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焦虑

2016-10-26 09:43苏辛
中国远程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广播电视身份

苏辛

这些年来,常有研究者谈到制约非正规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制度性歧视”。尽管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两条腿走路”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针,《高等教育法》的“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也说得非常明白,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被认为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但正如本刊卷首曾指出的,这两条腿的境遇实在大相径庭。主要开展非正规高等教育的学校及机构,长期以来似乎总也难以摆脱所谓“身份焦虑”。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分类发展,非正规高等教育和相关学校及机构的“身份”问题恐怕回避不得。

普通高校陆续进军远程教育领域,挟名校之威和互联网之势,非正规高等教育曾突然显得高大上起来,但终究还是未能逃脱前述“障碍”和“歧视”的宿命。许多高校网院和当下正在“合流”的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一样,深陷“身份”造成的纠结中而颇有些尴尬。继续教育包括远程教育的转型发展,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特别是在高校发展战略及资源配置中能否受到足够关注,其“身份”可能出现什么变化有待观察。远程教育的定位及其在高校功能划分中的归位,远程教育与其“母体”学校以及全日制教育的关系,还有更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进军远程教育领域,其特色能否得到相应体现,尤其是以“双一流”为目标的高校能否起到引领作用等问题,都很值得研究。

至于广播电视大学,可以说“身份焦虑”伴随了其30多年的发展历程。开放大学在中国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相关各方首先聚焦的可能就是其“身份”问题。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明确要求开放大学要努力办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几所试点学校更名并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被认为是开放大学作为大学实体建设的重要进展,但若因此认为开放大学的“身份”问题将迎刃而解,则未免过于天真了,许多问题看来还得通过持续推进和深化改革逐步解决,而且得防止因为“身份焦虑”而可能使出“昏招”。有学者告诫开放大学不能迷失方向,向普通高校看齐是没有出路的。同时,由于开放大学被赋予许多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功能,当前也很有必要警惕非大学化、去大学化的倾向。还有,尚未更名的数十所广播电视大学,特别是作为开放大学办学体系核心支撑的分校(工作站),“身份焦虑”似乎有越来越重的趋势,漠视其关切和诉求恐怕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远程教育的作用是无以替代的。相关各方的“身份”看来都将出现变化,包括“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可能也难免“身份焦虑”——事实上,与远程教育关系甚为密切的教育服务业及相关企业,早就因其对于“身份”的期待总也得不到响应而陷于不同程度的“焦虑”中了。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广播电视身份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跟踪导练(三)(5)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