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报告

2016-10-24 06:05河南省农业信息中心秦义民
河南农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亏损额加工业龙头企业

河南省农业信息中心 秦义民

2015年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报告

河南省农业信息中心 秦义民

2015年,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在省委、省政府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指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调中求进、创新发展,扩大增长点、抓好关键点、稳控风险点、抢占制高点,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基本情况

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 315家,同比增长4.86%,增加值同比增长7.6%;实现营业收入20 702.2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利润总额1 723.6亿元,同比增长5.8%;税金总额770亿元,同比增长4.2%。

农产品粗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实现营业收入5 951.1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利润总额444.1亿元,同比增长10.5%;税金总额114.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实现营业收入2 750.1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利润总额254.3亿元,同比增长8.8%;税金总额68.6亿元,同比增长8.9%。

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879家,实现营业收入1 884.6亿元,同比增长7.9%;油料加工企业203家,实现营业收入603.1亿元,同比增长9.4%;果蔬加工企业122家,实现营业收入163.1亿元,同比增长14.1%;饮料制造业506家,实现营业收入1 472.3亿元,同比增长4.8%。

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亏损238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3.9%,亏损企业亏损额33.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5亿元,同比增长8%;农产品粗加工业亏损企业63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家,亏损企业亏损额5.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4.3亿元,同比下降了42.6%;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亏损企业19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家,亏损企业亏损额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5亿元,同比增长300%;饮料制造业亏损企业24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家,亏损企业亏损额14.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7亿元,同比增长403.4%;肉类加工企业亏损企业8个,与去年同期持平,亏损额0.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0.4亿元,同比下降了50%。

全省820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 521亿元,固定资产总额达到4 129亿元,实现净利润662亿元,税金总额299亿元,实现创汇额25.3亿美元,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356家。

二、运行特点

(一)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

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 702.2亿元,同比增长8.4%,比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增长108%,实现了增长翻番,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由27.61%增加到28.32%;实现利润总额1 723.6亿元,同比增长5.8%,与2010年底相比增长了67.15%,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利润由32.56%提高到35.61%,税金总额770亿元,同比增长4.2%,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59.09%,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金由30.2%提高到34.86%。从业人员222.8万人,同比增长4.3%,比2010年末增加了81.7万人,增长了57.9%,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由31.04%提高到32.33%。

(二)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稳步增长,营业收入增速放缓

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 315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39家,与2013年相比增加436家;实现营业收入20 702.2亿元,同比增长8.4%,与2014年相比增速下降3.87个百分点;从行业来看,12个农产品加工行业大类中有4个行业营业收入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纺织服装服饰业、医药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17.2%、16.8%、13.8%和13.3%,分别高出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速8.8、8.4、5.4和4.9个百分点。

(三)农业产业化呈现集群式发展

“十二五”期间,农业产业化集群式发展的态势明显,全省规划培育的农业产业化集群达517个,分布农业领域11个产业、50多个子产业,实现年销售收入10 152亿元,基本覆盖全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和区域性特色产业;截至2015年底,销售收入在30亿元以上的61个,50亿元以上的17个,100亿元以上6个;2015年,集群内企业项目总投资达2 020亿元;新增农产品加工能力800多万t,新建的种植基地93.3万hm2,新建规模养殖场9 883个;集群内就业农民人数140.5万人,新增农民就业24万人,农民就业工资性收入年人均23 856元,农民工资性总收入335.2亿元;集群带动农户数量1 128万户,户均增收2 180元;带动效应持续增强。

(四)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迅速

Effect of Boundary Condition on Impact Response and Damage Meso-mechanism for Scarf Bonded Repair of Load-bearing Composite Structures

截至2015年底,全省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 81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60家,省级龙头企业达到760家,比2014年增加了286家,各级龙头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0 505.6亿元,同比增长8.36%,实现净利润1 804.2亿元,同比增长6.24%,营业收入超1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3 833个,同比增加257家。

三、存在的问题

(一)利润总额增速明显下滑

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 723.6亿元,同比增长5.8%,比2014年同比增速下降2.55个百分点,比2013年同比增速下降8.5个百分点。利润增速下滑的原因:一是企业用工成本增加,人员工资逐年提高。2015年企业人均月工资2 142.54元,较2014年人均月增128.04元。二是企业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增长较快。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管理费同比增长7.4%,销售费用同比增长8.5%,两项费用达到840亿元,占全部利润的47.65 %。

(二)亏损企业数量及亏损额增加,企业亏损面有所扩大

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亏损企业数量为238家,同比上升了21.43%,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33.9亿元,同比上升8%。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亏损面为3.3%,与去年同期相比扩大了0.7个百分点,与2013年相比增加0.5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亏损企业数量及亏损额增加,企业亏损面加大。

(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和新兴战略产业比重较小

从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行业分布情况看,面业、油脂、果品、蔬菜、畜禽等传统优势农业产业所占的比重较高,优质、特色、时尚且符合未来消费需求的高成长性产业比重较少;从产品结构上看,粗加工品和一般加工品占总量的87.1%,精深加工品仅占12.9%。

图1 2015年分行业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速情况

图3 2015年分行业农产品加工营业收入增速情况

四、下一步做法和措施

(一)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引导集聚发展

要着重筛选和培育一批发展前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骨干企业,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帮助其发展壮大。同时引导产品关联度较强的企业集中连片发展,产生“集聚”效应;鼓励企业进入产业集聚园区内,享受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和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快速发展。

(二)加快发展步伐,缩小县域经济差距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要找准发展方向,实行定位发展,重点发展特色和优势产业,把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式发展。对于薄弱行业,要结合当地实际给予优惠政策,实现农产品加工多行业、跨领域、全方位发展,逐步缩小县域差别。

(三)缩减用工成本,提高利润空间

引导企业淘汰落后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步伐,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减少用工,缩小劳动强度。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多培训一些熟练工人,业务能手,提高工作效率。必要时可采取业务外包的方式,进一步降低用工成本。

(四)加大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通过举办农产品加工技术对接活动,与教学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平台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自主创新。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开发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效益。

(五)拓宽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一方面通过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为银企合作搭建平台,缓解涉农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鼓励企业上市融资,通过省政府金融办、银监、证监部门的合作,积极培育上市后备企业。

猜你喜欢
亏损额加工业龙头企业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农产品加工业经济运行发展现状
与Arburg(阿博格)携手共进塑料加工业的数字化未来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2019年1—8月中国白酒收入3602亿元
农产品加工业稳中向好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