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邑部》构形方式和书体演变研究

2016-10-25 21:18董越
教师·中 2016年8期
关键词:说文解字

董越

摘要:《说文解字》是中国汉语言文字学史上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540个部首是全书纲要,研究部首及部首字是研究《说文解字》的根本。文章以540部中的邑部所属字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对邑部首字的构成方式、书体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最后对其演变规律进行总结。

关键词:《说文解字》;邑部;构形方式;书体演变;演变规律

中图分类号:H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3-0036-02 收稿日期:2016-06-08

作者简介:董 越(1972—),女,河南淮阳人,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河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古文字学、文字学、汉语史。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汉语言文字学史上第一部字书。共收小篆 9353 个,以小篆作为字头,另有“重文” 1163 个,共说解 133441 字。许慎以其严谨的治学理念,坚持“以形为主,因形以说音说义”,着重从文字本身去探求本义,说解时一般先释其字义,次释其形体,最后说明字的读音,这样的一部内容丰富完整、自成系统的字书对后世工具书的编纂和汉语言文字学科的影响深远。

《说文解字·邑部》共收字181个、重文6个。这些从属于邑部首的字构成了一个具有系统性的整体,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现了汉字当中所蕴含的构形、排列、词义、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将就《说文解字·邑部》的构形方式和书体演变的规律做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说文解字》里的小篆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第一次由政府参与对文字进行的改革。“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小篆与之前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相比,象形性减弱,已完全符号化,其主要的特点是线条婉转圆匀、字呈竖势。由于经过政府主导的人为规范,基本上一字一形,异体字减少。从造字方式上来说,用象形、指事、会意的方式所造的字数减少,形声字所占的比重增加。从《说文解字·邑部》的181个正篆和6个重文可知,181个正篆里面,只有邑和从反邑的一个字是会意字,其他179个正篆都是形声字。6个重文里面,有4个会意字。这几个重文只是跟正篆的造字方式不同,对重文的结构分析有利于我们对正篆本义的理解。这4个会意字的解释如下:

(1)“邦”的古文是亡从田,之适也,所谓往卽乃封,古文封字亦从之土。

(2)“岐”的古文是蜫,从枝、从山。

(3)“邠”的异体字蜭[豳],美阳亭卽豳也,民俗以夜市有豳山,从山、从豩,阙。

(4)“扈”的古文蜵是个会意字,从山、从邑。

为了对《说文解字·邑部》的构形方式和书体演变的规律做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我们逐一分析了《说文解字·邑部》的181个正篆的字形和它们的构形方式及书体演变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1)见于《说文解字》的字中有8个金文字形是不从“邑”的,它们是:

就是后来的酆 (宅簋)。

就是后来的(井侯簋)。

就是后来的鄘(井侯簋)。

就是后来的鄶(鄶始鬲)。

就是后来的郰(郰匜)。

就是后来的邳(邳伯罍)。

就是后来的郯(令簋)。

就是后来的(鼎)。

(2)不从“邑”和从“邑”的金文字形同时存在的有9个,它们是:

郑,不从“邑”的字形是(郑同媿鼎),从“邑”的字形是(哀成弔鼎)。

鄦,不从“邑”的字形是(鄦 簋),从“邑”的字形是(鄦子)(蔡大师鼎)。

郾,不从“邑”的字形是(匽侯盂),从“邑”的字形是(郾侯职戈)。

鄂,不从“邑”的字形是 (鄂侯簋),从“邑”的字形是

(鄂君启舟节)。

邾,不从“邑”的字形是(邾公华钟),从“邑”的字形是(邾大司马戟)。

邿,不从“邑”的字形是(邿季簋),从“邑”的字形是(邿伯祀鼎)。

鄧,不从“邑”的字形是(邓公簋),从“邑”的字形是(邓子午鼎)。

鄫,不从“邑”的字形是(曾伯),从“邑”的字形是(鄫子鬲)。

不从“邑”的字形是(弔鼎),从“邑”的字形是(陈侯因齐錞)。

(3)只有从“邑”的金文字形有17个,它们是:

邦,金文字形是(盂鼎二);都,金文字形是(仲都戈); 郓,金文字形是(戈文); 邵,金文字形是(中山王厝壺);鄲,金文字形是(鄲孝子鼎);鄎,金文字形是(鄎子行盆);鄛,金文字形是(鄂君启车节);郢,金文字形是(鄂君启舟节);邡,金文字形是(鄂君启车节);郜,金文字形是(郜史硕父鼎);邛,金文字形是(弔姬);,金文字形是(沇兒鐘);邗,金文字形是(趙孟壺);,金文字形是(多友鼎);郳,金文字形是(郳鬲);郙,金文字形是(郙王劍); ,金文字形是(何尊)。

在表意字基础上加上义符是形声字产生的途径之一。“鄦”字的金文字形除了附加“邑”构成之外,甚至还有附加“曰”和“皿”构成的 、。

不从“邑”的金文字形和从“邑”的金文字形同时存在,说明早期的形声字并不都是由形符加上声符构成。将有些“邑之属”从邑、构成或合书成新的字,如可能“邑”两字合书作“”,“、邑”合作“ ”。直到这些从邑的形声字慢慢固化为一个很稳定的结构。“邑”的表意空间也越来越小,一直到了战国时代,甚至有楚国把邑作为基层的行政组织。

大量的直接从“邑”的金文字形的存在说明,形符加义符是构成形声字的主要的方法。

至于《说文解字·邑部》181个正篆的字义的变化,存在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现象,甚至存在假借义“久假不归”即其本义完全不用,假借义变为常用义的现象。下面举例说明:

(1)“那”是个会意兼形声字,小篆字形是问,从邑,从冄(冉)。会合一个长着浓密胡子和毛发的西夷国家。冉也兼表声。隶变后楷书写作“那”。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远指指示代词“那”,是表示西夷国的“那”的假借用法。

(2)“邨”本来表示地名,从邑,屯声,此尊切,十二部,按本音豚,屯聚之意也,俗读此尊切,又变字为村。

(3)“邮” 本是表示亭的地名。左冯翊高陵亭。锡韵又曰:邮,乡名,在高陵。也即在今陕西西安高陵。从邑,由声。现在词义发生转移,它最常用的意义应该是与邮政有关的邮递员、邮箱、邮政等。

参考文献:

(东汉)许 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

(南唐)徐 锴.说文解字系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

猜你喜欢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的认识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浅谈《说文解字》中的“尸”部字
从出土文字看《说文解字》存在的问题
《说文解字》羊部字形、字义、文化蕴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