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贫困村“精准扶贫”的实践
——湖南省委党校“精准扶贫”湘西龙山县里耶镇杉树村略记

2016-10-24 07:01发自湖南长沙湘西
清风 2016年6期
关键词:龙山县省委党校杉树

文_本刊记者(发自湖南长沙、湘西)

一个贫困村“精准扶贫”的实践
——湖南省委党校“精准扶贫”湘西龙山县里耶镇杉树村略记

文_本刊记者(发自湖南长沙、湘西)

张国骥(右)代表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为杉树村送去扶贫捐款

湖南省委党校扶贫队请省农科院专家到杉树村传授柑橘种植技术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扶贫新思路。至今,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成效初显,让人耳目一新。同样地处湘西的龙山县里耶镇杉树村(2015年乡镇合并前称隆头镇杉树村)也是贫困村之一。资料显示,杉树村位于龙山县南部,全村面积13.5平方公里,伴路依山而建,自然环境优美。但山清水秀的背后,却是该村大面积贫困的窘况。那么,杉树村“精准扶贫”的实践效果又如何呢?

挨家挨户“精准识别”扶贫对象

对扶贫工作“回头看”,对符合扶贫条件的全部纳入扶贫对象范围,对不符合条件的全部剔除出去。

龙山县里耶镇杉树村是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的对口扶贫村,2015年3月,湖南省委党校扶贫队入驻杉树村,开始了驻村“精准扶贫”工作。一年多来,湖南省委党校结合实际,争取各方支持,为杉树村的脱贫攻坚做了不少实事。湖南省委党校后勤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勇与教务处学籍科科长王长东如今入驻杉树村,分别担任扶贫队队长、副队长的重任。

据悉,杉树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寨。全村3个居民组,161户,693人,以土家族为主,属于贫困村,有贫困人口76户,309人。全村60岁以上的14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1%。有五保户8人,低保户77人。杉树村整体文化程度不高,上过高中的较少,还有一部分文盲。经济方面,柑橘是杉树村的特色支柱产业,主要种植脐橙,另外还有水稻、玉米、红薯等种植业,鸡、猪、羊等养殖业。全村基本没有较大规模的农业大户,没有集体经济,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由此可见,杉树村的贫困是客观条件导致的。

要对杉树村进行“精准扶贫”,首先就要对该村的扶贫对象进行重新核定,这可称之为扶贫对象的“精准定位”。“杉树村确实是比较贫穷的村庄之一,毫无疑问是需要扶贫的。但是需要对扶贫对象进行动态识别。”刘勇介绍。

所谓“动态识别”,是国家制定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按照以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以前贫困户的认定是由村干部甚至乡镇干部上报的,上级政府很难进行鉴别,难免会存在一些弄虚作假的现象,一些地方不少真正的贫困户和低保户被排除在外。

刘勇说:“简单地说,就是对扶贫工作‘回头看’,对符合扶贫条件的全部纳入扶贫对象范围,对照‘六个不准评’标准,将不符合条件的家庭予以剔除。”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就是一方面可防止不符合条件的人冒领贫困补助金,另一方面就是将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为真正的贫困户提供资金和扶持。

在杉树村,有白血病患者、喉癌患者、残疾人、失智人员等弱势群体,还有很多在温饱线上下水准的家庭,到底哪些家庭是最需要扶贫的对象,不能光凭表面印象和道听途说而定。要做到对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并不容易,扶贫队要挨家挨户进行调查了解。通过对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杉树村的扶贫对象户数、人数均发生了变化:贫困户由89户减少到76户,贫困人口由284人增加到309人。“‘回头看’之后的扶贫对象更精准了,这76户都是真正需要扶贫的。”扶贫队队长刘勇说。

“精准”用好扶贫资金和技术

湖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院长张国骥多次嘱咐扶贫队员,要多为百姓办实事、好事,把好事办好,千万不能留下后遗症。

向有关部门争取以及向社会筹集扶贫资金,无疑是扶贫方式之一。除湖南省扶贫办下拨的扶贫专项资金,扶贫队共筹集100多万元用于扶贫,其中58万元资金用于杉树村建设,25万元支持隆头镇敬老院改扩建,20万元用于危房改造,组织教职工和学员为杉树村贫困户累计捐款捐物10多万元……

要用好扶贫资金,主要在于监督管理。这方面,杉树村所属的龙山县有整套的监管制度,扶贫队也制订了一系列措施。湖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院长张国骥多次嘱咐扶贫队员,要多为百姓办实事、好事,把好事办好,千万不能留下后遗症。为了保证资金使用效益,每个项目不论大小,都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实施。因此,在设计项目实施方案时,扶贫队反复征求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将实施方案在每个村民小组和村部进行公示,请全体村民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监督。比如,杉树村的安全饮水工程涉及每家每户的利益,扶贫队深入各个家庭征询他们的意见,并要求村干部组织所有家庭开会认真讨论建设方案,征集了不少好的建议,项目建成后效果比较好。

“结对帮扶”也是一项普及面非常广、以资金帮助为重要内容的扶贫政策,即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子,帮扶城乡困难家庭的活动。在杉树村,扶贫队建立了“结对帮扶”联系表、名册,湖南省委党校每一个校领导及各处室都有“结对帮扶”的扶贫对象,这也是“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工作方式。

湖南省委党校领导、老师、学员多次结对帮扶来村“一进二访”,慰问资助特困家庭。该村村民王进友在外务工期间患了白血病,医药费花了好几十万元,光靠大病救助显然不够。湖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张国骥率队到杉树村慰问贫困人口时,就专门看望了王进友。王进友在湘雅医院治疗期间,湖南省省委党校副校长李巍又代表校领导去医院看望了他。像这样的村民家庭就是“精准扶贫”亟须帮扶的重点对象。

在杉树村,“结对帮扶”的例子还有很多。村民彭顺庭家发生火灾,湖南省委党校扶贫队及时给予资助,并联系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帮他新建房子。湖南省委党校教职工还资助了杉树村的一批贫困学生读书。例如,第48期中青班学员、株洲市政法委委员李大捐款1万元资助特困学生彭官田读高中,他还联系株洲市的爱心人士进行爱心接力,资助更多的贫困学生读书……再如村民王世际一小孩上大学,一小孩上初中,自己身体差,但还在外打工支撑全家,妻子彭兰患重病在县城陪读,扶贫队多次到租住地进行慰问资助。

除提供资金方面的资助,“精准扶贫”还体现在对贫困户的技术输送方面,如免费赠送玉米、稻谷、柑橘苗等良种,免费组织技术指导,赠送农业技术光盘、书籍供村民学习。2015年6月19日,受湖南省委党校领导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彭俊彩教授、李先信研究员赴杉树村现场指导农业生产。两位专家表示,将继续给予杉树村村民以技术指导和支持。农民通过现场学习,掌握了新的技术,也增强了发展产业的信心。

“精准扶贫”还需放眼全局的长远眼光

“精准扶贫”还要从整体上、长远发展上考虑问题。

2015年11月4日,张国骥在杉树村调研中指出,扶贫工作并不简单,要有全局思维和长远眼光。全村的工作是一个整体,村与邻村、全镇乃至全县都是相关联的,要从整体上、长远发展上考虑问题,无论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还是产业发展、村民教育、文化建设、乡村治理,各个方面都要统筹安排。

比如说,搞好项目建设,就是立足整个村甚至周边连片地区,而不仅仅是针对单个家庭的扶贫措施。比如,扶贫队在当地组织了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解决了村民饮水困难的问题;新修了2000米产业路、60多个柑橘蓄水池、近200米村组道路,整修了2000米水利设施,方便了百姓生产生活;对村部进行了改建,添置了现代化的设施,村民开会、培训拥有了比较标准的场地……

扶贫不能光看眼前的成绩,还要为当地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据介绍,今后两年,湖南省委党校还将以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为重点,协同推进产业建设、民生事业、环境改善、基层组织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为此,抓紧开辟增收渠道,增强造血功能是今后一段时期扶贫工作的主要思路。

比如,建设80千瓦光伏发电站,发展集体经济。预计年收益8万元左右,使用寿命25年,收益的70%用于扶持贫困户,重点是特困家庭;30%用于土地租金、维护和公益事业。再如,建设标准化无公害柑橘基地,发展集体经济,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新开发200亩土地租期30年;流转6年果龄的果园30亩,租期4年。

又如,加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路网,对村级组织活动中心提质改建,亮化美化生活环境,完善农村水利设施,完成全村危房改造。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开展村民培训和文化建设,建设文明乡风……通过诸如此类的努力措施,力争杉树村在2017年整体脱贫。

猜你喜欢
龙山县省委党校杉树
长亭印象
科学“立制”,促进干部“自愈”——陕西省委党校教授岳东峰谈凤翔做法的创新性
精准扶贫下龙山县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
龙山县优质稻湘晚籼17号栽培示范
妈妈的“跟屁虫”
《安徽新四军研究文库》交流会在省委党校召开
杉树
大受欢迎的杉树
留住那一份牵挂
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