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2016-10-27 08:20
当代美术家 2016年5期
关键词:克劳斯前卫艺术史

读书

前卫的原创性及其他现代主义神话

(美)罗莎琳·克劳斯 著 周文姬、路珏 译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本书是罗莎琳·克劳斯的最经典作品之一,克劳斯以几乎是神话化的前卫思想为起点,探讨了艺术中的方法是如何打破风格,以至于产生了后现代主义,同时,她详细分析了这些方法如何改变了我们对20世纪艺术的理解。克劳斯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出发,结合索绪尔语言学、符号学、精神分析等进行研究,一方面来挖掘视觉艺术中之前没有被发现的意义,另一方面,她批判那些卓越艺术实践者和文学历史书写艺术的方法。本书系统性地呈现了罗莎琳·克劳斯在艺术批评生涯中最关键、最精髓的思想体历程,从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角度,对20世纪一些重要的艺术现象进行原创性的批评阅读,在艺术批评史上占据了重要的经典地位。

前卫不仅是20世纪艺术绕不开的核心概念,也是充满丰富语义的艺术史现场。罗莎琳·克劳斯对前卫艺术的研究和诠释,无论是在方法论层面还是具体的批评层面,都具有建构性的价值。本书是20世纪欧美艺术理论研究的经典读本。

分殊正典:女性主义欲望与艺术史书写

(英)格里塞尔达·波洛克 著 胡桥、金影村 译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7月

后现代主义之后,我们该如何面对由“老大师”们建构的艺术史正典?“女性英雄”们如何制造差异化的图像?进入艺术史的女性主义视角如何解读作品和作品之外的性别、阶级、种族、身份的差异?通过重读正典化的男性大师和女性艺术家——梵高、图卢兹·劳特莱克、马奈、阿特米西亚·简特内斯基、玛丽·卡萨特、贝尔特·莫里索,波洛克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深入地探讨了图像和社会语境中的差异问题。本书既不是对白人精英男性正典无甚新意的批判,也不是对被忽略的女性艺术家毋庸置疑的颂赞。当人们抛开性别的界限时,广泛存在于社会语境中的差异就会重塑我们对于图像的认知和艺术史的叙述模式。

本书重读经典化的现代大师——梵·高、图卢兹·劳特莱克和马奈,以及重读女性主义艺术史中“经典化”的艺术家——阿特米西亚·简特内斯基和玛丽·卡萨特。作者引入精神分析与解构来评测阅读“女性化记载”的工程,并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是女性主义题材不错的美术史论读物。

大众文化中的现代艺术

(美)托马斯·克洛 著 吴毅强、陶铮 译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9月

在这部启人心智的书中,杰出的艺术史家托马斯·克洛探究了前卫艺术与现代大众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强大而又不可或缺的联系。作者详细生动地叙述了杰克逊·波洛克、安迪·沃霍尔、克利斯托夫·威廉姆斯及其他人的故事,最终对现代艺术及其在20世纪后期文化中的地位,做出了新颖而富有独创性的阐发。

本书是公认的马克思主义艺术史的典范,同时对当代艺术批评中的体制批评、艺术的社会史的理论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书对前卫艺术和大众文化关系的论述极富创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在前卫和大众文化之间做出严格区分(高雅和庸俗)的理论视角,大大丰富了我们对现代艺术的理解。同时,书中对当代艺术批评中的体制范围的相关论述,也开启了我们对于西方由来已久的体制批评理论的了解和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艺术社会学

(英)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 著 章浩、沈杨 译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本书综合艺术社会学中的多种理论模式,并提供了大量经验性的案例,包括艺术社会学研究中极具启发性的经典案例。这些关于艺术作品的案例研究来自于文化谱系的两端:美的艺术(戏剧、舞蹈、交响乐、歌剧)和流行艺术(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低俗小说、电视剧、情景喜剧、广告)。

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安·斯威德勒(Ann Swidler)教授说:“从事社会学研究和教学的25年来,这是我记忆中唯一一本让我既觉得有趣又受益良多的教科书。亚历山大的《艺术社会学》同时鲜活地展现了关于文学、音乐、艺术和流行文化的社会学领域最经典和最前沿的研宄,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研宄者用社会学的方式研宄艺术时所发现的迷人风景,而专业学者可以从中看到这一领域的研宄前沿正在发生什么。”

博物馆怀疑论:公共美术馆中的艺术展览史

(美)大卫·卡里尔 著 丁宁 译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本书作者大卫·卡里尔教授是当代美国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其近著《博物馆怀疑论》为同类著作中的翘楚。作者在及时传达当代国际上有关艺术博物馆研究的最新思想的同时,也展开了自己视野广阔而又催人深思的理论探索,既深入讨论了大型的博物馆(如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精湛分析了私人的收藏馆(如波士顿的伊莎贝拉·斯图加特·加德纳博物馆,加州的盖蒂博物馆),为人们进一步思考当代艺术博物馆或美术馆提供了灼人的启示力。

全书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自我与图像

(英)艾美利亚·琼斯 著 刘凡、谷光曙 译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自我与图像》对当代艺术家以各种手段实施新的再现技术进行了探索,它们从模拟摄影技术到最近的各种艺术实践,包括数字图像化、行为艺术、机器人技术、电影和录像装置,以努力探求和清楚表达各种变动不居的主体性样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艺术史学科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理论的转型。这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艺术史研究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精英艺术”和“高雅艺术”,而逐渐扩展到“大众艺术”和“通俗文化图像”;二、艺术史研究的视野不再局限于西方艺术,而扩展到亚、非、拉美等世界范围的艺术图像上;三、艺术史的研究方法不再局限于本学科的理论方法,而选择和吸收了其他相关学科的一些方法和理论体系,如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社会学、心理学、解构主义、女性主义以及文化研究理论等。这意味着传统经典的艺术史正在向一种跨学科和多元性的新艺术史转向。这一转向被称为“图像的转向”。《自我与图像》一书,正是此背景下较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研究专著。

猜你喜欢
克劳斯前卫艺术史
纸的艺术史
毛扎扎艺术史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下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上
如何在开停产期间保护克劳斯催化剂
如何在开停产期间保护克劳斯催化剂
最后一瓶牛奶
坚持梦想的斯克劳斯
专家控制在超级克劳斯硫回收的应用
“前卫老头”刘基灿