族音乐文化自觉性,为振兴中华的大业而终身奋斗。”②

著名的声乐演唱家与教育家为声乐的教学理念奠定基础,指明方向,做出巨大的贡献。同时,因为艺术歌曲的存在,使声乐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艺术歌曲的出现,为声乐教学提供了新的素材,声乐工作者的教学理念为中国声乐教学的发展确定了道路,促进了声乐艺术的发展。

二、促进声乐技能的發展

(一)歌唱语言

艺术歌曲对声乐教学体系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声乐教学实践中促进了歌唱技术的发展。艺术歌曲丰硕的创作,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与语言的作品,在歌唱语言表现上富有艺术性。德国著名的艺术歌曲创作大师——沃尔夫指出:“语言第一,然后才是音乐。”艺术歌曲中非常强调语言,每种语言都具有独特之处,了解作品中语言的内涵与寓意。中国艺术歌曲涉及中国语言的发音、咬字吐字的方法,对语言作细致的处理,才能演唱出优美的艺术歌曲。

在声乐教学中,应将教授艺术歌曲的语言作为重点,循序渐进地为学生讲解歌词语言的特点,以及每句子、每个单词的意思,讲解规范地发音口型、舌尖的位置,当歌词的语言能够顺利地掌握,再进行歌唱。艺术歌曲与语言的咬字方法相结合,在歌唱语言上突出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在中国艺术歌曲中,不断地探索中国语言的特点,塑造符合中国人审美标准的科学的演唱方法。

因中外艺术歌曲对歌唱语言的重视,歌唱家与教育家不断地探索歌唱语言的特点与发声方法,促进了歌唱技术的提高与发展,促使声乐教学的提升。运用科学的发声技术,注重歌唱语言,融贯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艺术歌曲,使艺术歌曲不断的发展。

(二)艺术处理

艺术歌曲风格多样,而且曲调旋律也各不相同,在声乐教学中对丰富艺术处理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从分析艺术歌曲的调式调性、风格特点、音高、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入手,同时从整体上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曲式和唱法等因素。艺术歌曲的旋律是用乐音组织起来形成作曲家的情感表达的动机,同时在作品的发展中寄予了作曲家的思想,为此歌唱者应有了解和认识。

从声音上达到歌曲的要求,以便更好的把作品表现出来,也要从感官上去把握。音乐艺术是直接诉诸于人的感官,直接影响人的情感和精神。想象是情感体验的最直接的方式,音乐是相对抽象的现象,通过想象表现音乐的声音,领略歌曲的意境和情感,使歌曲的艺术处理更为完美。从局部与整体分析歌曲的内涵与情感,感性认识与理性逻辑相结合,不断地反复实践,相互统一,最终达到恰到好处的情感处理。所以说,要想把一首歌曲完整地表现出来,不是简单的从声音上去把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而是把歌曲的声音与情感有机地相结合,让听众在听觉上感受到声音包含着演唱者对歌曲的情感抒发,而情感里面又透露出一丝丝柔美的声音。即所谓的声情并茂,当然,对于同一首歌,不同的演唱者又有自己不同的喜好和个性特点,每个演唱者在审美意识、观点、情趣、习惯、能力、生活阅历方面也不尽相同的,因此在感受、反应、理解和处理上也就不相同了。多种风格与多元艺术特征的艺术歌曲,能够提高我们对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能力,促进声乐教学技术的发展。

(三)人文精神

艺术歌曲通常是用来表现个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抒发各种各样诗化情怀的歌曲。艺术歌曲从歌词上来讲,是抒发对祖国、故土、亲人、以及 对过去、现在及未来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情感。它用以由爱情、友谊、生活中各种事件所引发出来的欢乐、痛苦、忧伤、感怀等 情绪。它反映的题材比较广泛,艺术歌曲中抒发爱情生活的占较多,如:《教我如何不想他》、《草原之夜》等。但也有反映其它题材的歌曲,如《渔光曲》(安娥词,任光曲)描绘了当时渔村破败的凄凉景象,饱含着渔民的血泪。《我爱你,中国》(瞿萍词,郑秋枫曲)写出了海外儿女一腔炽热、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

抒情歌曲的歌词一般不具有叙事性,而是直接抒发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因此多采用的是第一人称,这样更有利于演唱者进入角色,以自我的理解感受为出发点,带动听众进入角色,并与听众达成共识,更好的演绎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歌词的情感脉搏,如《弯弯的月亮》是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曲,,除那委婉甜美、含蓄抒情的旋律和歌声外,更是那如诗如画的歌词使人们觉得像一组特写镜头,摄入了人们的眼底,传到了人们的心灵深处。歌曲首先描写的是静态的:“夜空、月 亮、小桥、小船”,而后发展描写的则是动态的“阿娇摇船、唱 着歌谣、淌着泪、像河水流进我心上”。歌曲把静与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活灵活现、耐人回味的水乡淡彩风情画,把人们的思绪牵进到了童年水乡那特定的环境和意境之中……歌词的动与静的编织是为歌曲的高潮铺垫,真正的旨意在于情感的抒发。“我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这正是歌曲的高潮部分,给人留下一段真情难忘、留恋的感觉。即“我”忘不了我快乐、变幻的童年,忘不了那纯真善良的“阿娇”,更追忆着“我”与“阿娇” 孩提时共享的幸福和忧伤……当演唱者分析理解了《弯弯的月亮》歌词的情感内涵与人文精神,再演唱《弯弯的月亮》时,那样的情景又是如何?一定能使歌声深深地打动听众的心,使听众在你的演唱中领悟歌词情感的内涵、意境、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也使自己在与听众的交流中用心歌唱,字字带情,声声感人的意愿得以发挥,真正使演唱日趋达到真、善、美的境界。

三、丰富声乐教学曲目

20世纪20年代,随着中国音乐高校的建立,在声乐教学引入了美声唱法,最初引用的教材是西方的歌剧咏叹调。萧友梅支持在声乐教材中加入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歌曲,并在教学中进行运用,这为我国的声乐教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对中国声乐艺术建设以及声乐教学都有很大的突破。

从20世纪20年代—50年代的30年中,我国大量优秀的作曲家们在继承我国民族民間音乐传统的同时,大胆采用西洋作曲技法,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抒情作品,如《悲秋》、《教我如何不想他》、《玫瑰三愿》、《梅娘曲》、《铁蹄下的歌女》、《夜半歌声》、《日落西山》、《黄河颂》、《黄河怨》、《黄水谣》、《延安颂》、《延水谣》、《嘉陵江上》、《白毛女》选曲、《思乡曲》、《南泥湾》等等。

解放后也出现了不少影视剧及歌剧中的抒情歌曲,如《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草原之夜》、《洪湖水浪打浪》、《想延安》、《渔家姑娘在海边》,还有《九九艳阳天》、《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克拉玛依之歌》、《马儿,你慢些跑》等等。

近些年创作的艺术歌曲,如《送上我心头的思念》、《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再见吧,妈妈》、《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那就是我》、《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大海一样的情深》、《好日子》、《父老乡亲》、《大地飞歌》、《又唱浏阳河》、《说句心里话》、《祝福祖国》、《神奇的九寨》等等。除此之外,国内流行一些通俗类抒情歌曲,有的优美抒情,在艺术上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在音乐会上的演唱也深受群众和大学生的喜爱。如《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龙的传人》、《蜗牛与黄鹂》、《弯弯的月亮》、《绿叶对根的情谊》、《烛光里的妈妈》等。

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大量的运用,丰富了声乐教学的内容,并被声乐教材所纳入,如1981年出版的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中包含了大量的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无疑丰富声乐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不同风格的歌曲,提高学生演唱能力。

从中国高等音乐学校的建立,美声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开始,中国艺术歌曲的产生与发展对中国声乐教学始终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艺术歌曲作为声乐作品中的先锋代表,应在声乐教学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将艺术歌曲融入声乐教学,将有效提升声乐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使中国声乐学派独树一帜。

注释:

①朱永珍.中国之莺——周小燕传[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185.

②周维民.华夏美声唱法的先驱,收录于喻宣萱声乐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360.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纳入流行唱法之可行性评价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