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棉花产业现状解析与提质增效对策建议

2016-10-24 06:05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李燕强
河南农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植棉棉田提质

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 李燕强

河南省棉花产业现状解析与提质增效对策建议

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 李燕强

河南省既是产棉大省又是用棉大省,然而,河南省棉花生产一路下滑,棉花缺口进一步拉大,对河南乃至全国的棉花供求平衡将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在综合分析“十二五”期间河南省棉花产销形势及2016年棉花生产情况和政策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南棉花生产以制定短期保持生产稳定,长期实现恢复发展的目标思路与促进河南棉花产业提质增效的几点政策措施与建议。

一、“十二五”期间河南棉花生产情况

“十二五”期间,河南棉花生产继续呈现下滑趋势。根据统计部门资料显示,全省“十二五”期间5年合计植棉面积111.3万hm2(年均22.3万hm2),比“十一五”减少194.5万hm2,减幅64%;5年合计棉花总产110万t(年均22万t),比“十一五”减少207万t,减幅65%;5年平均每667m2产皮棉66kg,比“十一五”降低5%。

由表可知年际间植棉面积、皮棉总产下降幅度有所放缓,单产水平有所提高,反映出植棉面积和总产随市场变化幅度较大,而棉花单产水平总体呈增长趋势。

由于河南棉花生产出现了连续多年的下滑,棉花总产量不断下降,棉花购销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了解,河南具有收购加工资质的棉花企业有86家。在2011—2013年,国家制定了19 800~20 400元/t的棉花临时收储价,符合质量标准的棉花都可以进入国家储备,由于国储棉托市政策的支撑,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利润有一定保证,所收购的棉花主要进入了国家库存,棉花收购秩序基本正常,棉花质量的总体水平良好。从2014年开始,国家取消了临时收储政策,仅对新疆棉区实行19 800元/t的目标价格补贴,而对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其他9个省份实行2 000元/t的价格补贴,明显低于新疆标准。国内棉花市场价格全面放开,近两年棉花市场价格水平维持在1.2万~1.3万元/t,每吨棉花的市场价低于目标价格7 000元左右。由于没有国储政策的支撑,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参与市场的热情不高,很多地方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造成了企业不敢收、工厂不敢调、农民不愿卖的尴尬局面。由于棉花生产下滑、收购渠道不畅、统计口径不清等多种原因,近两年河南棉花年收购量不足5万t。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棉花生产情况分析表

二、2016年河南棉花生产情况

根据近期对部分棉花主产市、县的抽样调查,预计2016年棉花种植面积比2015年减少22%,按照2015年度统计面积基数12万hm2测算,预计全省棉花种植面积在9.33万hm2左右。

从生产层面来看,由于近些年河南棉花面积不断下滑,很多宜棉又宜粮的耕地基本上都改种了其他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农作物,植棉面积已处于历史最低水平。现有棉花面积主要为瓜棉套、蒜棉套或麦瓜棉三套等多熟高效套种模式及黄河滩地、盐碱地、旱薄地植棉,基本上到了河南棉花最低面积的支撑点,植棉面积继续下滑的空间已经不大。

当前,河南棉花生产已进入开花结铃的关键时期。据调查,前一个时期局部雨涝天气对河南棉花生长影响不大,河南春棉、麦后移栽棉长势良好,与常年基本相当。截至2016年8月上旬,河南一类棉田约占35%,以瓜棉套种等高效棉田为主,已进入开花结铃盛期,一般留果枝13~16个,单株成铃5~12个;二类棉田约占40%,以晚发春棉和早茬套种棉田为主,大部分已经打顶,一般果枝数7~12个,已进入花铃期;三类棉田约占25%,主要是麦后移栽棉,单株果枝在6个以下,也陆续进入开花期。

针对7—8月雨涝天气增多,局部冰雹、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随时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河南省农业厅已经制定了应急预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是因苗制宜,分类指导,抗旱排涝两手抓,注意解决制约棉花生长发育的主要矛盾;二是清理沟渠,防倒伏、防早衰、控制旺长;三是加强整枝管理,促进田间通风透光,减少蕾铃脱落;四是注重肥水管理,实行化学调控,力争多结桃、增铃重、促早熟;五是综合防治病虫害,减轻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三、棉花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河南省作为棉花生产和用棉大省,不论是长远发展还是从眼前考虑,都应该保持生产的基本稳定,保障基本需求的有效供给,为了进一步促进河南棉花产业提质增效,政策措施建议如下:

(一)试行棉花轻简育苗移栽技术补贴政策

目前,河南主导研究开发的棉花轻简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技术及遥控旋翼机技术已经成熟,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为了降低应用成本,建议每667m2棉花轻简育苗补贴50~100元,每667m2机械化移栽补贴100元,以促进该技术尽快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二)加大对棉花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

从育苗基地建立、移栽机械配置、运行补贴等方面给予扶持,尽快形成产业化运行模式,并积极探索棉花轻简育苗与瓜菜、苗木育苗技术合作与整合,以提高机械利用率,缩短成本回收周期,促进良性运作。

(三)加快棉花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发展步伐

从轻简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机械化管理到机械化收获,形成全面可靠的技术模式和机械系列,开展全程社会化服务,以促进棉花生产稳定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对棉花生产的补贴力度

国家出台的2 000元/t的补贴政策,仅相当于每667m2补贴120元左右,而由于当前棉花价格与国际接轨,仅籽棉降价所造成的损失相当于每667m2减少560元的产值,两者相抵每667m2产值净减少440左右,从棉花生产投入产出来测算,必然是净亏本的,建议补贴政策与新疆相当。

猜你喜欢
植棉棉田提质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为城市提质而歌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2019年全国植棉意向面积下降2.7%
美国国家棉花总会预测美国棉农2019年植棉面积达585万hm2
美国2018/2019年度植棉预测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
全国植棉意向面积再降3.17个百分点
一〇一团棉田主要虫害调查分析
棉田磁化水灌溉脱抑盐作用及促生效果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